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伊斯兰教的节日是按照什么来计算的?伊斯兰教有哪些节日?

永靖县回族、东乡族等穆斯林节日、纪念日,随教派门宦有别,各有侧重,而对尔德节(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凡穆斯林都要隆重庆祝。这三大节日都源于伊斯兰教,所以这三大节日,既是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宗教节日,又是民族节日。穆斯林除了三大节日以外,还有其他节日和纪念日,如法图麦节、登霄节、阿舒拉节等

。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的希吉来历计算的,也就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

1、尔德节

伊斯兰教历每年十月一日,是回族、东乡族人民盛大的“尔德节”。“尔德节”,又称开斋节。“尔德”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即回归及欢乐的节日的意思。这一节日来源于宗教,是伊斯兰教徒斋戒的标志。早在公元六一四年,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就规定,成年的穆斯林在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要斋戒一个月,这样,伊斯兰教历太阳年的九月,就成了穆斯林的斋月。据说,《古兰经》就是在斋月里,通过先知穆罕默德传到人间的。教徒们更认为九月是颁降天启《古兰经》之月,所以称九月为一年中最高贵、最吉祥的月份。而斋月的第一夜又是最神圣最欢乐的一夜。因此,人们都怀着愉悦的心情,在八月二十九日晚,由阿訇带领到指定地点观看新月,迎接斋月的来临。待望见新月时,欢乐的斋月初夜就开始了。

斋月期间,穆斯林们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斋饭,而且可以吃饱吃足。日出以后至太阳西下,整个白天无论怎样饥渴,都不准吃一点东西或喝一口水。平时抽烟的人也要暂时戒烟。此外,还要求穆斯林们在斋月里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以示笃信真主安拉。但小孩和老弱病人可以不用守斋,妇女在经期中也不用守斋,可也要尽量节制饮食,决不能在公共场所吃喝。整个斋月的气氛是肃穆庄严的。到了晚上,当守斋结束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人们可以吃喝谈笑,来来往往,左邻右舍也可以团聚一桌。甚至行路的陌生人感到饥饿时,亦可走进任何一户素不相识的人家一起饮食,同样能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

斋月的目的和意义,是控制个人的私欲,让人们尝试饥饿的滋味,不要挥霍无度,使富者体会贫者的不幸,唤起族类的同情心。斋戒也可以说是一种相当严格的宗教意识锻炼。守斋中,由于穆斯林们的宗教意识特别强,因而工作往往是热情更为高涨,斗志更为旺盛,精神更为抖擞。

 斋戒期满后,就是开斋节。开斋节前,根据伊斯兰教规定,在九月二十九日斋日期满时,仍然由阿訇到指定地点看月,寻看新月即月牙和天象,确定开斋的时辰。见月即行开斋,次日为开斋节。如不见月,则继续斋戒一日,开斋节顺延。开斋节这天,恰恰是我国农历的月头即初一或初二。为了求得开斋节同我国农历的一致便于群众计算,必须每隔三年往后推一月,才能是阿拉伯伊斯兰教历的十月一日。如一九八o年的“尔德节”是农历六月初;一九八三年的“尔德节”是农历五月初;一九八六年的“尔德节”就是四月初了。依次类推,周而复始,这就是我国“尔德节”时间不能固定的原因。“尔德节”这天清晨,穆斯林们纷纷聚集在清真寺举行礼拜,然后开始节日活动。男人们一般都在当天就到亲友家拜节,而妇女们则在随后的几天里,陆续去亲友家拜礼。在永靖,每个穆斯林家庭,都有备好了各式各样的食品,如油香、馓子、馃馃、肉类、瓜子、方糖、糕点等等,热情地款待亲友。不少青年男女还选此良机,举行婚礼,使新婚添上节日的光彩。

[page]

2、宰牲节

“宰牲节”,又称“古尔邦节”。“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o古尔邦”,或“尔德o阿祖哈”。“尔德”意思是“节日”。“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之意。因此,通常把这一节日汉译为“宰牲节”,即宰牲献祭的节日。

