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好毛笔的“四德”是什么

毛笔虽然是实用工具,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需求,毛笔的制作工艺不断提高,品种不断增多,使毛笔日益完善和精美,逐渐也成为收藏、鉴赏珍玩的古物。

我国最早的毛笔,大约出现在近3000年以前。在秦朝之前,毛笔叫做“聿”和“不律”等,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才有了“笔”这个名称。蒙恬奉命对毛笔进行了集中生产和改良,所以有秦大将蒙恬造笔之说。这以后,宣州出的宣笔兴盛了好几个朝代。其中在唐宋时期宣州生产的用兔毫制成的紫毫笔,在海内外影响都很大。到了南宋和元代,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的制笔业非常发达,一直到如今,湖笔在毛笔中依然独占鳌头。今天非常有名的“善琏湖笔”和“老周虎臣笔庄”都是湖笔的杰出代表。

毛笔的鉴赏不仅要着眼于装饰意味浓厚的、色彩艳丽的、内容丰富的笔管上,还要重视笔毫的形制和“四德”。根据用途一般分为紫毫、兼毫、水笔、狼毫、羊毫、大笔和画笔等数种。

(1)羊毫:用山羊毛制作,属大众化用品。其中宿羊毫存放多年,脂肪已干化,容易着墨;陈羊毫有些刚性;颖羊毫精细,尖端透明;净羊毫无杂质,羊毫性均柔软。

(2)紫毫:用山兔背部的黑尖毫制成,毛性较为刚硬,写行书、草书宜。

(3)狼毫:用黄鼠狼尾毛制成,其刚性略差于兔毛。

(4)鼠须笔:用家鼠鬓须制成,笔行纯净顺扰、尖锋,写出的字体以柔带刚。

(5)鸡毫笔:用鸡的胸毛制成,相当柔软,初学书法者难于掌握,因而不宜使用。

(6)猪鬃笔:用猪鬃加工蒸制而成,用于书写大匾。

(7)兼毫:将不同兽毛以不同比例掺合而成。书写可刚柔相济。如紫毫与羊毫配合而成,其中紫毫越多越硬,反之较柔。选购时可依书法者要求不同而定。

毛笔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具,在表达中华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魁力。因此,古人非常重视毛笔本身的书画功能,一款好的毛笔必须具备“四德”,即“尖、齐、圆、健”四点。

尖:指笔毫聚拢时,末端要尖瑞。笔尖则写字锋棱易出,较易传神。作家常以“秃笔”称自己的笔,但笔不尖则成秃笔,做书神采顿失。选购新笔时,毫毛有胶聚合,很容易分辨。在检查旧笔时,先将笔润湿,毫毛聚拢,便可分辨尖秃。

齐:指笔尖润开压平后,毫尖平齐。毫若齐则压平时长短相等,中无空隙,运笔时“万毫齐力”。因为需把笔完全润开,选购时就较无法检查这一点。

圆: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如毫毛充足则书写时笔力完足,反之则身瘦,缺乏笔力。笔锋圆满,运笔自能圆转如意。选购时,毫毛有胶聚拢,是不是圆满,仔细看看就知道了。

健:即笔腰弹力;将笔毫重压后提起,随即恢复原状。笔有弹力,则能运用自如;一般而言,兔毫、狼毫弹力较羊毫强,书亦坚挺峻拔。关于这点,润开后将笔重按再提起,锋直则健。

可见,只有注意了以上诸点,才能淘出具有良好内涵的古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