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育儿习俗
满族的生育观,旧时有重男轻女思想,至今依然,而且以多儿多女为福。生男儿,则在房门左框上挂一木制小弓箭;若生女儿,则在房门右框上挂一条或红或蓝的布条,此谓“他哈补钉”。这仪式称之为“悬弓挂帛”。此俗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即已废掉。儿生满月,要举行上索仪式,宴请亲友。上索,即将索绳请出,一端拴于祖先板的斜柱子上,另一端拉至门外,拴到早已备好的柳枝上,然后全家人向祖先板叩拜。生男孩则在索线上拴一小弓箭,若是女孩,则拴上他哈补钉。
旧社会,儿生于炕席下铺的谷草上,因此曰“落草”。
满族生育还有“采生”与“开奶”之说。婴儿看到的第一外人被称为“采生人”,意谓采生人对婴儿产生影响,婴儿长大后性格、智慧和采生人一样。成年采生人有的还被婴儿认作干爹或干妈。开奶,是请多子女的妇女给婴儿喂第一口奶,意谓可消灾无病好养活。
满族人生第一个孩时,姥姥家要送给厂个摇车。此俗直至70年代仍沿袭。
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要举行洗礼,俗称“洗三”。请接生婆或儿女双全的老太太,用槐树枝、艾蒿叶熬成的水,给婴儿沐浴。前来祝贺的人将铜钱、花生、鸡蛋等放入水中,俗称“添盆”。边洗边说“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蛋,做知县;洗洗沟,做知州;洗洗腰,一辈更比一辈高”。用这样的水给婴儿洗澡,可去病保健康。之后,用新布蘸清茶水用力擦婴儿牙床,婴儿大哭,谓之吉兆,亲友再次祝贺,俗曰此为“响盆”。
还有“做满月”,姥姥要给蒸面驹驹,并以面条款客,意谓长寿。“抓周”,在孩子初懂人事时,取些“小玩艺”让孩子抓,先抓什么,就预示儿长大后的情趣和志向。此类习俗皆源于汉俗。此外,还有“睡扁头”之俗,满族人以扁头为美。用高粱或谷子等装实小枕头,让婴儿枕,婴儿三四个月时,即可睡摇车了。
满族育儿的一个独特并饶有风趣的习俗,是挂锁、换锁。小孩降生后,要于亲戚家乞线为之作锁。用白、蓝或红、黄二色线,拈成一束粗线作圈儿,在线头接头处结成小疙瘩,结处缝三块小绸布,名之曰“百家锁”。在祭祀柳枝娘娘时挂锁,让孩子跪在神前,女萨满用柳枝蘸净水洒在小孩头上。然后将“锁”挂在孩子颈上,男孩挂红彩线,女孩挂蓝彩线,挂锁完毕。在下次祭祀时,将旧锁取下换上新的,谓之换锁。挂锁、换锁仪式多在春、秋大祭时进行。这种习俗在新中国成立后即已渐少了,而今已绝迹。50年代时,农村满族少儿,多在头脖后留撮长发,称“尾(音衣)子”,说这好养活。清代,此时即可对少儿教之以弓箭骑射了。近现代,弯弓射箭、打弹弓,只是游艺而已。
- 上一篇:克罗地亚人 领带是骄傲
- 下一篇:高底木鞋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