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法式》:什么是四椽栿?
研究木结构古建筑,尤其是早期大木作,必须要读懂《营造法式》,这本书是北宋时期李诫所著,刊行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至今已九百余年,读懂这么古老的书并非易事。
学习《营造法式》,首先要记住各个部件的名称和其所处的结构位置,我计划通过新浪博客发表“木结构古建筑扫盲”系列,通过图片标注和文字注释的方式,每篇文章介绍一种构件,帮助更多朋友读懂古人留下的建筑精髓。
《营造法式》是必备书,市场上有很多版本,价格差异极大,我们学习《营造法式》是为了读懂它表达的建筑信息,不是为了研究版本咬文嚼字,买最便宜的就足够用了。
第一篇先来讲讲“四椽栿”
四椽栿(sìchuán fú)
九百多年前的书现在读起来有不少生僻字,我在文中尽量标出注音
栿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上图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
四椽栿的概念其实很简单,托四架椽子的梁就是四椽栿,同理托六架椽子的梁就是六椽栿,托八架椽梁的就是八椽栿,以此类推。
这张照片是仅存的七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之一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大殿进深是四架椽,使用了一根四椽栿,这种梁架结构可表述为:四椽屋四椽栿通搭用两柱。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外观
四椽栿不仅单独使用,还出现在一些组合式主梁结构中
这张照片是山西壶关清流老君庙的元代正殿,2013年夏天东次间和东山墙倒塌,使我们能够完整地看到大殿梁架。这座房子进深是六椽,主梁采用四椽栿对乳栿的组合结构。两段梁的结点在内柱头上。
通过这张图片我们可以知道,只要上面托着四架椽子的梁就叫四椽栿,无论单独使用还是组合使用。
“乳栿”特指托两架椽子的梁,以后另起一篇详叙。
这种结构可以表述为:六椽屋四椽栿对前乳栿用三柱。注意这个“前”字,这是我喜欢加上去的,用以表明乳栿的位置,靠近门的为“前”,如果乳栿加在靠近后檐位置,这里就换成“后”字。
[page]
这是2013年10月6日拍摄的壶关清流老君庙现状,这座长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坍塌后无任何善后措施,一直就这么露天淋雨。
晋东南地区保存下来的早期木结构古建筑有相当大一批进深为六椽,梁架采用四椽栿对乳栿,这种组合梁的好处是可以用较短的梁盖出进深更大的房子。这张照片是山西长子善村龙王庙元代正殿,山墙塌了,梁架完整显现。
经过网络呼吁和媒体的关注,善村龙王庙现在已经得以修缮,这是2012年10月即将完工的善村龙王庙正殿。
这张照片是山西长子壁村三嵕庙元代正殿内部,同样采用的是六椽屋四椽栿对乳栿用三柱。这座大殿西缝梁架前倾严重,已经摇摇欲坠。
长子壁村三嵕庙正殿外观,拍摄于2012年4月,近一年半以来没有这座大殿的消息,不知近况如何了。
我发起的“随手拍救古建”活动是希望通过公众参与,不断曝光失修古建现状,共同督促职能部门尽早抢救,欢迎您的参与。
六椽屋四椽栿对乳栿的梁架结构不仅用于庙宇等殿堂建筑,同样也用于民居。这张照片是山西高平神农镇清化寺最后一进院张福民居的正房,过去认为是庙里的房子,今年我通过解读台基题记发现这是一处有明确年号的元代民居,且题记年号与建筑形式相符。
现在发现的古民居中元代以前的一座没有,元代有明确年号且与建筑形式相符的仅存两处:高平姬氏民居和这处张福民居,然而可称为国之重宝的张福民居三座五间六椽大屋全部损毁严重,令人痛心!
张福民居正房全貌,坍塌损失惨重!
这座房子的进深也是四椽,使用一条主梁,但是主梁下加了内柱,还能称为四椽栿吗?答案是肯定的,四椽栿是构件名称,与其怎么结构无关,这座进深四椽的房子用了一条梁通搭,虽然下面加了内柱,它仍然是四椽栿。
这张照片来自河北涉县成汤庙山门
涉县成汤庙山门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断代为金,但我个人并不认同这个结论,我觉得这座山门无论整体还是细节,明代建筑的可能性更大。
这是辽代建筑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的内部结构,也是一条四椽栿当中加了内柱,分隔成各为两椽的前后两部分,只要梁是一根完整的大木头,它仍然是四椽栿。
建于辽统和二年(984年)的蓟县独乐寺山门,精彩辽代大木作
四椽栿不仅用于主梁,也用于上层梁架,北方的古建筑几乎都是抬梁式,层层大梁相叠,长度逐层递减,形成建筑的山尖,在上层梁架中承托四架椽的梁同样也称为四椽栿。
无论是单独使用、组合使用,还是在上层梁架中使用,托举四架椽的梁都称为四椽栿。
另外多说一句,研究古建筑只看书本纸上谈兵是不行的,一定要走出去,结合实物,书本上的知识才更容易理解。
木结构古建筑扫盲的开篇“四椽栿”就先讲到这,下一篇我们来学习“六椽栿”。
(来源:爱塔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