据古代阿拉伯宗教传说,很早以前,穆斯林的祖先信奉真主安拉,每年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宰一定数量的牲畜,分送给周围的人,以表达对真主安拉的诚心信仰。可是,当时穷人哪有牲畜可宰,只有牧主们才拥有大批的牲畜。有个虔诚的信徒叫易卜拉欣,家贫如洗,那里谈得上宰牛宰羊。加之年纪大了,膝前连个儿女也没有。有一次,有个牧主当众耻笑他。当天夜里,他就沐浴更衣,向安拉许愿说:“慈悲的真主呀,我是你的虔诚信徒与传道人,可是家境贫穷,没有牛羊可供宰,别人就轻视我,耻笑我,如果你让我生个儿子,我就把儿子宰了,分送给别人,以见我的诚心。”易卜拉欣许愿不久,他的妻子果然怀了孕,生了一个又白又胖的小男孩名叫伊斯玛仪勒。由于是头胎孩子,心里总乐滋滋的,时间久了,把向真主许愿的事抛在脑后了。孩子一年年长大,到了十二岁时,已长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格外逗人喜受。易卜拉欣把他看作掌上明珠。有一天晚上,他在梦中好象有人对他说:“你许愿宰儿子,现在你独生子都十二岁了,干吗还不宰?”易卜拉欣醒后,许久才入睡,谁知睡后又做了同样的梦,并且一连做了三次,易卜拉欣再也睡不着了。他想想心爱的儿子,又想想过去许下的诺言,好象真主安拉就站在他面前,不知怎么办才好,最后他下了决心,要把儿子杀掉,以表示自己对安拉的诚心。刚好,第二天是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易卜拉欣叫儿子穿上新衣服,到爱夫卡尼山上去游玩,并叫儿子不要让母亲知道。父子二人到了山上,易卜拉欣就把他在真主面前许愿的经过原原本本的讲给儿子听。儿子听后对父亲说:“父亲,我顺从你的话,把我的手绑上,把你的衣服拦住,不要叫我的血溅到您的身上,免得回家让母亲看了伤心。”易卜拉欣流着泪把儿子绑了后,就用随身带的钢刀向儿子的脖子砍去,可是,钢刀一碰到脖子后,刀刃就卷了。易卜拉欣无可奈何地把刀扔在一块巨石上,巨石一下被劈成两半。这时,儿子流着泪对父亲说:“你为啥不杀我了?是你心疼了吗?还是怕我不顺从您?如果是这样,那你就用毛巾把您的眼睛蒙上,并把我解开,我站在您面前表示我也顺服的”。易卜拉欣听后,流着泪把儿子解开,又把钢刀磨利,把自己眼睛蒙上,向儿子脖子上砍去。可是,当刀落在儿子脖子后,刀刃又卷了,还是没把儿子杀死。就在他第三次举起钢刀向儿子脖子猛砍的一瞬间,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只绵羊,似乎还听到有人说:“您不要再杀您的儿子了,我已经看到了您的诚心,您宰掉您面前的这只绵羊,就算是杀了您的儿子”,易卜拉欣心想,这是真主安拉的指示,于是就虔诚地对空叩拜然后就把那只绵羊宰了。从此,阿拉伯民族就更加推崇每年宰牲献祭的习俗。穆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后,承认易卜拉欣为圣祖,继承这种礼仪,并将伊斯兰教历太阴年十二月十日定为“古尔邦节”。但因公历和伊斯兰教历每年有十一天的日差,所以每年古尔邦节的公历日期是不固定的。

 据说,易卜拉欣和他的儿子得到安拉的启示后,就去麦加城,在渗渗泉附近共同修建了一座天房即“克尔白”。自后,这天房便是穆斯林们专有的朝拜中心,也是世界穆斯林们每天礼拜的正向。每年古尔邦节前,穆斯林们从世界各地赶赴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天房朝觐,朝觐后亦有宰牲献祭仪式。

“宰牲节”是伊斯兰教最隆重的节日。过节前,穆斯林家家户户都把房舍打扫的干干净净,并忙着制作糕点。节日这天,全都沐浴礼拜;家境稍好的人家,都要宰一只羊,有的还宰牛宰骆驼,准备招待前来拜节的客人。有些穆斯林在清真寺里集中,彼此握手,热烈拥抱,互道“色俩目”和节日幸福。然后,由教长带领,边诵赞词,边进入礼拜大殿,举行节日会礼,并观看宰牲仪式。有的人还把早已准备好的牛羊牵到清真寺,待作完礼拜和回拜后,就进行宰牲。宰掉的牛羊肉不能卖,除自留一部分外,还要送一部分给清真寺及宗教职业者,其余部分赠给亲友和贫民。还有的人成群结队,拜访亲友,使整个节日从早到晚都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中。

