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威夏寺:被战火侵扰的世界文化遗产
2011年初,因为泰缅两国在边境地区发生的激烈军事冲突,一座名为柏威夏寺的庙宇频频出现于各类媒体之上。
柏威夏寺位于柬埔寨、泰国的接壤地区,在柬埔寨叫preahvihear,泰国人则称之为khaophraviham。这座历史悠久的庙宇,始建于千年前的高棉帝国,当时是吴哥王国第四位君主耶索华曼一世(yasovarmani)统治时期,他在公元889年登基后便打算在扁担山脉建造一所寺庙。柏威夏寺的建造屡经波折,一直到1152年才正式完工。在这200多年的时间里,吴哥王朝更替了13位君主,皇室内部纷争不断,但对这座寺庙的建造从未停止。
经过200多年的不断润饰,柏威夏寺终于形成了悬崖之巅令人赞叹的建筑群落,成为高棉帝国著名的大型石宫建筑,成为吴哥窟以外最富文化内涵和艺术性的吴哥时期古寺,被视为吴哥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直至今日,尽管仍有不少以石宫宗教建筑为主的高棉帝国遗迹保存下来,但论规模和艺术成就,这些遗迹很少能出柏威夏寺之右。
柏威夏寺建在马夸山摩艾丹崖顶,具有极佳的地势。摩艾丹崖像一个“鹰喙”,“喙尖”朝向柬埔寨一方,“喙根”朝向泰国,崖顶有一块平台,长约800米、宽约400米,刚好构成柏威夏寺的地基。柏威夏寺占据的崖顶平台,三面可远眺,一面直抵山脚。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平时人们只能由泰国一侧,沿山坡上的台阶进入柏威夏寺。
来到寺庙后院,离悬崖仅几米,可俯瞰整个柬埔寨平原,天气晴朗的时候,还可以望到东南亚最大的湖泊洞里萨湖。受当地传统的神山信仰和印度教文化影响,一千多年前这里被视为神山。难怪历代吴哥国王煞费苦心要将寺庙修建在这里。要知道,当时这里地处偏远,不比吴哥窟是首都所在地,石材的运送也是极其困难的。
柏威夏寺起初并不是佛寺,而是一座印度教神庙,供奉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湿婆神。公元前3世纪,印度教自西向东传入如今的东南亚地区,一直到13世纪,印度教与佛教并驾齐驱,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而柏威夏寺就是其中之一。13世纪以后,随着印度教在这一地区的衰败,柏威夏寺逐渐融合佛教元素,成为佛教寺庙,受到柬、泰两国佛教信众的朝拜。
由于柏威夏寺地处偏远,地形险要,所以至今仍保存得比较完好。寺庙以南北方向为基轴建造于550米高的峭壁之上,四面有长阶梯可供上下。寺庙以供奉毗湿奴神的殿堂为中心,有4层、4个庭院、7个石池,另有回廊和塔门,曲线环绕,体现出吴哥王朝时期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寺庙砂岩材质所砌的神祠、回廊、阶梯,以及装饰的大量精美浮雕,精美绝伦,富有极高的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价值。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甬道两旁,有长达28米长的雕龙,可惜因年代久远而部分损毁。整个建筑群呈褐红色,在绿树和蓝天白云映衬下,愈发显得古朴壮美。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柏威夏寺的评价是:具有极佳的地势,其建筑充分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宗教功能,寺内精致的石雕更是古代文明的瑰宝。
在过去几十年里,柏威夏寺一带一直是柬埔寨与泰国领土争端的焦点。这种争端可以追溯到约200年前。
1796年,泰国占领了柏威夏寺周围地区,1806年安赞二世(angchanii)又夺回该地区。1907年,柬埔寨成为法国殖民地,同年泰国宣布将这一地区永久性归还。1904年2月13日,法国与当时的暹罗签订边界条约,规定关于边界线的具体走向和位置,由法国-暹罗联合勘界委员会通过实地勘界划定。当时,双方同意沿马夸山山脊划定边界。由于柏威夏寺位于崖顶,如按山脊划边界,柏威夏寺全寺应在暹罗界内。但是在1908年送交给暹罗政府的一幅地图中,将柏威夏寺标绘在边界线的柬埔寨一侧境内。尽管有异议,但暹罗政府还是接受了这张边界划分图。
20世纪50年代,柬埔寨独立后,与泰国就柏威夏寺归属产生争议。泰国认为,那幅地图不是联合勘界委员会工作的产物,因此不具法律约束力,并于1949-1952年占领柏威夏寺。1959年10月,柬埔寨政府就柏威夏寺归属在海牙国际法庭对泰国提起诉讼,1962年,国际法庭对这一地区的归属进行了裁决,将柏威夏寺判归柬埔寨,却没有对周围4.6平方公里具有争议领土的归属作出裁决,双方争议并未就此停止。
2008年7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柬埔寨提出的申请,批准柏威夏寺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在泰国引起轩然大波,柬、泰两国围绕这一地区的争端进一步升级,并多次爆发军事冲突。炮火纷飞中,柏威夏寺这座经历过近千年时光洗礼的古老庙宇,静谧不再,同时从未有过地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目光。
- 上一篇:阴山古刹
- 下一篇:柬埔寨皇家舞剧 舞剧有如何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