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平遥城墙的历史:平遥城墙大事记

相传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周室王卿士兮伯吉父率军代取猃狁族时,驻防设险,始筑夯土城垣。

公元386年—公元581年南北朝时的北魏,始定城于令县址,至此以后的历代中,县境的政治文化中心再也没有更改过。北宋初,太祖赵匡胤亲征北汉割据重镇太原时,曾遣昭义节度使李继勋攻伐,火焚隶属于北汉管辖的平遥县。

公元1126年,北宋末年,金军南下时,由主帅宗翰、骷沙虎率军攻破平遥城,大肆屠杀守军与百姓,尸横遍野,目不忍睹。

公元1370年,明洪武三年起拉开了浩大而频繁的筑城史。先将城池由九里十八步扩建至十二里八分四厘,又挖挑濠沟,修建城门,筑敌台窝铺40座。

公元1450年,明景泰初知县箫又重修。

公元1509年,明正德四年,由知县田登主持修筑下东门瓮城,又筑附廓关城一座。

公元1511年,明正德六年,“流贼渐聚,大肆猖厥,凡所过者,攻陷殊尽,焚戮无遣。耳不可闻、口不可言”兵临县城下时,知县惠宾率军民抵抗,“犯锋引弓,奋勇以为百姓倡,丑类知不可敌,骇愕而相引遁去…”城池得以安固。

公元1543年,明嘉靖十三年洪水泛滥,平遥城墙角被冲毁。

公元1540年,明嘉靖十九年在举人雷*、临生任良翰督率下补修。同年秋天,北方的元人残部及游牧族瓦刺等“北兵”,攻取太原,南下时攻城掠地轻取各县,唯有平遥城仰仗坚固的城池,幸免于难。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增高南墙6尺。

公元1563年明嘉靖四十二年更新城楼,砖砌女墙。

公元1570年明隆庆三年拓宽护城濠,增筑敌台,重修瓮城,增设吊桥。

公元1572年明万历三年加固修缮。

公元1615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境内发生地震,屋瓦皆动,城垣倒塌数处。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李闯王义兵临平遥城,城中军士,男女“尽避山寨,只留空城。”清康熙二十三年—清康熙四十七年对城墙进行了8次修缮。

公元1662年清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帝西巡经平遥城时重修六座城门。

[page]

公元1853年,清咸丰三年,太平军敌取平阳汾州所属人心惊惶,平遥县城乡居民奔走四匿,知县万逢时“设局团防,躬亲训练,城赖以安。”

公元1867年,清同治六年,增设火炮,增建炮台。公元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疏通西城濠。

公元1879年,清光绪五年惠济河桥决堤城墙北门外“水深数尺、房屋殆尽”幸有高墙学濠,城中居民赖以安。

公元1880年清光绪六年疏通北城濠。

公元1938年日军从祁县向平遥进犯,国民党守军依据高墙顽强抵抗,日军炸开东墙后攻入城内,杀戳居民1000余名。

公元1939年——1948年,城楼被拆,修筑炮楼。

公元1965年,平遥城墙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1977年,平遥遭受特大洪水之灾,城墙大面积坍塌,惨不忍睹。

公元1980年至今,国拔专款对平遥城墙实施全面修缮,现已完成二期工程恢复了昔日之风采。

公元1988年,平遥地墙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1997年,平遥城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作为平遥古城重要组成部分的古城墙也同样成为全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