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千年鲜卑掠影
一、洞中出现蜡烛——盗墓贼算是“老手”
山西大同有位书法家叫殷宪,被称为大同“活宝贝”,他曾是某大学党委书记,后来又担任大同市书协主席、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这位老人虽已离休在家,却总也闲不住,因为,他拥有一大爱好,那就是研究大同各时期的历史古迹,时常手拿相机,城南城北地,这儿跑跑,那儿拍拍,为保护大同的地上地下文物孜孜不倦,做出了很大贡献。沙岭北魏壁画墓位置
沙岭村,位于大同市御河之东。御河之东,历来是大同地区文物考古的重点地区,曾出土过司马金龙墓、元淑墓、宋绍祖墓等重要墓葬。沙岭一带有处取土场,他偶尔走到这里,发现当地百姓和一些建筑单位常来此取土,便“盯”上了它,“说不定那下面也埋藏着什么秘密呢,千万不能让国家文物出现什么闪失啊。”
没想到,2005年7月12日这天,老人又跑过去“巡查”,却见高4米的取土剖面上竟露出了墓道,想必已经处于盗墓者黑手之下。心急如焚的他,迅速想到一个人,“不行,得赶紧给大同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刘俊喜打电话!”
接到这个重要电话后,刘所长立即派左雁副所长、高峰副所长和侯晓刚、江伟伟等人赶往沙岭村。
据村里老人讲,因为此处的土质以沙子为主,所以被称为沙岭。
经过调查发现,这里地处水泊寺乡沙岭村、齐家坡村的交界处,位于208国道东侧,农田中有一方圆约3000平方米的高地,海拔为1050米。由于长期在此取土,有6座墓葬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三座墓葬被盗,其中一座被盗墓葬的盗洞深达7米。
众人一商量,决定让高峰副所长一人深入盗洞勘查。结果,当他抵达7米深的洞底,发现另有内容,底部向着墓室的方向又斜挖了2米左右。
在盗洞内,高峰看到,除了一些碎砖块,还有盗墓者遗留下来的蜡烛、烟头。而另一处盗洞内,仍遗留着4节华太2号电池以及零散的彩绘泥俑碎块。
他寻思着,这盗洞里出现蜡烛,说明并非普通的盗墓者,而是常年干这一行的老手。从古至今,盗墓者通常会利用蜡烛检测所盗墓内是否有毒气,氧气是不是很充足。
因为,盗墓贼不实行大开挖,他们从盗洞进入墓室后,第一步不是寻找随葬品,而是先在墓葬墙角一边点燃蜡烛,如果蜡烛一直正常燃烧,就说明比较安全,若一会儿就灭掉了,表明墓室内缺氧,得另想法子。
“盗墓者连这个招术都利用上了,可真是够‘专业’的!”高峰不由地叹口气。
在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后,大同市考古研究所立即进行考古调查与勘探,竟然发现,在这块高地上分布着12座古代墓葬,包括2座砖室墓、10座土洞墓,且均为长方形斜坡墓道。那这些墓葬是哪一时期的呢?
根据钻探结果,他们初步断定,这些都是北魏时期的墓葬,于是立即开始了抢救性的发掘。
突然,就在发掘到7号墓时,墓葬的填土中出现了细小的白灰色斑点,这与平时发掘北魏时期墓葬填土中出现的料礓石不同。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剥开层层墓土——露出壁画真面目
冷静地想了想,大家心中为之一震,不禁喊道:“会不会是墓葬顶部的壁画脱落后掉到墓室回填土中了?!如果顶部真有壁画,那墓室四壁也应有壁画吧!”
这座墓葬真的有壁画吗?若是真的,那可就太好了。但是,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大同以前没有发现过北魏时期的壁画墓。但为了以防万一,在发掘墓壁的时候,队员们还是保留了一层厚约10厘米的墓葬回填土。
墓室位于甬道的东端,平面呈弧边长方形,墓顶上部早已破坏,根据形状判断,应为四角攒尖顶。墓室内的盗扰破坏现象十分严重,回填土中有许多木质碎渣,木质葬具可辨认的只剩下几段棺侧板。棺底存在大量木炭,是用来防潮的。
在墓室西北角,虽然保存着—个北魏墓中惯用的石灰枕,却未见人骨架,只在墓室东部发现了两段牛腿骨。可叹,随葬品已所剩无几,队员们该如何从中寻找墓主人的身份线索呢?
最后,大家在7号墓内发掘出27件随葬品,包括铜牌饰、铜帐钩、铜泡钉、釉陶壶、素陶罐等。在墓室东部,考古队员发现一件木质漆耳杯,帮底脱落,残损严重,底部依稀可见“莫人”两个刻划文字。可是,这能告诉世人什么呢?
