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五棵松”与“木樨地”的地名掌故

可以说,位于京西的五棵松和木樨地是老北京人家喻户晓的两个地名,谈起由来,多有掌故。

五棵松是因早年间当地有五棵松树而得地名。说到这一地名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代,当时此处有提督邵英的墓地,周围有五棵高大的古松。“提督”乃是“掌一省军权之官”,但史料中对邵英少有记载。

当年五棵松树的具体位置在今天的地铁1号线五棵松站的北侧站口,是五棵二十多米高的松树,枝繁叶茂,傲然挺拔。树与树之间距离大致相等,枝杈相接、树冠相连,相依相偎,簇拥在一起,分布于50平方米左右的范围内。当时五棵松树的周围没有任何建筑,几里之外望去,五棵高大的松树就像刚刚升起的蘑菇云,是当时京西一带的标志物之一。

早年间出阜成门往西南再向西有一条去往门头沟的大道,许多从门头沟往京城送煤、送山货的拉骆驼人和到潭柘寺、戒台寺进香的人大多走这条路,五棵松附近是必经之地,不少人都在这儿歇脚儿。特别是夏日天,由于天气炎热,在五棵松的树阴下歇脚儿乘凉的过路人很多。

民国年间,阜成门外人烟稀少,越往西走越荒凉,还时有打劫的强盗出没,许多人都不敢单独行走。为了保险起见,一些去往京西的人们就纷纷相约在五棵松树下聚齐儿,然后搭帮而行,所以“五棵松”就被当成地名叫开了。后来在五棵松树的北面形成村落,称“五棵松村”。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五棵松一带建成大片的居民区和企事业单位,仍以“五棵松”而称。

1965年7月,北京开始修建第一条地铁,其线路正好从五棵松附近经过,并在此设“五棵松站”。四十多年前修地铁时还没有暗挖技术,而是采取明挖的方法施工,所有地铁的建设都是“敞开式”进行,工地面积很大。为了保住这五棵古松,人们想了很多办法,但由于施工时使五棵松树附近的土质和水质受到损坏,加之在开挖地面时又伤了树根,还是有一棵松树先死了。为了保住五棵松树的原貌,人们试图移来一棵,但没有成功,后来连剩下的四棵也死了。

五棵松树虽然没有,但人们没有因此而改变对这一地方的称谓,依然称此地为“五棵松”,并在附近补种了五棵松树,以示纪念。以后随着西长安街向西延长到石景山和西四环路上“五棵松桥”的建成,使五棵松一带逐渐成为京西最为繁华的地区。

关于木樨地的来历,存在许多争议,其中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说此地位于阜成门外西南部,明代时种植过大面积的苜蓿,为皇帝的御马提供饲料。清代成村,称苜蓿地,民国时被讹化为木樨地。苜蓿为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牲畜均喜食,素以“牧草之王”著称。

二是说清代时门头沟往京城送煤的骆驼队多出入于阜成门,当时这一带生长着许多野苜蓿,所以赶骆驼的人时常在此歇脚,以便给骆驼喂些草料,日子一长,这里就被称为苜蓿地,后谐音为木樨地。

三是说此地曾种植过许多桂花,因桂花树统称木犀,“樨”与“犀”同音义,木樨地即桂花之地。

四是此地曾是白云观的菜园,以产黄花菜闻名。黄花菜即金针菜,可食用,色泽金黄如桂花,俗称木樨,故称此菜园为木樨地。

但从有关的史料记载来看,第一种说法更为可信,也是史实,因为《明世宗实录》中就有关于明代军队在九门之外种植苜蓿,“按月采集苜蓿,以供内厩喂养”的记载。而其他说法无任何记载,难以考证。

《明世宗实录》中曾记载嘉靖七年(1528年)七月,“九门苜蓿地上,计一百一十顷有余。旧例:分拨东、西、南、北四门,每门把总一员,官军一百名,给领御马监银一十七两,赁牛佣耕,按月采集苜蓿,以供刍牧。至是,户部右侍郎王軏等查议,以为地多遗利,军多旷役,请于每门只留地十顷,令军三十名仍旧采办,以供内厩喂养。”由此可见,明朝的时候,在北京城门外附近曾有军队专门种植苜蓿,以做皇家御马的饲料,并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所以阜成门外西南部(今复兴门外)的木樨地和永定门外的木樨园,皆因明朝时曾是军队种植苜蓿的地方而得名。但因历史上记述较少,所以不明史实的人们附会于各种传说,将这一地名讹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