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彭利铭:湘中龙山的一粒油菜子

哲学大师尼采说:“艺术家本来就已经是一种停滞的心灵,因为他停留在少年及儿童时代的游戏之中。”成年人若能保持如儿时般纯净的心灵,便能豁达且释然地面对人生的很多境遇,包括我们几乎每天都有可能面临的诱惑、困扰、纠缠与曲解。

初见彭利铭,便发现他有双明亮的眼睛,眼神坚定且坦诚,似乎真能看到他儿时的影子。因出生在湖南,他笑称自己只是湘中龙山的一粒油菜子,甚至将“龙山菜子”作为自己的名号。由于成长在北京,他又有着身为皇城根下炎黄子孙的自信与洒脱,那副傲骨如与生俱来。在一个阳光可以洒进来的茶室,伴着普洱的茶香,彭利铭忆着自己的童年、恩师及与老先生们之间的故事。时光,似乎也停留在了那些曾经的美好岁月……

自小,父亲就要求他要“写得一手好字”,加之对书法与生俱来的浓厚兴趣,彭利铭便一直坚持着写毛笔字。1980年,彭利铭一家搬到了前门,马路对面就是中央文史馆。当时文史馆的那些老前辈都是国内能够树碑立传的顶尖画家,如肖劳、王遐举、田世光、许麟庐等。

彭利铭每天放学都在文史馆的院子里玩,久而久之,就与老前辈们都熟悉了。他经常拿自己写的毛笔字给先生们看,先生们便也耐心地指点他。他还经常为老先生们“打杂”,做些“跑腿”的事。时间长了,先生们对彭利铭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跟老前辈学做人

受益终身

谈到最初坚持练习书法的动力时,彭利铭回忆起了这样一段往事:“前辈们很会鼓励人。过去报纸的栏目都有刊头,而且是手写体的。北京的各大报纸就会经常找先生们题刊头。有一次,一位老先生对我说,如果你写得好,我就帮你把你写的刊头登到报纸上。然后,他告诉我写什么,怎么写。当时‘上报纸’对我诱惑极大,于是就每天努力练习。后来果然作为刊头刊登了。那年我15岁。看着报纸上自己写的刊头,高兴得一夜没睡着。这件事对我鼓励很大,从此,坚定了写好书法的信心。现在想想,这是老先生鼓励我的一种方式。”

“那时候社会没有这么浮躁,没有像现在这么强烈的经济意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非常纯真。”彭利铭说:“我与很多老先生都是忘年交。他们的为人与品德深深打动了我,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是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还是对艺术的追求,都令我一生受益匪浅。我现在还很浮躁,心没有完全静下来。但我总是想,有一天静下心来把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让社会了解他们,给他们应有的认可。”

为美术界服务

是我的责任

入行30多年来,彭利铭不仅与很多书画界的老艺术家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还与北京的多家新闻媒体来往甚密。他把这些媒体的前辈和朋友们称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加油站”。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彭利铭就在北京的各大报纸上不断地发表关于书画艺术和书画家的文章。“最初这么做,是因为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真正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成就及作品没有及时得到社会的认可,不是他们做得不好,而是忙于创作,忽略了推广和宣传。我与这些老艺术家们和媒体都非常熟悉,于是就想尽我所能,把我知道的关于前辈们的艺术成就与为人记录下来,发表在报纸上,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是我的责任。”彭利铭说。

除了为老先生们写文章,彭利铭还为他们策划筹办展览。周怀民、董寿平、秦凌云、启功、卢光照等数十位老先生的展览都是他策划筹办的。他可谓“一座新闻界与书画界的桥梁”。因此,刘大为说他是“美术界不开工资的宣传部长”。的确,很多画家的作品和为人能得到社会认可,有彭利铭的汗水。

与这么多书画界大师交往甚密,于是,有人就会认为彭利铭一定是“大收藏家”,其实不然。他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贪”,不牵扯个人利益。“曾经有一些老先生想要将收藏的作品、图章送给我,但是,我拒绝了。我不是收藏家,况且,我不能夺人所爱。为老先生服务是一种荣幸,也是荣誉。这已经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我为之自豪。”

艺术家应贴近生活

而不是高高在上

谈到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和理念,彭利铭说:“作为书法艺术的追求者,我一直在努力将对毛笔理性的感觉和学到的知识结合到实际创作中,尽量发挥线条的韵律、粗细、浓淡、虚实、快慢的变化特点。应该说。这是一种心情、性情的表述,书写作品的同时,也是与作者沟通和对话的交流过程。试着去了解他当时的感觉和心境,再通过作品表达出自己的心境和对书法的理解,对美术的理解。能够尽可能地在我的作品中得到体现。”

现在,中央提倡“走转改”,提倡文化要为社会为大众服务。而彭利铭早在5年前就开始这样做了。他每年都要到基层去,把画挂到安徽锅炉厂的车间里、马鞍山的街心公园里、南京的社区里,请工人们、战士们和社区的百姓们看。“我在锅炉厂给工人们写福字写春联。当看到工人们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排着队等着我写字时,我觉得自己特别充实。不管别人说什么,我觉得身为一名艺术家,这样更有意义,更有满足感。艺术家应该贴近生活,而不是高高在上。”

目前彭利铭正在创作一批作品,计划明年出版一本作品集,做一个汇报展览,算是艺术旅程中的总结。商报记者蔡然

彭利铭,号龙山菜子,斋号墨天阁,1965年生于湖南涟源,少时受中央文史馆前辈指点学习书法,后师从欧阳中石教授,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

记者手记

采访彭老师的那天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是这个冬天中,难得感到暖洋洋的一天。伴着这个好天气,带着一份好心情,我如约走进了新闻大厦二层的茶室。

提笔为彭老师写文章是我感到最紧张的一次。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写人物,特别是书画家的人物报道方面,彭老师绝对称得上我的前辈。二十几年来,他为书画家写过的文章多得数不清,再加上他本身就是一名书法家,因此,无论是“专业”还是“抒情”,我都不敢班门弄斧了。

好在彭老师为人很和气,而且幽默,我尽管紧张,但整个采访进行得非常顺利。边听彭老师忆从前,我脑子里边在想,文章要如何提笔,这么多好的素材该如何选择……

当彭老师与我分享这段话时,我感到茅塞顿开。他说:“有人问我为什么给名家写文章都写得这么好。我说不是我写得好,而是他画得好。面对真正好的作品我才写得出来,如果找不到灵感和切入点,我也写不出来。我没有理论家的理论。我谈的都是切身感受,直来直去,不绕弯,是内心的直观和客观体会,而不是空话套话。”说到此,我顺口补充了一句:“您是在记录自己真实的感受。”

对,就是记录自己真实的感受。我找到了这篇文章的切入点,就是我对彭利铭的真实感受。无需刻意修饰与华丽辞藻,只把我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记录下来,在此与读者分享,就是一篇最好的“彭利铭访谈录”。只可惜版面有限,不能将感受全部落在纸上,留些遗憾,如有机会,下次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