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的山顶崖画 佤族人以歌舞中悼念故去亲人
阿佤山
赶集归来的老妇人
建在山上的茅草屋
[page]
佤族居民
40年前,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使大多数普通的中国人得知,在我国西南边地,生活着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佤族。8月10日,生活报踏访56个民族的记者一行二人,来到了我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的沧源佤族自治县,从中感受着佤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阿佤山顶看崖画
沧源佤族自治县佤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85%,约占全国佤族人口的40%,被有关方面专家组认定为佤族文化荟萃之地,境内海拔1000多米的阿佤山顶的“帕典姆”(意为崖画)记录了3000年前佤族先民的生活。
阿佤山顶的这些崖画大多是姿态各异的人和动物形状组图。这些剪影似的画面都是单线、平涂,简练、粗犷,人物身体画成倒三角形,原始、朴素。一组画面是一个故事,一平方米的崖面可以画出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图形,人物千姿百态,有羽毛人,有鱼尾人,有部落图。其中表现的生活场景,与佤族人现在的生活方式有不少共同之处,佤族的舞蹈很多动作都能在这些画面中找到原形。
崖画自1965年首次被发现,至今共探查到15个点,共有1100多个图案,东西长约20公里的区域内,约有500多平方米,都绘制在海拔1000至1780米的石灰岩崖上。崖画多绘画于凹凸不平的峭壁上,给人以朦胧之感,加上树枝摇曳,崖画仿佛会活动一样。当地佤族人把有画的山岩视为神崖,将崖画看作不卓(佤语仙人)显灵,平时由于敬畏不会走近这些崖画。
[page]
崖画用的颜料,据化验是当地产的赤铁矿的粉末掺和适量的动物血,加上含胶质的植物液体,附着力强、稳定性高,因此3000多年后的今天,不少图像仍十分鲜明。从图像的线条推测,先民作画时,大的部分用手指作画、细的则用树枝、竹片描绘。画壁多选择崖面较为平整、上部多有岩厦、前面又较平坦便于行动的地方,图像一般距地面1~5米,以利于保存。这充分显示了先民们相当的智慧和绘画水平。据专家考证和科学手段检测,它们是3000多年前新石器晚期佤族先民的作品,是国内较早的原始崖画。
把最亲爱的伙伴敬献给神
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在佤族村寨的中央,有一座栽有“丫”形牛角桩的土台,土台上摆放着许多个牛头。记者打听后才知道,佤族崇拜牛,牛在阿佤人心目中是吉祥、神圣、高贵、庄严的象征,是庇佑自己的神灵。
在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和古代神话《达惹嘎木》中,记述了牛是人类始祖的传说。在另一则佤族祖先的传说中,讲述了牛是佤族的救命恩人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传说有一对佤族青年男女在公明山上放牛,男的叫艾那,女的叫叶布勒。正当他们下到山脚时,突然天降大雨,洪水泛滥。艾那和叶布勒连忙把牛群赶回山上,但最后公明山还是被洪水淹没了。幸运的是艾那和叶布勒骑在水牛背上。三天三夜后,洪水退去,水牛都死了,但他们却活了下来。因此,牛成了佤族的救命恩人。从那以后,佤族逢年过节都要先拜祭水牛。后来,艾那和叶布勒结婚并生育了儿女,他们就是佤族的祖先。
当阿佤人以其惊人的记忆力一代又一代传颂着这个神话故事时,牛作为人与万物母亲的意识也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头脑中。把自己最亲最爱的伙伴敬献给那些支配着、主宰着自己的神。牛走上了祭台,成为了人与神灵议和的最佳使者。为了使带有神秘特性的牛血充分抵达神灵的世界,让牛的这种献身与一般的屠杀区别开来,这就是阿佤人的剽牛习俗。剽牛仪式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仪式开始前,牛已被拴在土场中央的木桩上。老人手端一竹杯水酒,庄重地走到场地中央慢慢蹲下,开始念诵祝词,祈祷丰收,祝福健康。诵毕,老人慢慢退下。这时,早已在一旁等候的剽牛手,手持锋利的标枪向牛走去,瞅准牛左肩胛后部猛然刺入,当牛倒下时,围观的群众欢呼。接着便是剥皮分肉,将牛肉割成小条、小块,分别用竹篾串起,分发到全寨各家各户,每户一串。余下部分则煮成牛肉烂饭让所有寨民分享。
[page]
歌舞念故人
佤族人能歌善舞,据不完全统计,仅吹着芦笙跳的佤族舞蹈就有二百多种,敲着木鼓、芒锣、铜鼓跳的舞蹈则有数百种之多。佤族人认为,亲人死了不能哭,否则亲人在地下也不安宁,必须用歌舞把“鬼”吓走。
佤族民间节日与祭祀活动相互融通,其中最为盛大的要算是每年农历十二月,即佤历“格瑞月”所举行的“拉木祭祀”,届时佤族男女跳起传统的《木鼓舞》。
木鼓是佤族人民祖辈相传的“神器”,被视为本民族繁衍之源头。这在佤族传说中曾记载:开天辟地之初,一场巨大的洪水几乎吞噬了陆地上的所有生命,是“木依吉”神用一只木槽拯救了阿佤人,才使佤族得到繁衍。从此,远古时期的阿佤人便将“木槽”视为民族的母体,给予着最高的崇拜。阿佤人认为“木鼓”既是拯救过本族始祖的“木槽”,又是“木依吉”灵魂的居住地,而成为万物繁茂成长的通天神器。为了使“木鼓”能够敲奏出美妙动听的音色,人们在两米多长的鼓身中间,凿制了扁长状的音孔,并在内腔中呈三角形的实心部分,两边各凿一个音腔,装置上能产生回响的鼓舌和鼓牙。而且木鼓通常为一大一小,称为“母子木鼓”。
每逢年节庆典,佤族男女老少都会穿戴一新,在木鼓的敲击下跳起《木鼓舞》。
《阿佤人民唱新歌》在佤族山寨传唱了四十年,如今还在这大山的深处不时响起,还是一样的音符,还是一样的旋律,这旋律从响起的那一天开始,就在佤族人民的激情和沉默中。他们相信,《阿佤人民唱新歌》还将伴随着这个民族,一代一代地传延下去。
- 上一篇:什么是蓝技拳?蓝技拳有哪四步?
- 下一篇:撒拉族人独特的服饰 撒拉族人的建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