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明清时期的瓷器文化有哪些特色?

陶瓷在中国存在已久,陶瓷文化自然也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陶瓷文化在世界排名屈指可数,早在欧洲掌握制作陶瓷的技艺的千年以前,中国已经能制作出相当精美的瓷器了,可见中国的陶瓷技艺领先世界一些国家的并非芝麻小点。陶瓷在中国的发展也是随着是时代的变化而有着不同的改变,今天我们就明清时期的陶瓷文化。

明清时期陶瓷的主要代表作和艺术特点:青花瓷器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历经四百年盛烧不衰。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青料并由此产生不同的色调效果与风格,这已成为判断瓷器年代的重要依据。明清两代瓷器的造型更加符合实际生活的需要。所以,瓶、罐、壶、盘、碗等器物都有多种形式。青花瓷器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历经四百年盛烧不衰。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青料并由此产生不同的色调效果与风格,这已成为判断瓷器年代的重要依据。

永乐、宣德青花瓷器在造型、纹饰上受到了西亚银器、铜器的影响,执壶、花浇、折沿盆、烛台、钵等都具有西亚风格。梅瓶、扁瓶、天球瓶以及各式罐、盘、碗、瓶等是这一时期常见的器形。纹饰中以龙凤纹占主要比重,并贯穿于整个明、清时代。

正德瓷器因明武宗的妃子信奉回教,故瓷器装饰上的显着特点是阿拉伯文较多。嘉靖瓷器造型的特点是葫芦瓶较多,方的、圆的、上圆下方的、高的、矮的、大的、小的,应有尽有。此外,方形器物较多。由于世宗信奉道教,故纹饰上道教色彩浓厚,典型的纹饰有八仙人、云鹤八卦。缨络纹也是这时期常见的纹饰。

康熙时期民窑瓷器有很大的发展,外销数量很大,欧洲收藏有大量康熙民窑的瓷器。双耳盖瓶等具有欧洲瓷的造型特点。人物纹、山水纹凤尾樽、棒棰瓶比较多见。康熙青花由于使用云南珠明料,蓝色明亮,层次较多,具有水墨画的效果。

五彩瓷器始于明代宣德年间,嘉靖、万历时期得到了很大发展。而到康熙时期,釉上蓝彩取代了釉下青花、黑彩、紫彩、金彩大量使用,另外红、绿、紫彩还可分化出深浅不同的色调。纹饰题材几乎无所不包,人物、鸟兽、花草、虫蝶生动而艳丽,达到了历史上五彩瓷器的发展高峰。

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的特点是:分工精细;品种日益丰富;技术长期领先世界;能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产品大量出口。据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瓷器制造方面,“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输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镇青花瓷、彩瓷,广东石湾瓷、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安溪青花瓷等。其中较精致的外销瓷器多是国外定制的产品,其造型和装饰图案多属西方的风格,输出的国家有朝鲜和日本、东南亚及欧美诸国。明清时期,总数超过1.5亿件的中国瓷器漂洋过海到了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