傈僳族捉鸟绝活:粘鸟儿
傈僳族小伙儿进行粘鸟儿表演,有一只鸟儿被粘在树枝上。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的傈僳族有一项狩猎绝活——粘鸟儿。笔者在傈僳族的阔拾节上,目睹了几位傈僳族兄弟表演粘鸟儿绝活儿。他们把在山上粘到的鸟儿拿到现场进行展示,那些鸟儿被他们从纸箱子里拿出来,放在有粘剂的树枝上。鸟儿的脚被粘住了,翅膀不断地晃动,飞也飞不动,惊恐万状。演示之后,他们放飞了鸟儿。
最喜欢粘鸟儿的,莫过于小孩子。德昌县傈僳学会会长李文华回忆:“小的时候我经常去粘鸟儿,有时我一天要粘几十只。”
以前过阔拾节时,德昌傈僳族会举行狩猎比赛,大人上山打麂子,小孩子在村里粘鸟儿。粘鸟儿比赛时,孩子们手提枝条爬上树,将枝条绑在树上,主要是树梢上,然后要么在树下等候,要么到其他有树的地方赶鸟儿。鸟儿被赶得扑楞楞地飞起来,有的慌乱之中就会飞到小孩们绑的树枝上。飞到这些树枝上的鸟儿多半会被粘住,孩子们见状就爬到树上去取鸟儿。在比赛中,谁粘的鸟儿多,谁就是村里能干的孩子,大人们便祝愿他将来成为撵麂子、打老熊的好手。
平时,傈僳族孩子们也粘鸟儿,通常他们设置好“机关”后就去上学或放牲口。隔一段时间,去看有没有鸟儿被粘住,如果有的话,就取下来。在那饥饿的年代,许多孩子经常食用粘来的鸟儿充饥。
粘鸟儿的粘剂是哪里来的呢?原来,当地罗汉松上长有寄生包,腊月和正月时寄生包便会结一些花椒般大小的绿色果儿,成熟后呈黄色。人们不会等黄时采,因为到那时已提炼不出粘剂。在果儿呈绿色时,人们就把它摘下来,放在有水的容器中用棍子搅,果儿碎了,漂在水中的汁就粘在棍子上,凝成柔软的固体。因为正是冬春时节产这种果儿,所以冬春时节粘鸟儿的活动多一些。这种粘剂放在罐里能保存一年左右。
粘鸟儿有几个技巧:一是枝条一般是新鲜枝,要选择有叶的那种,这样鸟儿不易察觉。二是先用水将枝的外表弄湿,然后缠粘剂,这样用过之后粘剂还能取下来再用。三是先用水打湿了手之后再去取和捏粘剂,因为粘剂遇水后便不粘手了,易于操作。四是得选择天气。阴天效果最好,粘鸟儿的成功率很高。如果遇上晴天,粘剂会因日晒而熔化,被粘的鸟儿易挣脱。
如今,傈僳族这门独特的狩猎术只留在成人的记忆里,现在的小孩儿大多不会粘鸟儿了,还是阔拾节上的表演让孩子们开了眼界。
传统与法律有时是矛盾的,作为狩猎民族的德昌傈僳族,明白国家有了法律保护野生动物,粘鸟儿的绝活不能用了。于是,阔拾节上多年难得一见的表演之后,他们就把鸟儿放飞了。
- 上一篇:厦门中秋风俗
- 下一篇:“皮里克”节 帕米尔不落的“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