清理完墓室和甬道,他们接着清理薄薄的回填土,执手铲与毛刷,像蚂蚁啃骨头般,缓缓将土层轻柔剥离,一点一点地向下探究,每日要一直干到深夜。
就这样,附在四壁的墓土被“剥”下八九厘米后,再换成更小的毛刷、更软的竹签,进行“精雕细刻”,以免破坏墓壁上的任何物质。
“啊?快瞧,这是一片朱砂红彩绘!果真有壁画啊!”简直太兴奋了,眼前蚕豆大的一小片红色,令众人惊喜万分,心跳不已,齐呼道:“肯定是壁画,肯定是壁画!”
随着一抹红色的不断扩大,黑色也出现了,蓝色亦不断跳跃而出。将要呈现的是一幅怎样的壁画呢?每一个人都想早日欣赏到这难得的画作。
经过几日的大干,漂亮精美、气势宏大的壁画终于完整展现在队员面前!
壁画分布在墓室四壁和甬道的顶、侧部,保存基本完好,总面积约24平方米。其内容异常丰富,主要有红、黑、蓝三色,人物极具神采,看上去相当壮观。
东壁壁画
好了,先随我们来观赏东壁吧。正中是一高大的庑殿顶建筑,金翅鸟站在屋顶中心,展翅欲飞。屋檐下垂着帷幔,里面端坐着神态安祥、衣着华丽的男女二人,这应该就是墓主人夫妇了。男子头戴黑帽,身着窄袖交领袍衫,右手持扇举于肩,那女子也头戴黑帽,身着与男子相同的服饰,脸上涂着靥装,嘴唇点朱。两人形体明显大于其他人物,数名面向主人的侍仆形象则矮小得多。摆在榻前的曲足案上置有食具,两边各画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北壁壁画
北壁,是一幅以墓主人所乘车辆为中心的出行图。看呐,浩浩荡荡的队伍正在行进中!它以红色水平线隔离成上下两栏,上栏画着象征天上星宿的奇禽异兽,下栏主体画面便是车马出行图,有执缰的导骑、吹角的军乐手、演奏的乐伎,还有扛幡持节的侍卫、手持长矛的仪仗,他们均身着窄袖胡服。队伍中间有一辆高大华丽的马车,且残存一面目端庄的男性头部,看似正端坐在车上,他会不会就是墓主人呢?南壁壁画
南壁则展示了一幅人数最多、规模较大的宴饮场面。画中以步障相隔,东侧是宾主宴饮图,西侧为庖厨炊作图,绘有粮仓、车辆、毡帐,以及杀羊、烤羊肉串等劳动场面。
毡帐,即今天所能见到的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的传统住房。莫非墓主人属于游牧民族?可壁画中某些生活习俗仍与汉族有关啊!
墓门两侧各画有一位手持刀和盾的镇墓武士墓门两侧各画有一位手持刀和盾的镇墓武士
西壁的中央是墓门,两侧各画有一位手持刀和盾的镇墓武士,类似于南朝墓葬壁。甬道顶部绘着伏羲、女娲。伏羲、女娲图在汉代墓葬绘画中经常出现,西北地区魏晋时期的墓葬中常绘于棺盖内侧,而且是出现在墓主为女性的墓葬中。难道,7号墓的主人是一位女性?
