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水鬼升城隍”原是报德施恩故事

[提要] 城隍庙重光后,广府庙会盛况空前。清雍正年间,广州府城隍升格为管辖全省的都城隍,广州府城隍庙升格为广东的都城隍庙。1920年由于要修筑道路,拆去城隍庙拜亭前的建筑,铺成了一条长达280米的大街,只剩大殿和拜亭。 

 城隍庙门口有个幸福邮局,市民今年寄邮件明年收。记者高鹤涛摄

城隍庙重光后,广府庙会盛况空前。记者黎旭阳摄 

 广州有段古位于中山四路忠佑大街的广州城隍庙,自2010年重光之后就成为广州一大名胜。在此前数十年间,城隍庙一度沉寂甚至在许多广州人的记忆中消失。广州人有一句著名的俗语:水鬼升城隍。究竟城隍庙有什么故事,本文将细细介绍。广州城隍庙是供奉守护城池神祇的坛庙。城隍神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之一,是护城佑民之神。“城”,本义就是土筑的高墙,高墙之外,再挖深沟,有水者为“池”,无水的壕沟便是“隍”。城与隍,构成了官府与“市民”最安全的保护屏障。  城隍庙既可避难又演大戏与一般的寺庙不同,城隍庙承担了众多职能,既是慈善会,常常有钱米医药、被服棺木施舍;又要为人主持公道,排解纠纷;还经常上演大戏,娱乐民众,教化群氓;还是穷人的最后避难所,无家可归的落难者,可以侥幸讨得一餐,求得一宿;不仅新官上任要到城隍爷面前宣誓就职,甚至,就连刑场监斩官,行刑结束后,也一定要绕道城隍庙烧炷香,让城隍爷拿下可能跟在身后的冤魂……其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凋零近百年后大修重光广州对城隍庙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唐朝,相传有个叫崔炜的读书人进入赵佗之墓,遇到羊城使者的神人,归来后谒见城隍神,见其貌与羊城使者相同,于是备酒肴祭祀,并扩建了城隍庙。地方长官都要拜谒地方神,广州府的城隍由于是受省级长官拜谒,地位于是比本省其他府城的城隍高,庙自然也建得更为高大了,有仪门、中门、拜亭、大殿、廊庑等。清雍正年间,广州府城隍升格为管辖全省的都城隍,广州府城隍庙升格为广东的都城隍庙。到了清嘉道年间,广州城隍庙盛极一时,《广东通志》记录了当时盛况:城隍庙附近还有关帝庙,林木繁多,地处高坡,称“禺山”。于是有了清代羊城八景中的“孤兀禺山”。只是后来高坡逐渐被削平,周围被街道楼房围拢,关帝庙没有了,禺山书院没有了,只剩下城隍庙形单影只。1920年由于要修筑道路,拆去城隍庙拜亭前的建筑,铺成了一条长达280米的大街,只剩大殿和拜亭。后来又成为广州试验仪器厂车间。直到2009年,广州市决定将城隍庙与南越王宫署古迹进行连片规划和保护,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重现城隍庙的历史风貌。经过大规模的重修,2010年10月31日,广州城隍庙重光,正式向市民开放。善心感动玉帝落水书生变城隍“水鬼升城隍”是广州人一句著名的俗语,用来形容人事上的特殊升迁,从低贱骤进高贵。其意思是:水鬼是池塘小鬼,城隍是护城神,由水鬼而被擢升为城隍神,自然是天壤之别。其典故却是一个报德施恩的故事。相传,古时有一个读书人,夜间赶路,失足掉进河中而被溺死成了水鬼。自此,河边便夜夜有水鬼啼哭。城隍公感到十分奇怪,派差使去问他为什么老是啼哭。这水鬼说:“不久之后便是大考之期,本来我说不定可以高中,现在却成了水鬼,十年寒窗化为泡影,怎能不痛哭。”城隍公听后也觉得他的遭遇可怜,特许三年后找个替身,准其超生。三年后,这水鬼便出来找替身。恰好有一个良家妇女,身怀六甲,因不堪恶婆婆的虐待,想要投水自尽。当她往河里一跳的时候,恰好她丈夫赶到,呼天喊地,哭声甚为凄惨。这水鬼在水中听了,心中感到凄戚,便把这妇女托回水面,送其归阳。城隍公派差使来问,水鬼说:“此妇女也是一个凄凉人,于心何忍?”于是他又等了三年,一个少年到水边玩耍,这水鬼看到这少年天真活泼,又是不忍下手,终于又错过机会。城隍公心感其善,于是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嘉其善行,敕封这水鬼为一方城隍。这水鬼终于成了一位神祗,享受人间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