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藏传佛教圣地的清真古寺

 

拉萨的穆斯林在拉萨清真大寺里做祷告

拉萨清真大寺正门

西藏的宗教,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以及苯教、民间宗教三种类别之外,还有信众规模和影响范围限于局部地区的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其中,伊斯兰教在拉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拉萨现有清真寺5座,即地处老城区的河坝林清真寺(也叫拉萨大清真寺)、绕赛巷清真寺(也叫拉萨小清真寺),地处北郊的夺底清真寺,以及位于西郊的卡基林卡东清真寺、卡基林卡西清真寺。现有回族常住居民大约2000余人。他们中,许多人从事餐饮业、零售服务业,以及屠宰、米面加工、缝纫等行业,还有些人在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工作。其中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世居拉萨的回族,祖先大多来自克什米尔和陕甘青等地。此外,还有为数不多的其他民族的或外籍的穆斯林。拉萨藏语中,统称穆斯林为“卡基”。无论是旅居还是定居拉萨的穆斯林,都能够按照自己的信仰,过正常的宗教生活。

清真寺在拉萨已经有至少近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根据公元10世纪前成书的波斯文名著《世界境域志》记载,当时的吐蕃都城拉萨有两座清真寺,这是目前所知史籍中对拉萨清真寺的最早记载。另据乾隆时期史载,拉萨有穆斯林商人197名,并建有清真寺。

河坝林清真寺是拉萨目前最大最著名的清真寺,也叫拉萨大清真寺、拉萨清真寺。位于大昭寺东南八廓南街,附近就是拉萨主要的回族聚居区——河坝林。始建于1716年(清康熙五十五年),最初规模不大,建筑面积只有200多平方米。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进行过维修和扩建。1959年大清真寺被武装叛乱分子纵火烧毁,次年集资重建。

建筑群由牌楼、礼拜殿、邦克楼、浴室、水房、林卡等组成。整个院落东西长南北短,沿中轴线前后设有三进院落,总面积约2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牌楼式木结构大门,北向,高悬“清真寺”金字横额。大门内是380平方米的四合院。西进过道门上悬挂咸丰二年(1852)大匾一方,额书“至教永垂”。主体建筑礼拜殿建在高1米的台面上,分内殿、敞厅、月台等,坐西朝东,共13柱,东西长22.6米,南北宽12.6米,建筑面积285平方米,可同时容250人礼拜,洁净清雅,地板铺有华贵的地毯,西面中央壁龛内悬挂丝织的麦加天房壁毯;龛北侧的木制四阶符座,为阿訇宣经之台座。敞厅内所挂“清真古寺”匾额,是1960年重建时所制。邦克楼又称宣礼楼,是大清真寺的主要塔楼,礼拜员按时登临塔顶,召唤穆斯林按时进行礼拜活动。寺内林卡位于礼拜殿之西,有柏树、槐树、核桃树、苹果树等。寺的后院有两棵苍翠的柏树,粗壮需四臂合围。老人们说,这两棵树起码长了600多年。柏树西侧有块雕花石墩,相传是元代文物。寺里原有一块“咸尊正教”匾,为乾隆31年(1766年)清军驻拉萨守备哈国祥及把总马国隆等人所制,1959年被叛乱分子烧毁。

它的建筑设计与其他地方的清真寺建筑具有同样的风格,圆形拱顶、尖塔,围墙均用凿刻的方形岩石垒砌,殿内采用伊斯兰教习用的花草纹图作装饰,蓝色作基调。但是,其建筑形式、结构、材料及施工技术都采用藏族技艺,带有浓郁的伊斯兰教风格与西藏传统建筑工艺相结合的特色。

宗教活动正常而有规律,不过带有一些地方特色。该寺平时只有五六十人做礼拜,而每星期五午后的主礼拜,也叫“聚礼”,来做礼拜的有五六百人。每逢星期五,穆斯林的主麻日,正午刚过,清真寺便门庭若市,刚刚沐浴完的人们渐渐聚集。随着“宣礼”声,人们脱下鞋子,从兜里掏出白色小帽戴上,而后跪在五颜六色的毯子上。大殿满了,便依次在厅堂、阶梯、院落跪下。清真寺里肃穆之极。“呼土白”讲罢,人们站起来,依旧面朝西方,手掌前伸,手心向上,礼拜真主……每年的开斋节,来此做礼拜的人更多。拉萨穆斯林的斋月与别处不同,他们白天斋戒,夜间便都集中到清真寺吃斋。几千名平日不常见的教徒,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吃斋,场面相当壮观。经费是自愿捐的,1988年开始,拉萨市政府每年斋月都给寺里供应粮食,也算一种布施。为了互帮互助、料理婚丧这类红白大事,人们在清真寺自发成立了一些民间组织,比如“木日地”是专门料理丧葬事宜的,20多名成员都是义务服务,领头人是两位威望甚高的老人。为逝者洗礼所用的“助水房”也设在寺里。

