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时间、地点、环境的选择
谈判时间、地点、环境的选择
一、谈判时间的选择
时间观念,是“快节奏”的现代人非常重视的观念。对于谈判活动,时间的掌握和控制是很重要的。如外交谈判开始之前的准时到达,表示对谈判对方有礼貌。相反,则是不尊重。无故失约、拖延时间、姗姗来迟等,这些“时间观”产生的都是负效应,只有“准时”,才体现出交往的诚意。谈判时间的选择适当与否,对谈判效果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避免在身心处于低潮时进行谈判。例如夏天的午饭后、人们需要休息的时候不宜进行谈判;如去外乡异地谈判,或去国外谈判,经过长途跋涉后应避免立即开始谈判,要安排充分的休整之后再进行谈判。(2)避免在一周休息日后的第一天早上进行谈判,因为这个时候人们在心理上可能仍未进入工作状态。(3)避免在连续紧张工作后进行谈判,这时,人们的思绪比较零乱。(4)避免在身体不适时(特别是牙痛时)进行谈判,因为身体不适,很难使自己专心致力于谈判之中。(5)避免在一天中最疲劳的时间进行谈判。现代心理学、生理学研究认为,傍晚4时至6时是人一天的疲劳在心理上、肉体上都已达顶峰的时候,容易焦躁不安,思考力减弱,工作最没有效率,因此在这个时候进行谈判是不适宜的。(6)另外,在贸易谈判中,如果是卖方谈判者,则应主动避开买方市场;如果是买方谈判者,则要尽量避开卖方市场,因为这两种情况都难以进行平等互利的谈判,不要在最急需某种商品或急亟出售产品时进行谈判,要有一个适当的提前量,做到“凡事预则立”。同时要注意时间因素的重要性,如夏天买棉衣,冬天买风扇,落市时去买菜,在淡季去旅游,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时机。
二、谈判地点的选择
谈判地点选择的总的礼仪原则是公平、互利。谈判地点的选择,往往涉及一个谈判的环境心理因素问题,有利的场所能增加自己的谈判地位和谈判力量。人们发现动物在自己的“领域”内,最有办法保卫自己。人,也是一种有领域感的动物,他与自己所拥有的场所、物品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离开了这些东西,他的感情和力量就会有无所依附之感。美国心理学家泰勒尔和他的助手兰尼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证明许多人在自己客厅里谈话更能说服对方。因为人们有一种心理状况:在自己的所属领域内交谈,无需分心去熟悉环境或适应环境;而在自己不熟悉的环境中交谈,往往容易变得无所适从,导致出现正常情况下不该有的错误。
有这样一个例子:日本的钢铁和煤炭资源短缺,而澳大利亚盛产铁和煤,日本渴望购买澳大利亚的铁和煤,在国际贸易中澳大利亚一方却不愁找不到买主。按理说,日本人的谈判地位低于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一方在谈判桌上占据主动地位。可是,日本人把澳大利亚的谈判人员请到日本去谈生意。一旦澳大利亚人到了日本,他们一般行为都比较谨慎,讲究礼仪,而不至于过分侵犯东道主的利益,因而日本方面和澳大利亚方面在谈判桌上的相互地位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澳大利亚人过惯了富裕舒适的生活,派出的谈判代表到了日本不过几天,就急于想回到故乡去,所以在谈判桌上常常表现出急躁的情绪,而作为东道主的日本谈判代表可以不慌不忙地讨价还价,他们掌握了谈判桌上的主动权,结果日本方面仅仅花费了少量款待作“鱼饵”,就钓到了“大鱼”,取得了大量谈判桌上难以获得的东西。
以上事例正说明谈判地点的选择对谈判结果具有一定影响。
所以,对一些决定性的谈判,若能在自己熟悉的地点进行,可说是最为理想,但若争取不到这个地点,则至少应选择一个双方都不熟悉的中性场所,以减少由于“场地劣势”导致的错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最差的谈判地点,则是在对方的“自治区域”内。如果说某项谈判将要进行多次,那谈判地点应该依次互换,以示公平。
三、谈判环境的选择
从礼仪要求讲,一般合作式谈判应安排布置好谈判环境,使之有利于双方谈判的顺利进行。(1)光线。可利用自然光源,也可使用人造光源。利用自然光源即阳光时,应备有窗纱,以防强光刺目;而用人造光源时,要合理配置灯具,使光线尽量柔和一点。(2)声响。室内应保持宁静,使谈判能顺利进行。房间不应临街临马路,应不在施工场地附近,门窗应能隔音,周围没有电话铃声、脚步声、人声等噪音干扰。(3)温度。室内最好能使用空调机和加湿器,以使空气的温度与湿度保持在适宜的水平上。温度在20℃,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是最合适的。一般的情况下,也至少要保证空气的清新和流通。(4)色彩。室内的家具、门窗、墙壁的色彩要力求和谐一致,陈设安装应实用美观,留有较大的空间,以利于人的活动。(5)装饰。用于谈判活动的场所应力显洁净、典雅、庄重、大方。宽大整洁的桌子、简单舒适的座椅(沙发),墙上可挂几幅风格协调的书画,室内也可装饰适当工艺品、花卉、标志物,但不宜过多过杂,以求简洁实用。
- 上一篇:穿毛衣的礼仪
- 下一篇:不可不知的办公室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