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我的京剧情缘(响应古龙的建议)

谈到京剧,不禁想起小时候,我外婆是个戏迷,逢戏必看,那时,我时常听到隔壁电视机里传来的锣鼓声和一些很奇怪的声音,一开始,我并不怎么喜欢京剧,嫌她节奏太慢,可慢慢的,我在外婆的影响下,出现体会得其中的韵味。后来,我也知道京剧不全是慢的,快而清晰不含糊,慢而激荡不拖沓,有张有弛,快慢相映,动静有时,正是中国古老哲学的体现,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美。《论语》上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意思是说诗歌可以启发鼓舞人,可以使人认识社会,可以使人互相感染,促进团结,可以批评讽刺不良的社会现象。我想,京剧也是这样。古人云“诗有二十四品”,京剧何尝不是呢? 原先,我只是从电视上,磁带里听到那醉人的声音,六年前,我们家买了电脑,后来又上了网,于是家中的京剧光盘多了起来,电脑中下载的京剧段子也多了起来,而我囊中的孔方兄却日渐稀少了,看书和听京剧成了我的两大课余生活,到了一日不听,“如三岁兮”的地步。我的同学中没有爱好京剧的,他们只喜欢港台流行歌曲,于是我便常常和他们争论,但都没有讨论出结果。 我喜欢历史,尤其是中国古代史,这对我理解经具有很大的帮助,有的历史剧,我只要一听唱词,便知是什么内容。而对京剧的热爱,也提高了我的文学素养。时常在作文中举个艺术家的例子,或是蹦出两句唱词,有或是弄几个典故,连老师看了都啧啧称奇,这又是京剧之功吧。 上了高中,系统的学了三年文言文,使我更好的从文学上理解京剧,有一个学期我们语文课讲的全是戏曲,老师全面的,从不同角度的讲解,更让我体会到京剧迷人的魅力。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体会戏剧,请来了江苏省昆剧院的老师们为我们一出出好戏,“梅花奖”获得者张寄蝶老师精湛的演技更是令我们大开眼界,北京人艺的艺术家们来宁演出,我们组织去剧场观看的经典剧目《茶馆》,虽然是话剧,但也使我对艺术的认识更近了一步。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这大概就是京剧的长盛不衰的魅力所在吧。 愿后之来者,亦将有感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