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怒族有哪些民族文化?怒族的舞蹈作品有哪些?

怒族有“怒苏”、“阿怒”、“阿龙”等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怒族”。怒族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与当地的傈僳族、独龙族、普米族共同为开发、捍卫祖国西南边陲,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有人说,怒族聚居的怒江是一首诗,一首至今还传唱着刀耕火种、路不拾遗、宁静闲适、从蛮荒远古到现代文明的史诗。史诗里,既保存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远古符号,保存了古老纯真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又保存了一个个带有浓郁质朴原始气息的民族群体。又有人认为,世居怒江大峡谷的主人——怒族居住的环境——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核心地带,又是一幅雄奇伟岸、俊俏壮美、群山蕴宝、江水流金的山水画。

历经千百年沧桑岁月的磨炼和怒族历代先民的勤奋开拓,怒族人民也有着自己独特鲜明的民族文化。民间故事和民歌,在人民群众中流传最为广泛,举凡龙女、孤儿、大力士、除妖惩恶、爱情、动物等故事,不但情节生动,伦理性、思辨性、趣味性融为一体,而且再现了历代怒族人民同大自然和社会邪恶势力作斗争的英雄业迹,歌颂了世居怒江的先辈们创世立业的聪明才智、美好道德和理想情操。唱歌对调也是怒族人民生活中最受欢迎的一种民间社会活动,它既是怒族人民心声的自然流露,也是思想情感的直接再现。每逢过节、耕种、打猎、盖房,以及欢庆丰收、举行婚礼,都要以唱歌对调尽兴抒发和尽情欢乐。其中,较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作品是:《火塘边坐唱》、《祭猎神调》、《婚礼歌》、《若登调》和《祭祀歌》等。善歌乐舞的怒族,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舞蹈多达120多种、大多以反映生产生活的特点为主,有摹拟动物声音形态的动作,有搬迁寻找土地开荒播种和反映男女爱情生活,以及打猎等生产活动的内容,如《猴子舞》、《乌鸦喝水舞》、《点水雀舞》、《双人琵琶舞》、《割小米舞》、《洗麻舞》、《接亲舞》、《古战舞》、《婚礼舞》、《猎神舞》、《摇篮舞》等,形式分为自弹、自吹、自舞和集体舞。这些来自民间的舞蹈,动作粗犷敏捷,感情真挚细腻,旋律刚健有力,具有古朴豪放的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page]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正当杜鹃花盛开的时候,是贡山怒族最主要的传统节日“乃仍节”。现在的乃仍节富有新的内容,成为一个民族团结友爱互相交流的节日。届时,中外游客们能体验怒族浓郁的民俗风情,品尝怒族传统佳肴——“侠拉”(“酒焖鸡”)、“咕嘟饭”、“琵琶肉”和“石板粑粑”;观赏怒族特有的手工工艺表演——“怒毯”编织;观赏怒族男女青年即兴弹奏的“达比亚”(琵琶)、“骨笛”和“口弦”。“乃仍节”为弘扬怒族传统文化和商贸文娱活动,搭建了一个民间交往的重要平台。怒族男女服饰古朴大方,尤以福贡一带最具特色,通常男子戴黑布包头,上身着对襟衣,穿长衫,腰系带有颜色的麻布长带或藤条,小腿裹布绑腿或竹片绑腿,右腰佩长刀或砍刀,左肩扛弩弓和挎箭包,显得十分英武雄健。妇女过去多穿自制的麻布衣裙,麻布包,右衽上衣。已婚者在衣裙上加绣花边,其花纹精美而鲜艳。近些年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年轻妇女多改穿雅布姊妹装、黑红绒短褂,下身穿裙子,袖口和裙下部多绣着漂亮的花边,其工艺十分精巧,绚丽夺目,头部及胸部用许多玛瑙、珊瑚、贝壳、料珠、银币等串成美观诱人的头饰和胸饰,耳戴垂肩大铜环或耳坠,凸显婀娜多姿、美丽动人的风韵。

在怒族同胞的灵性思维中,无论是天主教的音韵,基督教义的薰陶或是藏传佛教的感悟,乃至他们对天地万物崇敬等多元信仰的并存,融汇成他们包容万物、张弛有序、纵横古今的广阔胸襟。因此,人们活得真诚而朴实、坦率而从容。怒族的整个人生,就像一首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诗,就像一幅刻绘在高黎贡山苍劲而壮美的岩画。

历史的传奇交织着今天的理想。在60年发展变化岁月里,怒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把昔日封闭落后的蛮荒之地,建设成社会主义的新边疆。一座座城镇鳞次栉比,一条条公路盘山环水,一层层梯田稻香麦黄,一个个厂矿拔地而起,一坡坡村寨欢歌悠扬,一张张欢快的笑脸,映衬着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一首发自怒族心底深处的民谣,诉说和见证了怒族今昔变化的现实和幸福:“我们站在高山顶上/对着自己的家乡瞭望/过去阿爸刀耕火种的地方/如今鲜花满山开放/过去阿妈纺麻织布的地方/如今果实满山飘香/过去阿爸卖工度日的小道上/如今道路多宽广/过去阿妹找野菜的崖子旁/如今金桥跨怒江……”。嗟乎!维我怒族兮,奋发图强。人杰地灵兮,百福呈祥。社会和谐兮,边民安康。欣逢盛世兮,再续华章。

作者为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怒族文化大观》主编

【链接:怒族】

怒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散居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以及西藏自治区察隅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怒族人口为28759人,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怒族使用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