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陕西剪纸中的民俗

找媳妇要巧的,在安塞县高桥乡听陈生兰大娘讲,过去给娃找媳妇,进门先不看姑娘俊丑,而把视线在窗子、炕围上扫上一圈,然后再细看几个窗花,就知道这个姑娘的本事歪好了。这里有个乡俗,人们认为谁家姑娘的花剪得好,谁家姑娘就聪明,就能料理好家务,日子肯定能过得红火。在关中流传着“一看窗子二看帘,再看媳妇蛮不蛮(漂亮)”的说法。看窗子是看窗花,看门帘就是看绣的花,仍是以看剪花好坏来评价姑娘是否聪敏。炽热的春节剪纸艺术活动春节是华夏民族的重大节日。过春节,陕西农村大部分地区仍沿袭着传统习俗。剪窗花、贴窗花是其传统习俗中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陕北至今较完整地保持着祖先留下的这种习俗。陕北老乡认为贴窗可以避邪,所以家家户户的门窗上贴窗花是必不可少的。就连孤身老汉也要向巧媳妇们讨要几幅剪纸帖在窗子上,图个来年大吉,谁家不贴窗花,被称为“瞎眼窗子”,是不吉祥的征兆。春节的农家,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满窗满墙的剪纸艺术品。门上、墙上、筷篓、米缸上的,炕围、桌裙、神龛上的,红红绿绿的牛羊猪狗、鸡鸭鸟禽、狮子老虎、瓜果鱼虫,把室内室外打扮得五彩缤纷。到了初一,家家户户相互拜年,先给长辈拜,然后到亲戚家登门贺年。拜年的同时,少不了参观各家的窗花、门花和墙花。客人们坐在热炕上,喝着米酒,评点着窗花,感受喜庆的欢乐,也得到了艺术享受。农家妇女三五成群挨家挨户地串门,欣赏着各家的窗花,相互学习,有了好的花样,自然要摹下来,作为收藏和学习的样稿。春节家家户户都敬有灶君、财神、土地神等诸神位。神龛上都要剪一幅“挂帘”贴上,起遮挡作用。从镂空的空隙中能隐约看出“神”的形象或牌位,既美观,也给年节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挂帘多为折剪,构图匀称,气势宏大、尺寸不等。主要是根据神龛的大小而定。传统的财神挂帘纹饰以摇钱树、元宝、贯钱、鹿(禄)、莲鱼(连年有鱼)等纹样为主。如要剪门窗必须剪一个守门娃娃,意为财不外流。有些挂帘剪一个民间传统的大◆(寿)字纹,周围用富贵、万字纹和摇钱树相连,有些还用双鱼瓶、双葫芦、蛇盘兔等做装饰,非常古朴。春节的炕围剪纸是农家的大型剪纸壁饰。大多取材于有趣的习俗内容,也有传说故事、连续性的图案等。陕北的炕围剪纸相当随意。构图上也不太讲究,有时是婆婆、媳妇、女儿合作剪成,只要有情趣,把炕围打扮得“花花的”就行。

在洛川、富县、黄陵一带,春节室内的大幅剪纸要数“碗架云子花”。碗架就是放碗放罐的架子,长2米,高1.8米,靠窑掌正中摆放。碗架上方贴一排八开纸大小的、用煤油灯熏制而成的剪纸黑白图案,似门笺的造型,同民间蓝花瓷碗,黑釉陶罐等形成了一个十分典雅的色调,碗架两边用彩色纸剪成的花儿、叶儿和飞鸟,然后贴在高1.2米,宽0.2米的白纸上,画出花儿的枝干,便成了一幅色彩艳丽的剪纸画,妇女们称它为“对子花”,为碗架也为居室增添了喜庆的色彩。

