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陇上艺苑:新剧目老观众

如今都说戏曲危机,说到底是观众的“危机”。年初,由庆阳市陇剧团和西峰区秦剧团精心打造的一台台戏曲节目上演时,却出现了剧场内座无虚席,一票难求的情景。

“和前几年相比,看戏的人中间年轻人越来越多,戏曲这个传统节目大家还是比较喜欢的。”整整看过16场演出的老戏迷刘明军对此颇有感触。

观众是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各有不同。为把老观众拉回来,并培养年轻观众,剧团总结出这样的经验:“一般说来,老观众喜欢看传统戏,喜欢‘亮靴底’‘扇帽翅’这些传统的舞台表演形式。而年轻人喜欢看新剧目,针对他们的演出,唱腔要现代,节奏要明快。”

董志镇周岭村的张立东夫妇骑着摩托车从几里外的农村赶来城里剧院看戏,“听歌听个心情,看戏看个明白,戏文就是故事,好多老理都在这戏里头。出来看唱戏,比呆在家里看电视要强上一百倍。”

67岁的老戏迷赵荣庆带着9岁的孙子也来看戏,自己过着戏瘾的同时,还不时指指这儿,说说那儿,充当着“解说”和“翻译”,他说:“一直愁着给孙子培养个啥兴趣,就带他来看看,没想到小家伙还对老戏特别好奇。我这也叫一边看戏,一边带孩子???双赢。”

此次演出的新编陇剧《女儿如花》,从题材上看属于社教类,从内容来说写的是计划生育,从观众的角度来讲是才看第一眼的“新戏”。“新戏要让观众爱看,关键是要写好,要能感动人。”剧作家刘镜有着自己的看法。同样,一场现代眉户剧《酷情》赢得了数十次热烈掌声,让初次饰演现代戏旦角的李霞有些意想不到。“演这个戏时,大家都很投入,尤其是最后一场戏,不由得要掉眼泪。”被感动的不只是李霞,当剧情进入结尾处,三个儿子争相抢夺母亲随身携带的箱子,以为里边是存折等值钱的东西,万般无奈的母亲打开箱子,展现给观众的是垂老的母亲给儿子们做的一双双布鞋。剧情至此,台下早已唏嘘一片。

“像,演的像神了”!

“没想到新戏也这么好看,没想到你们把角色表现得这么好”……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老戏迷对新戏的看法,李霞也对自己出演的角色有了新认识。戏要的就是能打动人呀,否则,观众凭什么来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