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道教文化
峨眉山最早以前,是我国一座著名的道教名山,《魏书?释老志》载:“道家之源,出于老子。……授轩辕于峨眉,教帝喾于牧德。”
道教著作《抱朴子》卷十八中言:“黄帝……到峨眉山见天真皇人于玉堂,请问真一之道。皇人曰:‘子既君四海,欲复求长生,不亦贪乎?’”天真皇人何许人?据《五符经》说:“皇人身长九尺,玄毛被体,皆长丈余,发才数寸,居峨眉山北绝崖之下”;“皇人住峨眉山北,绝崖之下,苍玉为屋,黄帝往授三一五牙之法。”在传说中,天真皇人和道教主太上老君是一个人。也就是说,早在一千多年前,轩辕黄帝在峨眉山自天真皇人得道一事,被认为是道教之源起,纳入了正史。故宋太宗在赠峨眉山对联时,上联曰:天真皇人论道之地。
峨眉山这座神仙洞府,在道教中属于“洞中福地”之列。道书把天下名山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峨眉山在三十六小洞天中位列第七,名“虚灵洞天”。据《说郛》引《洞天福地记》云:“三十六小洞,出本教《淹山白玉经》。第七洞峨眉山,周回三百里,名‘灵陵太妙之天’,在蜀嘉州”。在纯阳殿的“千人洞”,即是第七洞天的洞府遗址。又在洪椿坪寺外的山腰处,今尚有一木坊,上书“洞天首步”四字,意指凡人入山至此,即开始进入第七洞天。道教中,亦称峨眉山为“皇人之山”、“西皇山人”、“第七洞天”、“灵虚洞天”。
在峨眉山上,与天真皇人论道之仙迹有如下几处:授道台:位于纯阳殿后,宋皇坪上,即黄帝问道处。十字洞:位于纯阳殿右据《元?一统志》(赵万里辑)载:“十字洞:在嘉陵江定府峨眉县三十里,洞门为‘十’字,昕昏出云气,乃天真皇人论道之地。归有观宇,今为荆棘”。相传“十字”第吕洞宾游此,以剑划石而成。三望坡:位中峰寺左,胡世安《登峨山道里纪》载:“三望坡,以路峻险,行者三望乃至。或云轩辕帝,曾三举望祭于斯。”轩辕桥:即清音阁“双飞龙桥”之左桥,相传系轩辕黄帝游胜峰(即峨眉山)时修建(见胡世安《登峨山道里纪》)。九老洞:胡世安《登峨山道里纪》载:“最奇者,莫如九老仙人洞。昔黄帝访广成子天真皇人,游此,遇一叟于洞外,询有侣乎,答以九人,今名以此。”现洞上建有“天皇台”(仙皇台),以志其事。七宝台:位金顶睹光台左,金刚石下,又名独尊台,胡世安《登峨山道里纪》云:“石下有乱石嵯岈,攒作一片,名七宝台,台下有石室,户枢甚多。”相传“七宝台”即是《云笈七签》中之“七宝玄岩”,是贮藏“黄金为书,白玉为简”之“天书”所在。《兴废记》云:“皇人著《九仙经》一卷,藏峨眉山,汉武之世,有人拾得,大中初尝禁绝。”《飞玹羽经》云:“峨眉之山,金台之室,《飞玹羽经》秘其内稽。”《三皇经》亦云:《三皇经》乃神宝君所出,西陵真人所撰。此书在天室玉府之中,诸仙人授之以藏之名山石室,皆不足具。惟独蜀郡峨眉山具有此文。《云笈七签》更明确指出:“寻道家经诰……黄金为书,白玉为简,秘于诸天之上,藏于七宝玄台。”
- 上一篇: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城——麦加城
- 下一篇:道教圣地昆明真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