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登松峰山 悟道教文化

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东行50多公里,便可来到松峰山景区。据史书记载,12世纪,女真人完颜部落进军辽国途中发现了这座山峰,命名为“金源乳峰”。清咸丰年间,因此山松茂峰奇,又被定名为松峰山。

松峰山是东北久负圣名的道教胜地。800多年前,金代道长曹道清在此开山立教,也给金源文化带来了中原文化的种粒。自金初开始,经元、明、清至民国,松峰山道教文化历数百年而不衰,至今尚存有海云观、棋盘峰、太虚洞、拜斗台、道士墓等历代道教文化遗迹。

沿松峰山景区石阶缓步而上,没过多久,便看见路右侧的自然景观“一线天”,路左则是人文景观清代道士墓地。墓地有道士墓14座,分为8座石墓和6座砖墓,且多为多层圆柱体,这是因为道士都要坐着羽化,所以棺椁及墓穴均为立式。道士墓四周林木参天,芳草萋萋,幽静而恬淡。

约行半时许,一座道观呈现在眼前,这便是海云观。据史料记载,该观始建于金初,是曹道清道长的修行地。清初,道长王教参重建道观。晚清时的海云观香火极盛一时,有道长200余人。1937年,海云观被日寇炮火炸坏,后又在“文革”中被彻底拆毁,现在的海云观是1984年利用原观基础复建的。道观坐北朝南,由正殿、三清殿和东西偏殿关岳殿、三霄殿组成。

海云观东侧半山腰处有一洞穴,即太虚洞。太虚洞由前洞和后洞相连而成,前洞为天然洞,后洞为曹道清道长带领弟子凿通的人工洞,可直通山后黄经坛,有石阶百余级。按照碑文记载,曹道清就是在此洞羽化成仙的。

走出太虚洞,一块如龟的自然岩石上立有一碑,碑的正面刻有二龙戏珠、太极图和老子青牛图,右侧刻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左侧刻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道教名句。

在海云观西侧的山峰上,有一处拜斗台,据说是道法高深的道长观天象的地方。相传,道长们在夜深星全之时,会登峰来这里观星拜斗,测气候变化、朝廷兴衰、贤人气数。如今,拜斗台两侧的护栏上被游客挂满了锁头。

从拜斗台上行几十米,就来到了棋盘峰,此峰因峰顶留存一副金代刻下的围棋盘而得名。据说这是当时道长们修炼之余下棋、放松的地方。

近年来,松峰山所在地阿城区山河镇政府维修了海云观庙宇、仿古山门,修筑了盘山公路、登山石阶,并修建了道士斋房及金代道教博物馆,使新时期的松峰山香火再度兴盛。其实,作为东北地区较早的道教圣地,包容着道德教义、民族历史、自然魅力的松峰山,兴旺的不仅仅是香火,更重要的是传承着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