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走向另一个精神世界——读裴开元绘画

裴开元,江苏省泗阳县人,1964年1月出生。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和中央美术美院访问学者班。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空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创作员,中国美协创作中心委员,中央国家机关美协常务理事。中央美术学院创作高研班、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裴开元工作室导师。

《裴开元的画》

对于裴开元,我是先知其画,后识其人。近些年随着裴开元在画界的知名度提高,在各类报刊上频频看到裴开元的名字和作品,几经接触,我们成了好朋友。开元老弟人好、画也好,仅就他的水墨小品画所取得的成就,可以令很多人望尘莫及,在军中画界更是不可多得的佼佼者。

小品画,顾名思义,是题材小,尺幅小,与鸿篇巨制相比,小品画的难度却不小。首先,他要求画家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修养,小品画最能体现一个画家的才气和综合能力。此外,老道的笔墨功夫,扎实的造型能力,和与之相匹配的书法,都是一副好画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开元出生在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江南,自古江南多才俊,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在他的血液里,在他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开元是注重传统,同时又有很强的造型能力的实力派画家。他强调在传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创新,他的笔墨技巧高度凝练,在强调书法用笔的同时,又注重用墨。王维说;“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肇自源之性、成造化之功。”他将水墨的性能特点进一步拓展,加上笔法的变化,使墨色在浓淡中清秀苍润,浑厚华滋,画面呈现出:深远、迷濛、淡雅清新的气氛。他在不断地向前人、向传统吸取营养和在绘画语言上进行锤炼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异于前人,又不同于今人的艺术风格。

赵孟頫提出“画贵有古意”。开元的画格调高古,有一些种浓浓的书卷气,在这军旅画家中,是非常难得可贵。更重要的是:他学古而不泥古,研究传统而又不为传统所累,并在传统的基础上,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开元还很年轻,艺术发展的空间还很广阔,假以时日,他一定会有很大的作为。因为,他的艺术创作起点高,路子正,他的艺术探索具有很强的学术意味,我们期待着开元有更大的进步。

(文/戴顺智)

[page]

《空色之间进出物我之间取舍》

具有千年传统的中国画,经过20世纪的变革历程。在“中西融合”与“借古开今”两大创新追求的推动下,产生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的新风格。而裴开元的国画以鲜明个性,立于当代艺术之林。既古意盎然,又有现代写实笔墨意趣。

在高士系列中,他的画风承继宋、元以来文人画的脉络,山水、花草树木、人物充满高古意境,于山水中寄寓情怀。画面变化丰富,对弈的心不在棋,抱琴的不知所终,垂钓的意不在鱼,访友的徘徊犹豫或兴尽而返,不一而足。每一幅画都体现“身在红尘度,镜花何需台;水月浮生过,尘埃几曾在”精神高度。

而最能体现裴开元自身特色的当数人体系列。看到这一系列时,脑中第一浮现的就是傅抱石《山鬼》的意境。氤氲的大色块制造出的斑驳效果,像极了古老岩洞中的壁画,满是质朴、狂野的气质。但充分写实的人体,或呆滞、或愁苦、或漠然的人物表情等,又开辟了一种全新的真、幻交错的风格。这一系列画作,色彩在浓淡之间,人体在隐显之间,这是画家精神在空色之间进出,在物我之间取舍,在内外之间游走。

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等人为代表,倡导将西方美术的写实及近代西方美术的创作观念与传统的中国画像融合,走出了一条改革、创新中国画的新路子。裴开元在他的取舍、游走之间,让中国画走出了另外一片天地。

(文/秦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