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作为唐玄宗身边的宠信 安禄山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唐朝安禄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一、李林甫的建议并非安禄山乱唐之源
大多数人都认为,安禄山起兵乱唐的根源,在于宰相李林甫改变了唐建立以来形成的规矩。
唐朝建立之后,为了遏制手握重兵的边关将领,采用了几个限制措施:
1、首先要启用忠厚的汉族名臣担任边帅;
2、其次是不让一个边帅长久待在一个位置,而且边帅在任时必须待在战斗岗位上,不得在舒适的后方遥控,并不得再兼任其他职位;
3、边帅一旦战功卓著,就让他离开军队担任宰相。
至于少数民族将领,只能担任汉臣麾下的大将,受汉臣节制。
可是,李林甫担任宰相时,为了杜绝有战功的边帅担任宰相分自己的权力,于天宝六年,即公元747年10月向唐玄宗上了一条建议:“(汉族)文臣担任将领就怕打仗,不如用少数民族将领,他们勇敢善战,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朝廷孤立无党,陛下如果以诚心待他们,他们必会为朝廷尽死。”
唐玄宗对李林甫的话非常有兴趣,不仅开始重用安禄山,更大批起用少数民族将领担任边帅。于是,李林甫的建议就成了安禄山乱唐之源。
李林甫不是一个好宰相,他本人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可是,如果说李林甫的建议成了安禄山乱唐之源,就有些高估了李林甫的作用。
因为,李林甫向唐玄宗所上的这条建议,还有个前提,就是唐玄宗的战略已经和唐初战略发生了根本变化。
二、经历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战略,已经和唐初不同
唐初以来的所谓规矩,是建立在文治的基础之上,即唐朝战略以积极防御为主,注重国内的稳定,不能让边帅长期待在一地,有意造成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状态,从而实现对手握重兵将领的控制。
可是雄才大略的唐玄宗在文治的基础上还想开拓万里疆土,因此唐初以来的战略已经不适用。唐玄宗要实施主动出击的扩张战略,就需要改变之前边关的那种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状态。
“天子有吞四夷之志,为边将者十余年不易,始久任矣。”
如果领兵将领在任上待不久,而且士兵们也知道将领随时可能被调走,这样的军队,无论是官兵之间的凝聚力,还是士气都会大打折扣。文武全才的唐玄宗深知这个道理,因此,他希望边关的将领们在任时间长,充分达成将知兵,兵知将。
可是,这又带来一个问题,唐玄宗想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他手下的大臣们却并不感冒。
现在看来,唐玄宗的对外战略并无可厚非,是唐朝国力发展到鼎盛时期的必然。
唐朝立国以来,边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除了北方有强大的突厥,西面更崛起了空前强大的吐蕃,再加之东北方向的契丹等族兴起,唐朝并不能一心一意搞建设,更何况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量也剧增,需要丝绸之路的通畅。
鼎盛的开元时期,唐玄宗就越来越感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急迫。
都城长安受到的最直接威胁就是越来越强大的吐蕃,要解除吐蕃的威胁,就要截断吐蕃和大食的联系,因此必须开拓西北,远征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同时,还要抵御北方突厥和契丹的进犯。
这一切的行动,都需要能征惯战的将领。
可是,唐玄宗麾下没有合适的将领。不仅如此,文臣们普遍不赞成唐玄宗的开边战略,认为要以德服人,即“怀远以德”,以宰相张说、张九龄和宋璟为代表,不仅反对唐玄宗的对外用兵,还着手对带兵将领进行打击,因为担心他们利用唐玄宗的“好武功”而投机。
不仅文臣们反对,现有的带兵将领们也不堪用。典型的就是四镇节度使王忠嗣,强调持重安边,军务废弛,唐玄宗让他攻吐蕃,他认为“所得不如所失”,总是消极应对,动作迟缓。
在如此情况下,唐玄宗要推进自己的战略,就不得不起用少数民族将领。
唐玄宗心中所想,正需要有人帮他实现。善于察言观色又善于弄权的李林甫看出了唐玄宗心中所想,他一条将计就计的建议,正好符合唐玄宗的战略需要。于是唐玄宗大为高兴,开始顺水推舟地启用少数民族将领。
唐玄宗是雄才大略之人,他不会对唐初以来形成的规矩熟视无睹,他之所以敢用少数民族将领,是因为他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的成功之后,已经自信天下无敌。唐玄宗不相信有任何人敢和他为敌,也不相信有任何人能和他为敌,在没有敌人的前提下,他就可以尽情发挥了,汉人兵将不行,就用少数民族将领。
在唐玄宗的所有少数民族将领中,安禄山最为突出。
三、唐玄宗重用安禄山的原因
唐玄宗重用安禄山,自然认为安禄山是可以执行自己战略的人,他认为安禄山有两方面的优势:1、能打仗;2、对自己忠心。
1、安禄山打仗招抚并用
