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关于家宴的礼仪

关于家宴的礼仪

家宴是指邀请友人到自己家里吃饭。请客通常是在节假日或其他喜庆日子与亲朋好友欢聚,在兴箸端杯之间,共享快乐、庆祝喜悦,并借此交流感情,增进友谊,加强团结。请客是一种传统的礼节形式,也是开展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那么关于家宴我们要注意什么样的礼仪呢?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家宴的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家宴的东道主,总是希望把菜肴准备得丰富、阔气些,表现出自己对客人的热情与敬重,博得客人的满意。在人们的习惯心理中,似乎菜肴越多,档次越高,效果越好。其实,家宴毕竟是家宴,不宜盲目追求奢华。家宴的饭菜准备,应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还要量力而行。应当清楚,亲朋好友相聚,主要目的是“叙”,其次才是“吃”,对不太熟悉的客人或久别重逢的亲友,才适合准备得丰盛些。家里请客,准备的重点要放在一个“情”字上。周到的礼节,热情的招待,比饭菜的质量更能取得客人的好感。(一)时间选择请客时间应当选择在大家休息的日子,在一日三餐中,我国一般以午餐为正餐,西方国家请客常在晚上。随着我国经济生活的变化,以晚餐请客的也日益增多。选择时间,应同主要客人当面商定或电话商定,其他客人可以当面、电话、书面约会或邀请。隆重的家宴可用请柬邀请,以示郑重。(二)菜肴准备家宴不必太丰盛,但是品种上应尽量照顾到,冷菜、热菜、大菜、汤类都要准备,饭前用酒的,冷菜要多些,会饮酒的人少或不用酒的,冷菜可少些。菜的档次要适当,不要一味追求高档,过分铺张。烧饭做菜是件繁重复杂的劳动。主人只顾忙于烧菜反会怠慢客人,影响与客人交谈。酒类及饮料是不可少的。饮酒的过程,是交谈、叙旧,增进感情的好时机。适时的敬酒,得体的酒令,会为家宴创造欢乐的气氛。所以,有句俗话叫“无酒不成席”。应根据客人的情况准备白酒、果酒、啤酒和饮料,以使客人尽兴。(三)其他准备客人来之前,要把房间整理一下,门庭、楼梯也要打扫干净。要告诉家里人;特别是要教育好孩子,对客人要热情欢迎,盛情接待,讲究文明礼貌。有老人的,请老人陪客叙谈,大些的孩子在厨房帮个下手,小些的可以安排在另外房间看书、看电视,不要常来打扰。迎客入席的礼仪客人到来,全家人都要出来表示欢迎,并殷勤接待,然后按照事先的安排,全家人分头行事,倒茶的、递烟的、叙谈的、下厨房的,显得热情融洽,使客人感到无限温暖。菜上妥后,便可请客人入席。客主入座,非常讲究,不能马虎。长幼、宾主依席次而坐。长者坐首席,没有长者的,重要的客人坐首席。用餐的礼仪客人全部入席后,主人便可斟酒开宴。先从主客斟起,以下可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而斟,到本人位前要隔过去,最后自斟。斟酒不要过满,七成即可,以免溢出,不太雅观。斟啤酒、饮料要慢些并贴着杯壁,防止泡沫外溢。饮酒一般从祝酒、敬烟开始,继而劝酒,最后行酒令。这个过程,各地风俗习惯各有不同,但都不外乎以下几点:(一)边饮边叙边吃;(二)气氛越来越热烈,到行酒令时形成高潮;(三)敬酒、劝酒、搜肠刮肚,寻找理由;(四)主人希望客人尽兴;(五)没有喝醉的,总是说醉了,不能再喝了;喝醉的人,反倒豪爽起来,不喜欢别人说他醉了。根据这些情况,主人应该注意掌握席间情绪,既要使客人尽兴,又要注意文雅、礼貌,更不可过量,不使酒后失态。酒可以健身活血,人称“欢伯”。亲友相聚,置备薄酒,浅斟小酌,低吟慢侃,其乐无穷。但现在有的人不饮则罢,一饮必醉方休。礼貌的劝酒也变成了干脆的灌酒;酒宴上“张牙舞爪”,不灌醉不罢休,让不喜欢饮酒的客人窘态百出,甚至胡言乱语,疯疯癫癫,这还有何礼仪可谈,算什么礼貌待客?这样的宴会,何欢之有,其乐何在?诗人陆游对这种硬劝蛮灌就非常不满,他写诗道:“醉对犯呼,醒后追思空白责。”在宴会上,应当保持我们民族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提倡劝者尽其情,饮者度其量,使宴会在热情的气氛中进行,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整个席间的气氛非常重要,是否亲切、热烈、欢乐,全靠主人掌握并及时调整、引导。若进餐过程处于安静状态,就失去宴会的意义了,主人要不断地说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所提话题应当照顾全面,使每位客人都有可能参与交谈。宴会进行高潮,如果有过热的情况,主人应设法降一降温。宴会后半段时间,往往出现冷场,主人应精神饱满地寻找新的话题,使宴会自始至终保持热烈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