绕赛巷清真寺也叫拉萨小清真寺,简称小清真寺,地处大昭寺南面,离大清真寺不远。坐西向东,院落南北长、东西短,不很规则,建筑分南北两部分,北边为二层藏式建筑,底层设有大净、小净用的洗浴室,其中有专洗尸体的浴房。底层几间房原供人住,后来逐渐成了存放柴草的地方。第二层有一个较好的单间房子,供做礼拜时领经、讲经的阿訇居住。还有一个有4柱面积的大房子,是穆斯林学习阿拉伯文的夜校教室。寺内常住两户人家,负责看守和打扫卫生。主体建筑礼拜堂为一层藏式建筑。礼拜堂门外有南北长11.8米、东西宽3.l米、4根柱子的外室,供做礼拜的人存置衣物、鞋子。礼拜堂16柱、南北长11.8米,东西宽11.l米,可容150人左右,实际做礼拜的平时只有二三十人,最多不过百人。门口处两排柱子升高0.7米,托起高侧天窗。堂内为木质地板,并辅以长条卡垫。礼拜堂西壁正中央,筑有宽0.9米、深0.82米、高1.9米的壁龛,内挂丝织阿拉伯文的古兰经一幅,龛左右两侧,分别挂有两幅编织的麦加天房图壁毯。壁龛北侧,置一木制坐椅,为阿訇讲经之座。该寺是本世纪20年代专门为在拉萨做买卖、临时居住的克什米尔、拉达克、不丹、尼泊尔、英国等国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做礼拜而筹资修建的。在这之前,这些穆斯林做礼拜要去拉萨西郊的礼拜堂。

在布达拉宫西3千米许的吉采鲁丁,有一处藏语中称为“卡基林卡”(穆斯林园林)的地方,是回族居民的一个聚居点,这里有两座清真寺,还有穆斯林墓地。两座清真寺一东一西,相距只有几十米。相传17世纪,一位从克什米尔来拉萨的阿訇,请五世达赖喇嘛给予穆斯林落脚之处,达赖派人在落多桥“射箭指地”,让穆斯林居住,故卡基林卡又叫“强达康”(意为远箭飞落之地的房屋)。当地有一块名叫穆罕默德·染札的墓碑,立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距今已逾200年。在卡基林卡清真寺南面是一片林卡,系穆斯林墓地。墓地不设坟丘,仅在墓穴上面卧放花岗岩墓碑一方,刻载亡者的姓名和生卒年月。至今,当地回族群众仍称这处墓地为“坟园”。看守人穆罕默德每年都将“坟园”生长的海棠般大的沙果送到清真寺,给所有的穆斯林在主麻日这一天分享。每年8月拉萨穆斯林要过“抓饭节”,众人在“坟园”的树林里支起锅灶、帐篷,露营生活10天,其主要目的并非娱乐——众人先聆听教长讲诵古兰经,而后礼拜祈祷,缅怀祖先。

夺底清真寺地处拉萨北郊的夺底山沟,其附近也有一处穆斯林墓地。

历经岁月悠悠、久而久之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世居拉萨的穆斯林虽然语言、服装等如今都已经藏化,但他们在力图保持自己的宗教信念和生活习俗的同时,也为增进民族团结和促进民族文化交流默默地做着贡献。

拉萨的穆斯林,与当地藏族僧俗相处得和谐友好。日常交际语言多为藏语或汉语;做礼拜时,阿拉伯语和藏语兼用,先用阿拉伯语讲,而后再用藏语讲一遍;外地来做生意的,主要说汉语。

穆斯林料理牛羊肉洁净讲究,有条有理,所以在拉萨的生意特别好。至今,拉萨许多人家也还是专买回族卖的肉,据说过去达赖喇嘛专吃回族店铺的肉。拉萨藏族居民在藏历年待客常用的食品“桑刚帕力”,本是回族食品,旧时代在回族人的小摊上一个小钱一个,久而久之,加入到藏餐系列。此外,油炸“巴尔普”、咖喱饭、抓饭等回族食品,也都为拉萨的藏族居民所消化吸收。老字号的清真饭馆“鲁仓萨康”,经营各种菜肴,它的鸡蛋面、牛肉包子至今还为一些老人称道。

叶海牙汗·海桑阿訇是拉萨穆斯林的教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常委,在拉萨的穆斯林中具有崇高的威望。海桑阿訇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拉萨人,他家在拉萨定居少说已有七八代了。他父亲归真之前也是当地的阿訇。海桑从8岁起便开始习读古兰经,14岁那年他艰苦跋涉到青海西宁学经,10年寒暑,攻下了艰深的阿拉伯文。1946年回到拉萨,成为当地最年轻的阿訇。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海桑阿訇先后两次到麦加朝觐。作为教长,他要在每星期五主麻日的礼拜上主持讲经。他常常根据社会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古兰经上的章节。他不断地重复伊斯兰教《十戒》的内容,强调民族团结、尊老爱幼、夫妻敬重。

在佛教寺院林立、佛教气氛浓郁的拉萨,古老的清真寺所展现给人们的,无疑是又一幅意蕴深刻、耐人寻味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