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视野中的高原油画
高原祖孙三代一家人(丁志德摄)
藏族同胞生活场景(丁志德摄)
藏族妇女和青年神韵(王见之摄)
牧场母子与转经老人(丁志德摄)
饱经沧桑的藏族老人(丁志德摄)
爱美的藏族少女(王见之摄)
数日前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亮相的《寻梦高原》王立平油画作品展,40余幅油画精品展示当代写实派的雄厚艺术实力。
出席开幕式的政界、美术界、多国大使、以及各大媒体记者。这批首次面世的油画作品,以藏民族文化为主题,既反映藏民族不同人物的生活场景,也展示作者对藏民族文化的崇敬和热爱,同时再现藏民族同胞的勤劳、质朴和善良的人性品格。画作尽情流淌雪域高原人们淳朴简单、勇敢善良情感,透过作品真实质朴的画风,人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雪域高原藏文化的炽热情感,体味那种深邃的人生感悟和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
据作者介绍,10年来,他不断穿梭于京城和青藏高原之间,在艰苦、严峻的自然条件下坚持实地采风、写生,用黑色、红色、白色以及泥土颜色,描绘浑厚而又壮丽的雪域高原。画家1952年生于北京,曾当过兵,也经过商。创作藏民族风情的油画作品,是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构思设定的创作主题,30年后的今天,终于梦圆。
其油画风格执著践行现实主义道路,追求富有雕塑感的写实形象,十分注重光感对于形象的塑造作用,体现出古典主义油画的修养。画风质朴写实、底蕴深厚。雪域高原就是王立平心中的精神天宇!
画家王立平和大多数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年轻人一样,经历了插队务农、入伍参战的艰苦磨砺,在工作中坚持觅机自学美术,没有放下画笔。1979年在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1981年参加南疆战事归国后,王立平饱含着对并肩浴血的战友们的深情追忆,以部队战斗英雄为原型,创作了他的油画处女作《坚守》,入选全军第三届美术展并受到广泛赞誉。1981年9月—1982年7月,王立平获得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学习的机会,绘画技能在自学基础上得到了系统的专业提升。1983年王立平转业到文化部中央芭蕾舞团工作,1986年停薪留职下海经商,1989年正式辞职成立“中艺公司”,此后一直经商,逐渐淡出了美术界。2002年为能圆自己青年时代的梦想,年届50岁的王立平重拾画笔,全身心投入油画创作,他以军人特有的坚韧气质刻苦采风作画,历经10年共创作出百余幅写实油画作品,其中《日出》、《窗》等多幅作品入选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研究展、全国美展等展览并获奖;2012年底,长城出版社集中选用了与藏文化链接的几十幅作品,出版发行了王立平个人油画专集《寻梦高原》。
画家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兴趣日增,是近年中国油画的一大特点,王立平油画说明了这一点。与过去从某种政策或社会需要出发利用传统艺术资源不同,现在的画家是从个性化的艺术需求出发,研究、吸收传统文化。利用具体的古老文化图像,是许多画家选择的路径。传统水墨画的程式与笔墨、书法结构和运笔、民间平面艺术品的色彩与图式……都给了油画家鲜活的创作启示。有的画家不满足于传统绘画韵味的再现,他们进一步追求传统艺术境界和传统精神家园,要从情境、心绪着手,使传统文化成为个人创造之本。他们与同时代的水墨画家不同的是,运用西方绘画的手段和装备来研究传统艺术。
作为油画这一外来艺术品种,在认真学习、研究西方绘画的同时,积极汲取传统艺术营养,发展新的民族绘画,已经成为中国油画在两个世纪交替之际最值得重视的内容。在这种形势下,油画发起建设民族特色的油画艺术以及建立本民族的绘画批评标准问题的讨论,已经引起艺术领域的广泛关注。
- 上一篇:中国10大令人惊叹的古建筑
- 下一篇:著名油画家朱乃正先生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