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焚香 源起的传说
汉代至三国年间,香的使用还仅限于宫廷和上层贵族之中。隋唐以后,香走向普及。自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传入中国,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焚香这种礼佛的仪式也沿袭至今。人们走进寺院,向诸佛菩萨顼礼,或在作功课、法会之前,总要敬香,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礼仪。
实际上,在佛教之前就已有烧香的习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示部讲“祡,烧柴,寮祭天也。”即说人们通过燃烧木柴、香烛、纸马等方式与神灵沟通、交流。“香”在先秦两汉时的意思是“芬芳的气息”。《说文解字》香部解“香,芳也”。《诗经·周颂·载芟》说“有铋其香,邦家之光”。芬芳的气息传播很远叫“馨”。引申为名声传播也叫做“馨香”。《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南北朝时,有香气的物料已被称为“香”,燃着的芳香物料被称为“香柱”。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传统的“祡”祀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人们礼拜敬佛的礼仪之一。既保留了原“祡”祀文化的内涵,又增加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多种多样的“祡”祀木料,被特制专用的用品——香、烛所代替。到唐代时,“香”字已基本用于与神佛有关的事务。如“香界”指佛地。祭祀点燃的芳香木料等叫“香火”。燃香、上香、香花供养、香火因缘等词已很流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十一载涂香有:增益精气,令身芳洁,调适温凉,长其寿命,颜色光盛、心神悦乐、耳目精明,令人强壮,瞻睹爱敬、具大威德等十功德。 关于佛教烧香的源起有多种传说。古埃及人从阿拉伯和索马里沿海地区引进香料树,把香当做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用品。巴比伦人在祈祷和占卜时往往焚香。印度教特别是湿婆在正式礼拜和家常礼拜中都要焚香;佛教在节日礼拜、成年礼拜以及日常礼拜中都焚香。我国至宋代,三教融合,烧香之俗,便御风而行,为人们一致崇尚。士人祭拜孔子也烧香。还有传说:佛祖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成道后开始弘扬佛法,讲经传道。当时正值印度炎热的天气,信徒皆昏昏欲睡。于是佛祖叫人遍寻能发出香气的木材拿来燃点,木材散发出的香味白天可提神醒脑、振奋精神,到了晚上还能驱除蚊蚋。这便是佛教中关于烧香的源起。 佛寺焚香有讲究,先将三支香点燃。点燃香后,不可用口吹灭香火,需用左手将火焰扇小。而后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香杆,大拇指顶着香的尾部,把香放在胸前,香头平对佛像;然后再举香齐眉,以双手举香膜拜神佛。接下来即在香炉插香。插香时,不分男女皆用左手插香,因右手多处理万事,为不洁象徵。插香顺序以佛祖香炉为先,因是佛教中的最高神尊,次之为天公炉。插香三支的顺序为中、右、左,如此即完成焚香动作。所谓“回熏反闻”就是要将有相的供香,递升到无相的境界;只有心香永不耗灭,芳馨不退,才是真正的供养。故古德有云:“愿我身清净如香炉,愿我心如智慧火,念念戒定真香,恭奉十方三世诸。”所以,在供香之时,将身心沉静下来,让香成为与佛之间最真诚寂静的交流方式。 佛寺焚香,插香用左手分插。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时心中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第二支香插右边,插时默念:“供养历生父母师长。”第三支香插左边,插时默念:“供养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希求家庭平安,希求事业有成,希求消灾免难……缕缕清烟,承载了人们的希望期盼。- 上一篇:佛教服装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 下一篇:财主家的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