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西藏密术“颇瓦法”

“颇瓦”二字是藏语,意思就是“搬迁、移动”。依藏密的观点:人死时,周身气息渐渐收摄,先由手足冷起,依次摄于心中,最后心中的那个暖气一断,全身僵冷,人便死了。“颇瓦法”就是说要把握这口气,把心连同气整个地搬迁出去,另外觅找生趣。

百姓家祭魂的供品嘉措/摄

藏密认为:人的存在是由肉体和统称为“精神”的那些不同的内心和感情的过程所组成的,在肉体和精神之间,精神是主要的,因此,精神控制着肉体,但是对一个普通的人来说,其心智要有适当的训练和指导,心灵上要能超越,才可随时做主宰,以心来统身,以心来御身,如此简单的几句话,要做到,却是难之又难。因此,凡夫俗子们,自然需要有修持的人来帮助,以大慈悲心和法力,钩摄亡者的灵识,这就是“颇瓦法”。

“颇瓦”二字是藏语,意思就是“搬迁、移动”。依藏密的观点:人死时,周身气息渐渐收摄,先由手足冷起,依次摄于心中,最后心中的那个暖气一断,全身僵冷,人便死了。“颇瓦法”就是说要把握这口气,把心连同气整个地搬迁出去,另外觅找生趣。真正的“颇瓦法”修行者可以主宰自己的灵识,随意投生,修行程度高者,一迁便到“净土”,低者,自己也可以强迫得到一些主宰,随便投生一种生趣。西藏伟大的瑜伽圣者米拉日巴尊者,当他准备死亡之时,不但在丘坝布里尔契洞穴之中选了一个适当的外在环境,而且定了与涅槃相应的心理平衡,与入涅槃相应的内在状态,他不屈不挠的意志控制着他那因受怨敌毒害而痛苦、虚弱的肉体,以一支歌欢迎自己即将来临的死亡,他对聚在身边的弟子做了最后的遗教和临终教诲之后,当即作了一支出色的赞美歌,赞美并感谢他的老师玛尔巴,这首歌如今已在他的传记里保存了下来,而当他把这首赞美歌唱完之后,他便进入了三昧的定境,抛弃了他的肉身,于是,米拉日巴就这样自在地圆寂了。

从前,在西藏有许多高僧大德,能够应用“颇瓦法”自由投生,所以他们往往在未死时,便预告后世,及至投生,又能说出前世的姻缘,叫人印证从而倍增信仰。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位印度密教大师与其反对派进行辩论的故事,这位密教大师试图证实“颇瓦法”投生之说,他们的辩论是在当时的一位国王面前进行的,在辩论时,这位密教大师请求国王做他死亡的见证人,随后就在国王面前自愿献出了生命,他死后,反对派自然占了上风,几乎没有人敢出来再提出任何异议,并且也无这位密宗大师投生的任何消息。几年以后,一个四岁的男孩来到了宫廷,他径直走到了国王的面前,向国王提起了前世发生的事情,并说他就是先前的那位密教大师,这位男孩后来成了非常著名的佛教诗人,而以他名字命名的那本诗集《陀罗乔门》更是众所周知。

修行大师们是如此,普天下的凡夫俗子却要在人寿刚尽时,请大师来为亡者修“颇瓦法”(有本书上很形象地称“颇瓦法”为“神识分离法”)。大师一到,所有哀悼的亲友退出房间,并将房门和窗户关上,以便求得“神识分离”的清静,随后大师在尸体的头前开始咏唱,指导亡灵寻路前往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在业力允许的情况下,以求尽力避开不良的中阴境界,同时这位大师会命令亡灵脱离肉身,并摆脱他生前对亲朋好友及财富的依恋之情。通常大师会检查死者的头部,看亡灵是否已从“百会穴”那里出去,假若死者有头发的话,大师会将“百会穴”上面的头发分开,以便观察。倘若由于意外的情况无尸体或大师不能亲临死者之前,则大师可对死者集中心力,观想死者的肉身,想象他就在自己的面前,呼唤死者的亡灵,所得之效,亦相同,即:天灵盖上有少许裂缝,大致可以插入一根小草,这表示灵识出去了。通常天葬师或陪同死者去天葬台的生前好友回来后会将此情况告诉死者的家人,以慰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