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荒山废寺古塔犹存 残缺佛像头顶编织袋显怪诞之美

圆觉寺白塔(图片来源:蚂蜂窝摄影:西门媚)

为了遮雨,佛像头顶盖了块编织袋,只露出它的脸庞。(图片来源:蚂蜂窝摄影:西门媚)

我们与好友燕明,每年都要一起春游。一般也没什么固定路线,大都是他开着车,信马由缰,从成都往南,新津、蒲江等,随处转悠。看到大片的油菜花、小河竹林,就觉得兴奋。

我和他童年生长的地方相近,都是川西南的浅丘地带,都是山青水秀的地方,所以,看着这种感觉的风光,就如穿越时空,回到温馨童年。有一阵子,他每见一个风光如画的地方,都要叹道,死后要埋这里!

他是一个悲观恋旧的人,跟我另一个热情往前的朋友正相反。那位好友,一见好风景,总是说,我要在这儿修幢房子来住!

春天,我们照例和燕明出发春游。仍是向南,从新津往蒲江方向走。一条安静的车道,路两边是碧绿的榆树,油菜花接近尾声,但也是最疯狂的时候。底下的花已经结籽,顶端的花已经开到很高。

我们随手打开电子地图,忽然看到了一个地名:圆觉寺。

从来没听过这座寺庙。反正我们的春游都是走哪儿算哪儿。于是把车开进山边小路,开到不能行车的地方,便下车步行。

穿过一丛丛高大的油菜花,路过一块块明亮如境的池塘,路陡起来,进到竹林,再进入杂树林里,似乎没有路了。一阵乱走,路过农家,农家的狗赶出来狂吠一通。在山地,电子地图不那么好用。目的地似乎一下在前,一下在后。

忽然就看见高处有一个白塔,秀丽巍峨。那肯定是了。

但仍没有路走,我们胡乱朝着那个方向前进,看到一些残墙,绕过去,猛地就发现,自己已经身处“圆觉寺”了。

或者准确的说,恐怕这就是圆觉寺了。

我从没见过这样的寺庙。

这个被残墙围绕的地方,没有大殿。正中应该是大殿的地方,堆着残瓦、烂砖。正中间有一尊泥塑佛像,立在一个白磁砖砌成的台子上。为了遮雨,佛像头顶盖了块编织袋,只露出它的脸庞。估计编织袋遮住的范围太小,它下半身完全坏掉了,还原成泥土的样子。

旁边台阶上去,便是那座指引我们来的白塔。

走近端详,白塔倒是十分漂亮,跟旁边破烂的场景完全不符。

这也许是一座古老的塔,或者说,是古老制式的白塔,大约十多层。在这山顶,很远都能看见。

再看附近,一口大钟放在一个简易的窝棚下面。经历风雨之后,已经锈迹斑斑,但还能看见字迹。

空地上还有两个石狮子,石狮子旁边的地面还能看出已经拆除的墙壁。

在这些曾经的大殿旁边,有一溜偏房,还留存着。这些房屋虽旧,但住人是没问题的。空地上,放了些坛子、酱缸之类,还支了一个大大的卫星锅盖,这些都是有人住的痕迹。

最开始来的时候,我们看着一院的残墙断瓦,第一个反应是地震的原因,后来一想,这里离汶川地震中心很远,而且偏房都还完好,又否定了我们最开始的推断。

偏房旁边还有一个完好的大门。看来,我们刚刚在山上乱闯,进入的地方并不是圆觉寺的正门。大门旁边贴了圆觉寺的简介。

从简介上看,这座佛教寺庙的命运相当坎坷。它始建于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元末毁于兵焚,明代重修。1969年再次被毁,成为一片废墟。1994年又开始重建,至2007年已经有相当规模。

这个简介最末一段是一堆颂扬。完全看不到这座大寺重又变成废墟的原因。

简介只写到2007年,也许真是2008年的地震造成的?

从正门出去,从外面往回看,看到的是完好的大门和院墙,虽然陈旧,但仍像一个很正常的寺庙。难以想象里面的一片狼藉。

大门上拉了一条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陕西某某建筑公司。我们猜测,也许这个公司已经承接了修筑工程。

第二年春天,提到春游,老友燕明说,我们去老地方吧。前面讲过,他是一个特别恋旧的人,去过一次的地方,就会成为老地方。

我也很有兴趣,再去那个荒山废寺看一看。那古塔旁边的锈钟、顶着编织袋的半个身体的佛像,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怪诞之美。

我们这次是从正门进去的。大门上的横幅不见了,估计是建筑公司已经离开。

里面的变化不大。除了地面平整过了,碎砖残瓦不见了,并未修建新的殿堂,原来那个残缺的佛像,换了一个。上面不再是披着一块纺织袋,而是做了个遮雨的棚子。

除此之外,并无变化。

那白塔仍和去年一样。白塔旁边的老树也和去年一样。正值三月,这棵老树,嫩绿遍覆,一派生机。

从正门下山的时候,走至半途,一位喝得醉醺醺的老头跟我们擦肩而过。

这条路向上只通向寺庙。老头一定是守寺之人,平日无所事事,刚刚下山喝酒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