安禄山是营州柳城人,也就是今天辽宁朝阳人,打仗骁勇,“以骁勇闻”。唐朝时,营州各民族混杂,因此安禄山到底是哪个民族,在当时唐朝就已经说不清楚,有说他是粟特人,又说他是羯人,其实都没有依据。因为生长在各民族混杂地区,因此安禄山不仅懂多种语言,对各民族的习性和风俗都非常了解,对契丹和奚族人的战争和招抚很有一套。
因为安禄山对契丹和奚人的行军用兵非常了解,因此他的应对方式也是招抚并用,不服者就用兵讨伐,对服从者以恩回报,对待俘虏不仅释放还赐给路费,对有功的,还赏给妻妾。在安禄山招抚下,往往早上才被俘的契丹和奚人俘虏,晚上就成了安禄山手下的战士,而且“莫不乐输死节”。安禄山又对俘虏进行淘汰整编,使得他的军中有契丹和奚人壮士8千余人。
2、安禄山的忠心
唐玄宗认为安禄山对自己的忠心,也是基于两点。
第一是认为安禄山和太子的关系不好,由于安禄山不懂得朝廷礼仪,因此见了太子李亨居然不拜,这让李亨很不高兴,却让唐玄宗高兴。
第二是认为安禄山和宰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有矛盾。安禄山揭发李林甫科场舞弊,和杨国忠也有积怨,对唐玄宗来说,这不仅意味着安禄山对自己的忠心,更方便自己在几个大臣将领之间玩平衡。
四、如杨国忠所愿,安禄山起兵了
由于唐玄宗要对外用兵,因此形成了边兵规模庞大,达到49万,相较而言,内部禁军规模很小,仅13万。又由于唐玄宗对安禄山的重用,让安禄山担任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使得安禄山手中有18万余人,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边帅。
通常的说法,实力让安禄山有了野心,他想到了叛乱。
可是安禄山虽然是实力最大的边帅,若要他起兵以18万人要对40余万唐军,他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个众寡悬殊的问题。如果一旦开打,唐朝以正统自居,还可以扩充后备军,这是安禄山没法比的。
安禄山的叛乱,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安禄山的实力一枝独秀,也让唐玄宗看到了危机,他在公元751年时,为安禄山在京城建造豪华别墅,赠与贵重物品,又在公元754年时,准备按照唐朝初年的规矩,让安禄山进京做宰相。
唐玄宗此举,是唐朝建立以来一贯实行的成熟做法,既可以顺理成章地解除边帅的威胁,又让升职的边帅高兴,可是这个想法遭到了杨国忠的反对。
历史的关键点走到这里,唐玄宗偏离了唐朝建立以来的路线,走了一条不归路。其原因在于其听了杨国忠的,而杨国忠本人并没有什么本事,却还喜欢专权,究其原因,因为他是唐玄宗宠爱的贵妃杨玉环的从祖族兄。
唐玄宗要用安禄山为宰相却遭到杨国忠反对,这个消息被宰相张说的儿子张垍传话给了安禄山。安禄山非常愤怒,而除了有愤怒之外,更有害怕。
安禄山对李林甫很服气,对杨国忠却看不起。安禄山认为杨国忠脑子不够用,又没有多少文化。可是,杨国忠仗着官大,让安禄山诬陷死去的李林甫谋反,这使得安禄山对杨国忠小看。小看杨国忠的安禄山,就不把杨国忠放在眼里。
杨国忠本来就喜欢弄权,见受唐玄宗宠信的安禄山不把他放在眼里,就更害怕安禄山有朝一日在自己之上,因此不断对唐玄宗说安禄山要反,意思是要唐玄宗除掉安禄山。杨国忠的行为让安禄山害怕,他害怕自己随时会死在杨国忠手里。公元754年正月,安禄山入朝对唐玄宗哭诉:“为国忠所疾,臣死无日矣。”
唐玄宗见杨国忠和安禄山两人矛盾这么深,他非常高兴,他没有给两人以任何交代,也没有做两人的和事佬让两人精诚团结,反而大赏安禄山,然后让他放心回去。
而安禄山入朝对唐玄宗的哭诉,又使得杨国忠更想要安禄山的命。杨国忠“日夜求禄山反状”,并于公元755年4月急不可耐地下手了,他派京兆尹包围了安禄山在京城的府邸,逮捕并处死安禄山的门客李超等人。
杨国忠的目的不是要防范安禄山,而是要存心激怒安禄山并促使安禄山叛乱,达到“取信于帝”的目的。
杨国忠的目的终于达到了,这一年的11月,安禄山终于以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
在唐玄宗的政治平衡术之下,也是在杨国忠专权的欲望之下,安禄山终于起兵了。消息传来,杨国忠很高兴。
五、妙计定禄山的杨国忠和唐玄宗很快就明白了后果
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带着他麾下15万少数民族军队,号称20万在范阳(今北京)起兵,打的是讨伐杨国忠的勤王名义。
消息传到长安,杨国忠非常得意,他认为自己逼安禄山反的计策天下一绝,也许他自己都为自己的智谋所陶醉,脸上一片洋洋得意之色,非常有大将风度地说:“叛乱的只是安禄山一人,将领们都不会跟着叛乱的,我保证不出几日,就有人献上安禄山的项上人头。”此时,杨国忠一派运筹帷幄的大将风度,他却不知道安禄山的这次叛乱,对他意味着什么。
不仅杨国忠没有意识安禄山叛乱的后果,连文武全才雄才大略的唐玄宗也没有意识到,他非常认同杨国忠的说话。反而在座的文武百官们都相顾失色。
于是,第二年即公元756年7月15日,自认妙计定禄山的杨国忠在马嵬坡被处死。唐玄宗眼睁睁看着宠爱的杨玉环死后,孤身逃往蜀地。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也许唐玄宗不会大量启用少数民族将领为边帅;也许会让安禄山离开军界到京城任宰相;也许杨国忠不会逼安禄山反;这一系列的也许,最终也许可以实现唐玄宗扩张疆土的目的,而不是遭到安史之乱。
可惜,一切都不可以重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