甬道顶部绘伏羲女娲图
他(她)何以拥有如此壮观的壁画墓?队员们不由地猜测起来。
三、拼对彩绘漆画——可惜墨书变残文
就在清理壁画的同时,墓葬中残留的大量漆皮引起了队员们的注意。看样子,这些破损严重的漆皮应是墓棺上的,内容和墓葬壁画内容类似,甚至有些雷同。不过,原有的木、布胎质已经糟朽,但漆皮表面彩绘的图案和文字仍清晰可辨。
经过精心拼对,他们发现了一段墨书隶体残文,以及数组清晰的画面。
其中一幅是夫妇并坐像。漆皮夫妇并坐像
男主人头戴黑色风帽,五官端正,神情严肃,上唇绘有两撇八字胡,下巴绘着一撮山羊胡,面部涂红,身着褐色交领袍衫,有红、黄边饰,服饰通体宽大。他左手放在黑色兽足的凭几上,右手握着一个红柄团扇,考古工作者通常称其为“麈尾”,这是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后来渐成名流雅器,不谈时也常执在手。
看,女主人面目圆润秀丽,头戴与男主人相同的黑色风帽,脸上涂着红色的靥装,嘴唇涂朱,右手握着一个黑柄团扇,与男主人并坐于榻上。榻后是一个漆围屏,屏后画着一位男侍,嘴上有短须,头戴垂裙皂帽,身穿红色交领上衣,左侧身面向男主人。而另一位女侍则眉目清秀,身穿红色交领上衣,右侧身面向女主人。两侍者仅露出了胸部以上,人物比例明显比主人小得多。
在男女主人的前面,还摆着长长的黄色长方形几案,案上放着圆形多子漆盒,案下有漆耳杯。
另外一组较大的漆皮画,即“庖厨炊作图”,它的中心部分是一幅男女庖厨忙碌的炊作图。屋外,一人正在井栏旁用辘轳汲水,旁边放着一个盛水的大罐子。穿着曳地长裙的女侍端着小壶往盆里倒水,一位男侍两膝着地,在盆中洗手。
左下角呢,还有一人正在案上操作,侧面那位男侍将一柄长斧高举在头顶,做砍柴状。屋内一人正准备往灶台的火门里添柴……再往墙上看,还挂着一些食物,如葫芦、鱼等等。
而绘有“打场”画面的漆皮,中部是一幅野外生产劳作图,画着三个大的粮堆和几棵树木,右下角有一身着鲜卑服的男子手持工具正在打场,另一人高举黑耙也在劳作着。
再瞧这一组,两名兵士身着铠甲,左手执剑,右手握着盾,好似在相互练习对打。与此同时,考古队员还看到,有的残片上绘有形态不一的侍者,或双手捧漆盒,或双手捧碗。
看罢一幅幅漆画,咱得接着说那漆皮上的文字。这是三行用墨笔写在黄色漆地上的隶书题记,第一行比较完整,其他两行残缺很多,文意已不能全然知晓了。
漆皮题记
题记中写道:“□(□表示残缺字数不详)元年岁次豕韦月建中吕廿一日丁未侍中主客尚书领太子少保平西大将军□破多罗太夫人□殡于第宅迄于仲秋八月……”
这处文字题记似乎对确定墓葬年代、墓主人身份都有意义,但在纪年数字之前、官职与“破多罗太夫人”之间,有个别关键地方缺字。
“唉,真是可惜!怎么办?”他们只得请教有关专家学者,看它是否“有救”啦!
四、专家破译密码——题记道明“破多罗”
幸好,专家根据漆皮题记所提供的信息,结合文献记载,做出初步的考释。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赵瑞民教授考证了这一段文字。
题记中首记“元年”,虽然上文残缺,但提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年代的线索。墓葬既然属于北魏之墓,那么,纪年就可以确定为是北魏时某个年号的元年。
“岁次豕韦”应是岁星纪年的表述,如此可以推知干支纪年中的地支一项,这对于确定墓葬的准确年代极为重要。由此证实,北魏时“岁次豕韦”是地支为“亥”之年。
“月建中吕”又是何意?“中吕”是古乐十二律之一,古人认为它是四月之律,所以也用于代指农历四月。《吕氏春秋·孟春纪》中有“孟夏之月,……律中仲吕。”孟夏之月,即四月。
那“廿一日丁未”代表什么?按照干支纪日的规则,月朔为“丁亥”。
对照陈垣的《二十史朔闰表》来看,符合元年四月、月朔为丁亥的,北魏时只有太武帝太延元年,也就是公元435年,干支纪年为“乙亥”。这恰好也与“岁次豕韦”的条件相合。那题记“元年”前面的残缺部分,便该是“太延”二字了。
如此说来,墓主人死于太延元年四月二十一日,时代处于北魏平城期。平城,即现在的大同市。
墓主人被称“太夫人”,可以确定,这正是一位女性,她儿子的官职为侍中、主客尚书、领太子少保、平西大将军。
“迄于仲秋八月……”讲明女主人在自己的府第中去世,等到仲秋八月才与他先前死去的丈夫合葬。
而破多罗氏在《魏书·官氏志》中有记载,并说“后改为潘氏”。翻阅史书方知,破多罗氏最为著名的人物叫破多罗木易于(或译没奕于)。《魏书·太祖纪》载,天兴四年(401年)“冬十二月辛亥,诏征西大将军、常山王遵率众五万讨破多兰部帅木易于。”其实,“破多兰”与“破多罗”属同音异译,破多罗氏实际上是部族的名字。可以说,以部族名作为姓氏,在当时很普遍。
破多罗是鲜卑的一支,活动在西北地区,依附于后秦姚兴,可能于天兴四年(401年)迁至平城。
“平西大将军”这样的职级,再加上侍中又属亲贵之职,领太子少保也是荣宠待遇,她的儿子在北魏朝廷中应是颇受信任、极为荣耀的。不过,墓主人之子在北魏政权中得到如此重用,但在史书上却没见过相关记载。
令队员们更为疑惑的是,既然墓主属于鲜卑族,那为何壁画、漆画的形象和风格更接近于东汉魏晋时期呢?