[page]

3、法图麦节

俗称姑太节,多为穆斯林妇女传统节日。法图麦亦称作法蒂玛、法贴海,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之女、阿里之妻。穆斯林妇女敬重她的品德,称其为“圣姑太太”,每逢其忌日(伊斯兰教历9月14日),妇女们都亲自收敛钱粮,选一个住宅宽敞的回族家里,熬几大锅杂豆粥,这杂豆粥是用黄米、小米、大米、扁豆、豌豆、绿豆、大豆等十种豆类加肉丁和葱、姜、盐等各种调料熬成的一种稀粥,邀请全坊男女老少来吃。

穆斯林吃这种杂豆粥是有来历的,传说很久以前,阿里带兵打仗已三天三夜没吃东西了,兵荒马乱,为安抚人心,法图麦到河边捡了各种各样的小花石头,拿回来淘沂后下锅里煮,结果石头变成了小花豆,香味扑鼻,解除了士兵们的饥渴。为了纪念法图麦这一传奇的行动,表示对她的怀念,至今,穆斯林中仍保留着吃杂豆粥的习俗。

穆斯林妇女还集资举办尔麦里圣会,请阿訇诵经、赞圣、祈祝祷,讲述法图麦的美德,并举行宴会,进行纪念。

4、登霄节

登霄是阿拉伯语“米尔拉吉”的音译,原意为“阶梯”或“上升”。穆斯林为什么要过登霄节呢?相传,伊斯兰教历纪元前一年(公元621年)7月27日夜晚,穆罕默德为躲避一些悖逆者的攻击和谋害,而到他妹妹温母哈尼家中暂时隐藏,就在这天晚上,真主命哲卜利勒天使牵上仙子来接他,他乘天马从麦加到耶路撒冷。路途虽然遥远,可一刹那就到达了。穆罕默德从耶路撒冷登霄。登到第六层天空时,会见了穆撒圣人,穆撒让穆罕默德向真主礼一拜而他礼了三拜,现在回族穆斯林遵圣行,把这三拜作为副天命。穆罕默德邀游到第七层时,见到了“天堂”、“火狱”等,返回到第六层时,又遇到穆撒,穆罕默德说今后日礼五十次为天命,穆撒听后说,这样穆斯林没那么多时间,可能承受不了,穆罕默德也感到这样做确实受不了,就连续九次求真主减少拜数,直到减到一日五次礼拜,黎明时穆罕默德重返麦加,这是一日五次礼拜的由来。

为了纪念穆罕默德这一行动,登霄节这天晚上穆斯林聚集到本坊清真寺举行礼拜、祈祷,这天晚上睡觉比较迟,阿訇还要着重宣讲穆罕默德登霄的情景、意义,讲述真主对穆罕默德特别恩赐,讲述穆斯林都要以穆罕默德为镜子,严律自己,做一个真正的穆斯林。

5、阿舒拉节

阿舒拉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其意是“十”,即希吉来历元月十日,相传伊斯兰教许多历史事件,虽发生在不同历史年代,却都集中在这一天。据说该日是阿丹、努哈、易卜拉欣、穆撒等先知得救的日子,还传说这一天安拉创造了人、天园和火狱等,因此,把这一天看作神圣的日子。680年阿里之子候赛因因在该日被倭马亚王朝所杀,所以这一天又成为什叶派纪念候赛因的哀悼日,后来发展为阿舒拉节。我国回族、东乡族伊斯兰教的格迪目派的穆斯林过阿舒拉节。

回族、东乡族穆斯林对阿舒拉节庆祝的规模是小型的,诵经、赞圣之外,聚集喝豆粥。据说,先知努哈的方舟在洪水飘流了六个月之后,发现洪水逐渐消退,出现陆地,于是先知努哈吩咐将方舟中的豆煮粥;人畜饱餐,感谢安拉的相救。因此,穆斯林在阿舒节喝豆粥;阿舒拉节以及法图麦节始于何时,如何形成,是否来源于什叶派,至今还不太清楚,但这个节日的意义和节日活动的方式与什叶派都无共同之处。

