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刘洁的画中是单纯美好的艺术世界

《简简单单的幸福》

毕业于河北艺术学校的刘洁,没有“央美”、“国美”等年轻艺术家光鲜的学院背景,作品也没有宏大的叙事,更没有很多艺术家解读作品时常挂在嘴边的哲学思想,但她却用丰富的色彩描绘出了梦境一般的世界。

画中拥有稚气脸庞的小女孩身处其中,搭配时而迷蒙时而鲜丽的背景,让观者感受到一个纯真无瑕的异想世界。当注视着这些画作时,不需要言语或文字注解,很容易就可以进入艺术家所营造的空间,进而受到感动,并由衷发出会心的一笑。

在看刘洁的作品时,当我的目光多驻留一分钟在色彩斑斓的画面上时,更能进一步体会到艺术家观察事物深刻细腻的眼光,而观者甚至可以感受到这些画作不只是被观看,其实它们也同样以一种童趣、好奇、恶作剧,抑或是迷惑的心态注视着我们。

不强调高超的绘画技巧,画面中也没有宏大、复杂的精神内涵,正是这样简单却又细腻的风格让刘洁的作品和观者能够直接沟通。因此,我们可以从中欣赏和领悟到作品本身和艺术家想要表达的心情和感受。

刘洁说:“我的作品都是围绕着内心的感觉整理创作出来的,带着微妙、细腻的情感和激情。我觉得一位优秀的艺术家一定要带给人一种‘真心’的享受,不管是快乐、痛苦、辛酸还是震撼。将那些欣赏你作品的人们带到你的小世界里,用心去交流,以画传情,这是件妙不可言的事情。”

她的作品摆脱了目前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家所关注的政治或社会问题,脱去了严肃的外衣,作品中显露出的单纯可爱,正代表着一种西方世界尚未熟悉的中国新兴年轻艺术家所创造出的当代艺术风格,同时也体现着“80后”艺术家对于当代艺术的新看法。

正如刘洁所说:“我是个简单的人,我的作品也简单,单纯、纯净。我喜欢漂亮的颜色,我会把那些漂亮的色彩和我的感受、情感很直接地融入在画中,我欢迎更多人来到我的‘小世界’中一起放松、一起享受、一起快乐。”

[page]

《梦中的童话》

商报:画面中经常会出现少女和小狗,二者有哪些象征?是否是您生活的体现?

刘洁:画中的小狗是我养过的狗,它们在我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直陪着我走过学生时光,现在它们仍然陪着我。少女和小狗和我的生活确实有些关联,画中的少女并不是我,但少女代表着人的成长,那些小狗代表着时间与过往,那是一个美好的情境,同时也是我幻想中的小世界。在这些作品中,我想表达一种纯净的、童真的状态,带点调皮、快乐、忧伤、孤独、安静、成长与叛逆、时光与回忆等。此外,这样的画面设置也是我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宣泄,那一时期的我是这样的,我们这一代的人相对孤独,而且都是独生子女,因此都很自我、注重自我。

商报:您的作品画面非常轻松,但给人的感觉有些类似于漫画和插画,这与您的成长经历有哪些关系?

刘洁:确实有人说过我的作品有漫画和插画的感觉,但我认为作品中的图像与漫画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我并没有刻意倾向于漫画,虽然感觉漫画很亲切,小时候每天都看动画片、漫画书等,可能由于我们这一代人从小衣食无忧的生活使得自身没有太多的厚重感,漫画和卡通是“80后”一代不可缺少的好朋友,有些影响力,但对画面语言的影响不大。

商报:您与其他“80后”艺术家有哪些不同?

刘洁:我认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艺术作品的表达也不同。艺术家的创作取决于成长环境与对外界的认知,我喜欢自然的创作感觉,画面尽量简单、纯粹,这也许和我的性格有关。我想寻找一种内心的安静与平静,在以前的创作中,我有过浮躁的情绪,当前的这批作品在创作时,我感觉内心比以前平静了,喜欢现在的创作状态。

商报:在创作中,您提到自己是一个简单的人,画面也尽量保持这种简单风格;但您在用色上却显得很大胆,充满了鲜艳、丰富的紫色、红色、绿色等,这是否体现出心中的另一种情感?

刘洁:是的,我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人,不喜欢繁琐,但内心中也带有倔强的性格,挑剔、敏感,凡事追求完美,因此我想让我的画尽量简单、单纯些。但对于画面颜色我非常挑剔和敏感,我喜欢那些美妙绚丽的颜色,觉得把这些颜色搭配在一个画面里很有挑战性,因为每种颜色都有它的领地,它们相互吸引深入相融成一幅漂亮的画面,很美妙。我们需要色彩,生活需要色彩。

商报:您在绘画的同时,制作了一些与作品相配的玩偶和脸谱,这种创作出于怎样的考虑?

刘洁:是的,在一幅画中,我将里面的各种元素进行拆分,例如将大胆的用色绘制在脸谱上,将画面中的小狗做成玩偶,这些都是我绘画中的一种探索。各种元素相互独立时,表现出的便是另一种情绪,观者在看作品时,也会感受到另一种心情。

同时,我现在的绘画还处在探索阶段,创作中的任何变化都会带来新的思考,对于年轻艺术家来说,多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并不是坏事。

商报:今后,您的作品将会产生哪些变化?

刘洁:随着成长与思想上的成熟,我的内心更趋于某种宁静和淡定,我会从自我角度看社会、成长。今后,我会创作一些有力量感的作品,目前还在思考与尝试中,艺术创作就是不断地自我认知和挑战。(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