魏晋以来,男主人手持麈尾、夫妇并坐在榻上的画面在壁画中常有出现,保存较为完好的是,1949年朝鲜黄海北道安岳发现的东晋永和十三年(357年)曾任前燕司马、后亡命高句丽的冬寿墓,画面上麈尾、围屏、榻及围帐均清晰可辨。
而且,沙岭7号墓壁画与酒泉丁家闸5号墓的风格也非常类似,无论是构图中所采用的分层法,还是壁画人物的尺寸,都有一些相同之处。最绝的是,两座墓葬壁画中都出现的四位乐伎,不仅所持乐器相同,就连乐器排列顺序也相同。
另外,从宁夏固原雷祖庙墓葬的漆棺、内蒙古和林格尔北魏墓葬壁画、北京石景山区八角村魏晋墓壁画、东北地区袁台子墓葬壁画的内容中,同样也能找到两者的相似之处。这又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
五、填补考古空缺——鲜卑汉化“进行时”
要想解开这道谜题,我们无法绕过曾在历史课上所学的知识:公元386年,拓跋鲜卑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境内)称帝,398年迁都平城。从此,大同作为都城共97年,将近一个世纪,一度成为北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入主中原后,拓跋鲜卑同汉族既有敌对的一面,又有积极融合的一面,他们一路上不断吸收着汉族文化,最后走向了封建化道路,但也保存了不少鲜卑民族的传统习惯。这些在7号墓壁画内容中都有显现。所以,此墓的壁画内容多有魏晋时期墓葬壁画的特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壁画中戴垂裙皂帽的人物
如果你仔细留意漆画和壁画中的人物服饰,便会发现,主要是男性上衣下裤、女性上衣下裙两种。男女大多头戴垂裙皂帽,个别人物的发饰显露出来。此现象说明,在北魏早期,拓跋鲜卑是以本民族服饰为主,同时也吸收了汉族服饰的一些特点。
在沙岭7号墓南壁壁画中,以庑殿顶房屋为中心,同时还绘有5座顶部可开启的毡帐即穹庐的画像,这是为什么?
南壁壁画中的毡帐
北魏统一北方后,鲜卑贵族主要居于城市中,而从事畜物业的牧人仍以帐居为主,鲜卑军队在行营中仍常设毡野宿。毡帐和屋宇,是当时拓跋鲜卑人并用的两种居住方式,也就显示出太武帝拓跋焘时游牧民族的居住习俗并没有彻底改变。雁北师院北魏墓群出土的方形毡帐
令人感兴趣的是,以往大同地区曾出土过弥足珍贵的陶质毡帐模型,陶塑顶部中间的天窗就是由绳索控制开启、闭合的,其形状恰与沙岭7号墓壁画中的毡帐相同。此时,不禁让人想起那首豪迈的歌谣:“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壁画中的宰羊图
而伏羲女娲、神兽以及庖厨、打场、宰羊等日常生活场面,也是以往北魏平城时期已发现的墓葬壁饰中所没见过的内容。种种景象明显表现出,拓跋鲜卑在定都平城以后,继承了汉魏以来的传统,并处于吸收变化阶段。在这座沙岭墓中,民族间的融合与文化交流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可是,由于壁画白灰面仅厚0.1至0.3厘米,加上含沙量大,保存条件较差,急需评估其价值。2005年10月,国家、省和市文物局召开研讨会。经过实地考察,专家一致认为:
沙岭壁画墓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田野考古发现,是目前发现的北魏壁画墓中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它填补了汉唐考古壁画墓没有北魏时期定型材料的空缺,新编美术通史应为它留一席之地。
同时,它是重要的一个历史时代的见证,对我国民族风情、丧葬习俗、服饰装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漆皮中的墨书题记使用岁星纪年,成为已发现的北魏定都平城时期年代最早的文字材料。
2006年初,他们又聘请太原市考古研究所技术人员清理壁画表面沁出的盐碱,并进行加固、固色等技术性处理,随后借鉴太原徐显秀墓壁画保护经验,对沙岭7号墓壁画实施就地保护,在墓旁建了一座房子,以高科技手段控制墓内温度、湿度。
2006年5月,“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大同市沙岭北魏壁画墓成功入选。
(文章来源:《三晋都市报》2009年4月13日,原文标题:《山西考古发现系列十一: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1000年前鲜卑族汉化的见证》)
- 上一篇:访道教遗风,品三清红茶
- 下一篇:文化遗产保护:没有“开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