[page]

6、拜拉特夜

拜拉特是阿拉伯语barat的音译,其意为“赫免”,指伊斯兰教历8月15日之夜,俗称“换文卷夜”。传说,此夜安拉亲临天堂的最下层,巡视人间,决定人们一年的生死祸福,故是夜,穆斯林集中清真寺,集体做忏悔活动,以求得安拉的恩赐或赫免。15日夜举行“拜拉特”仪式后结束。

7、圣纪

“圣纪”,有的称“圣祭”,有的又叫“圣忌”。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等群众,在每年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为纪念穆罕默德的诞生和逝世而举行的节日。

穆罕默德,是沙特阿拉伯古来氐族,公元五七零年“热必欧里暗卧里”月,即伊斯兰教历的三月十二日,诞生于沙特的麦加城。诞生前两个月丧了父亲,诞生后六岁丧了母亲,八岁上又丧了祖父,全靠叔父为生,并为别人放牧羊群。

相传,穆罕默德在乳母海丽麦家哺育时,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就是被剖胸涤除邪恶魔的事件。被吓坏了的海丽麦,在事件发生后,把穆罕默德送到他母亲身边,并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她说:“有一天,穆罕默德正在房后和弟兄们即我的孩子,逗羊羔玩,突然一个孩子惊慌地跑回家来,对我和他爹爹说,有两个穿白衣服的人,把那古来什弟弟即穆罕默德,按倒在地,剖开胸膛,正在用鞭杆乱搅。等我和孩子的父亲赶去时,看到穆罕默德脸色腊黄地呆在那里。我们两人把他抱起来,问他:“孩子,你怎么啦?”他说:“刚才来了两个穿白衣服的人,其中一个指着我问他的同伴:是他吗?那人说:就是他。于是他们一齐向我扑来,把我压倒在地,剖开我的胸膛,翻找什么,找到后便仍掉了。它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后来,年轻的穆罕默德果然显露出遇事善断的机智。直到二十五岁,才和麦加富商遗孀赫蒂彻结了婚,并日益见闻于外,开始从事传教的实际酝酿和准备。外出经商时接触到的一种思想,及有关天堂、地狱、死后复活、赏善罚恶等宗教主张,和半岛上业已流行多年的“哈尼夫”思潮,都可能给了他一定的影响。他从四十岁那年开始传教,到六三二年宣布完成传教任务,历时二十三年。在整个传教过程中,他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以安拉名义传述的“默示”和他的言行,后来分别被编成《古兰经》和《圣训》。《古兰经》在他去世不久即编录订正成册,且有“定本”;《圣训》差不多过了一、二百年才陆续问世,真伪杂陈,版本很多,较著名的有布哈里、达伍德、奈萨昌等六大圣训集。这些经、训,集中反映了他为创传伊斯兰教而提出各种宗教信条和有社会问题的主张,也是反映了他传教经过的主要依据。

伊斯兰教历十一年“热必欧里暗卧里”月十三日,礼拜一,即公元六三二年六月八日,穆罕默德与世长辞了。按太阴历计算,他享年六十三岁三百零八日,按太阳历计算,他享年六十一岁零八十四天。就在这天之前,他还用布包裹着头,由人搀扶走到宣讲台之前,坐在最下面的一层台阶上,在盛念和赞颂安拉之后,说:“众人哪!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你们的圣人去世,过去的各位圣人没有一个是长生不老的。我也不会长生不老,我要回到养主的御前去,你们也将步我之后回归那里。我离去后,我劝你们要善待早期的迁士,也希望迁士们互敬互爱”,“如果哪一位迁士当上了辅士们的总督,那么他就应该宽恕他们的缺点和错误,不要趾高气扬,高人一等。”

穆罕默德病逝于麦地那后,穆斯林们把这个日子称为“圣纪”,每年按时举行纪念。

每年在这个日子里,大部分穆斯林都要宰牛、宰羊、宰驼骆、炸油香、诵读《古兰经》,赞颂穆罕默德,进行集体纪念活动,永世不忘他的教诲,作一个虔诚的穆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