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清代鬼面蓝香炉现身禅城

 清末“文武宫”香炉。

明清时期,石湾陶瓷业进入了空前兴旺的发展时期,陶瓷产品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釉色也十分丰富,从唐宋时单一的青、墨、酱黄等釉色,发展成为有红、白、黄、绿、青、蓝、紫等多种釉色。近日,我市收藏爱好者棠伯由于机缘巧合,得到了一只清末石湾生产的宝石蓝釉陶瓷香炉。

香炉是石湾制造

昨日,记者在棠伯的藏室见到了这件珍品。香炉高19厘米,口径35厘米,鼓腹、平脚,制作精致,线条流畅,全身施以宝石蓝釉,釉色鲜艳温润,香炉内壁为胎色。左右两边的香炉耳造型为狮头,正中雕有“文武宫”三个楷体大字,左右还分别各有一行小字:“同彩堂敬送”、“光绪十二年(1886年)”。棠伯介绍说,根据香炉上的文字,香炉是清光绪十二年由同彩堂的信徒在石湾定造,送给“文武宫”用来上香供奉神明的。明清时期,庙宇使用的陶瓷器皿,大多以蓝色为主,佛山人通常称之为“鬼面蓝”。

棠伯告诉记者,这个香炉是不久前得到的。上月初,棠伯到石湾古玩市场淘宝,逛了半天仍未找到心仪的东西,正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店铺的角落里摆着一个香炉,有多年收藏经验的棠伯一看造型和釉色,就知道是石湾的老东西,特别是炉身雕有“光绪十二年”的字样,更是一张标明身份的“出世纸”,是可遇而不可求之物。经过与店铺老板的一番讨价还价,棠伯以较高的价钱把香炉收入囊中。棠伯说,他得到这个香炉后,曾请教过一些行家,但可惜都不知道“文武宫”在什么地方。

佛山文武庙用品

昨天,记者就这个“文武宫”香炉,请教了对庙宇颇有研究的陈名先生。陈名认为,“文武宫”,即文武庙,是祭祀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和三国时蜀国名将关羽的庙宇。在封建社会里,孔子被统治者和儒家们奉为“大成至圣先师”,各地均建有孔庙或文庙祭祀。而武庙,最初是祭祀善于用兵的周武王宰相姜子牙,后来才改为祭祀关羽。由于关羽活得忠义死得壮烈,一生以忠、勇、义著称,备受百姓的崇拜,称之为关公。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秩序,将关公作为忠君爱国的代表而大加推崇,宋徽宗封关公为“义勇武安王”,明神宗封关公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顺治封关公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清乾隆更加封为“忠义神武灵祐关圣大帝”,广建关帝庙供奉。明清时代,关羽极显,有“武圣人”之称,与“孔圣人”孔子并立,故关帝庙又称武庙,与文庙并称为文武庙。文庙、武庙一般都分开建,但也有文武同庙,文庙设“学宫”,武庙设“武宫”,统称为“文武宫”,清代深圳市坪山镇建有“文武帝宫”庙,德庆县马圩也有“文武宫”庙。

陈名说,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民国时佛山有三间文武庙,分别修建于明清期间,祀文帝和武帝。一在明照铺厚俗里,一在锦澜铺忠义里,一在仙涌铺石角坊。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三间文武庙至今已荡然无存。陈名表示,这个“文武宫”香炉,应该是佛山文武庙所使用的物品。它的发现,不仅是佛山文武庙的实物佐证,而且对石湾陶瓷的发展和佛山庙宇的兴衰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