生命的呐喊在陕西,娶媳妇、出嫁女儿少不了剪纸,这个古老的习俗至今仍在延续,农村人自不必说,城里人过年未必贴剪纸,但结婚、嫁女的洞房、陪妆上总要找会剪花的妇女剪些喜花,贴在最显眼的位置,以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在黄土高原的陕北及渭北大部分山区,仍保留着传统的婚嫁习俗。婚嫁中的剪纸及刺绣纹样同样承接着古老的内容,用以烘托喜庆气氛和性的启示。听老婆婆们讲,过去娃娃们结婚早,不懂事,长辈又不能明讲,剪些“鹰踏兔”、“鱼戏莲”、“扣碗”娃娃就能解下。结婚用的剪纸多半是请门中的嫂嫂来剪,或是请村中的剪纸高手来剪。从内容上看,都围绕着生殖繁衍的主题创作。象征阳性的石榴、金鸡、鹰、狮、龙、蛇、鱼,象征阴性的莲花、牡丹、兔子、绣球、贯钱,象征多子的猪、蝶、蛙、南瓜、葡萄等,经妇女们巧妙构思,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蛇盘兔、鹰踏兔、狮子滚绣球、鱼戏莲、石榴坐牡丹等内容,在婚嫁剪纸中占了主要位置。还将寓意生子的喜花编成有趣吉语,如“娃娃坐莲花,两口子好缘法”,“石榴赛牡丹,赛下一铺滩”,“身下设个聚宝盆,新娘一定生贵人”,“仙桃对莲花,两口子生下个胖娃娃”。把生殖繁衍的活动过程用有寓意的艺术形象暗示出来。陕北人把洞房叫“帐房窑”,新媳妇进门先要坐帐,在帐房窑的顶部或炕墙中央要剪一幅整张纸大的转花,叫做“坐帐花”。陕北人结婚,帐房窑内家具可以不放,但“坐帐花”却不能少。坐帐花的内容必须是以生殖繁衍为内容的莲花、牡丹、石榴、笙、童子、佛手等纹样组成的图案,不管家境贫富,洞房都要布置得大方得体。新婚媳妇入洞房后,由父母儿女双全的中年妇女为她上头。上头将包斗(装有五谷的斗)放在坐帐花的下边,新娘新郎背靠背坐在包斗上,年长的妇女用双齿木梳将新娘的头发搭在新郎的头上梳理,叫做“上头”。梳理时还要唱歌谣,而这歌谣正是坐帐花的主题。在洛川,新娘新郎结婚仪式是拜双雁,剪一幅“双雁”大红字贴在正厅,双双跪拜。在延安、绥德一带,剪双喜字贴在房门窗正中是近些年的事。而在60年代前,是剪一幅“蛇盘兔”或“莲生贵子”等喜花贴在门窗正中。“蛇盘兔”是陕北人最喜欢的传统纹样,意思是,如果男的属蛇,娶下属兔的女子是最好不过了,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这个纹样还用于春节的窗花中,祈盼过上富裕的日子。据考证,这幅剪纸内容实际是阴阳结合的寓意,蛇(龙)为阳,兔(或子)为阴,是生殖崇拜的图腾纹样,关中人结婚,大多喜欢用鸳鸯、莲、鱼、龙、凤等为内容,同陕北坐帐花大同小异。陕西各地农村、城镇,在出嫁女儿时有个共同的习俗,陪嫁的嫁妆中件件都要放置或贴上喜花。喜花有整开纸大的,也有方寸大的,各有用场。在乾县,洞房中除门窗、墙壁上贴有喜花外,桌椅、箱柜、电视、冰箱、床上等哪一件都不能少。女方的嫁妆上要剪一幅大喜花覆在上面,接新娘的汽车要在车前贴一幅大喜花,作为引新媳妇的标志。凤翔县新婚媳妇回门,娘家妈要准备两双红筷子,上面贴一幅寸宽和筷子等长的“莲生贵子”的“筷子花”,交给女儿带回婆家,以企盼女儿早得贵子。

剪纸艺术代代相传陕西农家妇女喜爱剪花,更喜欢收集珍藏剪纸花样,一家人中,母女,婆媳各有自己的收藏册,而且把收藏花样视为一种精神财富。在农村,一个妇女如剪出一幅好的花样,很快便传得会村都知道了,大家急相替样,还发明了剪纸“替样”的好办法——油灯熏制。办法是选一块吸水性能适中的白纸,先把白纸和窗花喷湿,窗花放在白纸上自然就固定住了。然后用煤油灯的烟进行熏制,熏出来的花样完整无误,黑白分明,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在陕北的富县、洛川、黄陵,就用这种办法制作碗架云子花,十分雅观。富县农村还把大幅剪纸替出来的样子用品色渲染,当年画用来美化居室,很有一种古朴的美。由于找了替样的好办法,传统的优秀作品才得以完整保存、世代相传。在陕北,老大娘们把自己珍藏的传统花样称为“古时花样”,“花样”实际就是妇女们学习民间文化的教科书。农村人讲,学剪纸像“秀才”读四书五经一样,要有好的花样。好花样的剪法、造型,用途要记住、背过,然后再加进自己的感情思想“冒剪”出来。“古时花样”能“古”到什么时候,没有什么文字可查。问老婆婆们的“古时花样”跟谁学的,她们都是同样回答“妈妈教的”。

