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新疆天山及红河哈尼梯田入选世界遗产

6月21日至22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新疆天山”和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分别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增至45处,遗产地数量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拥有48处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那么,这两处遗产因为怎样的特点和优势而成功申报?

世界七大山系之一的天山,位于地球上最大的一块陆地——欧亚大陆腹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同时也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区最大的山系。此次申遗成功的“新疆天山”,是指我国境内的东天山,占天山总长度的2/3以上,横亘新疆全境,跨越了喀什、阿克苏、伊犁、博尔塔拉、巴音郭楞、昌吉、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等9个地州市。在天山最具代表性的这片区域,集中展现了天山独特的地质地貌、植被类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新疆天山申遗项目负责人杨兆萍说,“新疆天山”符合《世界遗产操作指南》的相关规定:在地球科学、生物与生态学和景观美学方面具有共同的突出普遍价值。“新疆天山”位于中亚腹地、远离海洋并被广阔沙漠所包围,展现了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温带干旱区山地综合自然景观,具有显著的景观多样性和独特的自然美。作为在全球最大的干旱区发育起来的规模宏大且类型多样的山地生态系统,天山还为周边广袤的沙漠和绿洲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形成了全球最为典型的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其显著的“湿岛”效应,保障了中亚区域动植物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活在“新疆天山”脚下的各族居民,千百年来正是受益于此,才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丝路文明。与此同时,“新疆天山”具有显著的生物多样性,是中亚山地残遗物种及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特有物种的重要栖息地,突出代表了这一区域由暖湿植物区系逐步被现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区系所取代的生物进化过程。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位于我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此次申报的遗产区面积为1.66万公顷,缓冲区面积2.95万公顷,包括了最具代表性的集中连片分布的水稻梯田及其所依存的水源林、灌溉系统、民族村寨。红河哈尼梯田所展现的生产生活方式,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展现了人类在极限自然条件下顽强的生存能力、伟大的创造力和乐观精神。

据悉,世界文化遗产类型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现在又有新的文化遗产类型如文化景观、文化线路受到世界遗产专家的关注。哈尼梯田即属于文化遗产中的文化景观类型,它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历史悠久。汉文字史料中,关于哈尼梯田的记载显示其有1300多年以上的历史,明代大农学家徐光启曾将梯田列为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二是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哈尼梯田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金平等县,仅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地核心区元阳县境内就有19万亩梯田。集中连片最大的梯田面积上万亩,从山脚到山顶断断续续蜿蜒迂回于千壑万岭之中,级数高达3000多级。三是与自然环境结合得特别紧密。哈尼梯田内形成森林―村寨―梯田―江河水系四度同构的生态系统,它既是人文景观,也是自然景观。四是文化内涵特别丰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均以梯田为核心,处处体现着认识自然、顺应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融的特点。五是文化遗产价值特别突出。哈尼梯田是中国梯田的优秀代表,是世界农耕文明的典范,具有丰富的多学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