最为引起学者们关注之一的剪纸“抓髻娃娃”,是陕西的传统主题纹样。而抓髻娃娃有多种形象。1.守门防瘟疫的抓髻娃娃。每年正月,陕北家家户户在门楣上贴一串手拉手的抓髻娃娃,因为娃娃头是用南瓜籽做的,画上五官,当地人称“瓜籽娃娃”。也有身子用纸剪成,四肢和头部用南瓜籽代替,抓髻用黑豆代替,有半立体效果,乾县的抓籽娃娃头部剪成瓜籽的造型。陕北老乡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瓜籽娃娃打八叉。”贴上瓜籽娃娃,可防瘟疫,防邪恶,保一年平安无事。2.保娃娃平安的抓髻娃娃。由于“鸡”“髻”谐音,于是抓髻娃娃头部的髻剪成了鸡的形象,娃肩上的鸡,脚上的鸡,衣角裤腿上的鸡,爬满娃娃一身。每当端午节,老乡们一边贴抓髻娃娃,一边念念有词:“鸡◆呢,猫逮呢!”祈祷娃娃不受五毒侵害。3.用于新婚洞房的抓髻娃娃。安塞高如兰剪的“抓髻娃娃”一手举鸡,一手举兔,多用于新婚洞房。民谣有“抓髻不来来,婆家不引来”,意为抓髻都打起这么长的时间了,为什么婆婆家还不来娶我呢。滕凤谦先生认为这幅剪纸是生殖崇拜的图腾纹样。靳之林先生认为,“天神至高无上,故保护神抓髻娃娃一手抓日(鸡、鸟)一手抓月(兔、鱼)。”它多用黄表纸剪,可能出于黄色天神黄帝的象征(黄帝龙体)的原因。抓髻娃娃还用来招魂、辟邪、祛病、护生、攘灾、驱鬼、镇宅、扫天止雨、祈雨止旱,它们是我国民间艺术与古老民俗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传统花样中,以莲花,鱼及童子形象组合的作品十分丰富。如“莲(连)生贵子”、“鱼戏莲”、“鱼变娃”、“鱼钻莲”、“鹭鸶探莲”等等,专家们称之为“莲族艺术”。在剪纸中,总离不开关于鱼、莲、鸟等形象组合在一起的纹饰图案,而且关中、陕北、陕南的纹饰内容也是大同小异,只是在剪纸的风格上有些差异。对陕西普查出来的民间刺绣及花样进行全面研究,可发现其中鱼、莲、童子形象的运动变化关系并排出纹样间因果发展程序:“鱼与莲花优游相戏——鱼头由花蒂钻入花中并与花房相叠合——鱼头穿过花心——莲花心上显化出童子的面目——童子从花心中向上露头,探出上半身,全身——新生的孩童与鱼、莲相亲相嬉……从全省看,存在着一个以鱼、鸟、莲、子等形象而组成一个纹样系列。其涵盖面大,旁枝交结,纷纭复杂,既有地域的鲜明特色,又有寓意深刻的精神内涵,千变万化已经发育成为一个完整的纹样体系。(见王宁宇、党荣华《陕西民间莲族艺术内涵初探》)。用于婚俗的刺绣花样、洞房剪纸,往往以植物或动物来隐喻男女之爱,生殖繁衍;用于丧俗的剪纸则象征生命绵延不断;用于春节的剪纸,辄寓意春临大地,万物复苏。民间艺术所创造的天真世界总显得新颖活泼,朝气蓬勃。由以上事例可知,生命崇拜、生殖崇拜是陕西民间艺术和民间剪纸的重要内容。安塞县白凤兰老人剪的《牛耕图》引起专家们的普遍关注,认为这幅剪纸的造型与风格和陕北绥德出土的汉墓画像石《牛耕图》极为相似。《牛耕图》上边装饰一组类似三角形的纹样。其上是对鸟,下边似鹿头花。滕凤谦先生讲:古谓神木(扶桑)与鸟都是鹿角与太阳的演化,是歌颂种族昌盛的符号,故仍保留于民间。以鱼、蛙、蛇、鹿、猪、兔为主题的纹样大量出现,都说明陕西的传统剪纸承传和保留了中华民族极为丰富的古老文化内容,积淀了深厚而古老的社会意识,承续着久远的造型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