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

李斯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 李斯最后为何会遗臭那么多年

  对帮助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李斯,为何会被具五刑夷三族,还遗臭好多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吕不韦在当秦相时,曾广聚天下英才,当时有一个不太起眼的楚国人,也向他递交了一份求职信,虽然这个人当时声名不响,但吕不韦看他是荀子的弟子,还是把他给留了下来。

  后来吕不韦倒台,他却凭着在吕不韦麾下混出的名声,投靠了新的东家嬴政,这个他,就是在后世名声严重两级分化的李斯。

  李斯在秦始皇手底下打工时,他的功劳是无与伦比的,可以把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原因分成十份,李斯的功劳起码可以占到一半以上。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李斯只是个微末小官,而等到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他这个“异国”求职者已经取代了当年老东家吕不韦,成为了秦国的宰相,单从他的升职上,我们就能看出他的业绩应该是远超一般人的。

  那么李斯在秦始皇一统六国的国家重点项目运作中都做了什么呢?

  在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前,他通过各种手段给嬴政打气,告诉他现在可以打,坚定了嬴政一统六国的信心;在正式进攻六国之前,李斯提出了预先瓦解六国内部体系的建议,并亲自督促这件事,结果业绩喜人。

  这件事很重要,要不然即使秦国能“奋六世之余烈”,也未必能一口气扫平六个老派的中原国家。

  第二,一统六国,不是你把人家打趴下就行了,你还要消化所得,然后稳稳地站住脚,像蒙古铁骑那样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算真正的一统,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秦朝建立之前,中原的国家虽然都在周朝的名下,但是人家都是各自为政,也算不上“一统”。

  但是嬴政一统六国之后,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所以他在一统六国之后,才敢成为“始皇帝”,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李斯的努力。

  当年嬴政一统六国之后,在感叹国土面积巨大之余,也产生了一个担忧,那就是如何去治理这么一个庞大的国家。当时主流的建议,是希望秦始皇效仿前朝,把儿子们分封到各地,用诸侯国的形式来间接掌控国家。

  关键时刻,李斯提出了更好的建议,他希望秦朝能实行郡县制,这个一直影响到今天的制度,在当时为秦始皇管理庞大的华夏大地,提供了一个最优方案。

  李斯除了提出郡县制这个宏观的规划之外,还提出了一些实施细则:

  西方曾有一个传说,大意是说人类曾想联合起来造一座通往天堂的高塔,上帝一看人类想撇开自己,然后自己玩,于是就让人类不再说同一种语言,这样人类交流就出了问题,因此人类就无法协力早通天塔去天堂,只能依靠上帝。

  这个传说虽然只是传说,但它却揭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语言不同会影响凝聚力是,甚至会让彼此产生隔阂。秦国一统六国之时,其实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口音尚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各国的文字也都不一样。

  关键时刻,又是李斯挺身而出,他在一番融会贯通之后,推出了秦朝版的“世界通用文字”——小篆,从此华夏大地的交流,就开始变得通畅。

  李斯当年除了统一文字之外,还推出了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货币,以及统一的车轮间距。统一的文字可以让交流顺畅,统一的度量衡方便贸易和生产,统一的货币方便国家稳定经济,那么统一车轮间距的意义在哪里呢,毕竟当时有没有需要铁轨的火车。

  现在大家可能对路的认识,多是城市里已经硬化的道路,有农村生活经验,或者有点年龄的老同志可能会知道,在硬化路普及之前,乡村的道路多是泥土做的,那种道路遇到雨水会变得泥泞不堪,经常有车经过时,道路会被压出深深的车辙。

  这种现在不太常见的路况,在秦朝时却是主流。你可以想一下,如果各国的车轮间距不一样,那么压出来的车辙间距是不是也不一样,那种长期形成的车辙是有一定深度的,如果你的车轮间距不一样,那么你就无法在不合辙的道路上行驶。

  因此这一条看似无关痛痒的“统一”,其实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后世不也经常说,要想富先修路吗。

  从上述两条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秦始皇一统六国的前后,李斯所做的贡献是巨大的,就是称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都不为过,因为如果没有李斯的这些“小细节”,那么嬴政即使能凭借武力一统六国,他也未必能守的住。

  第二,李斯是个很有能力的实干家,也算是一个改革家。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古代的改革家往往都很难有好下场,因为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而李斯改的可不光是秦国,而是一统六国之后的秦朝,可想而知他当年的压力有多大,当然,我们也能看出他的“事业心”有多强。

  不过李斯强烈的“事业心”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能让李斯不惧压力大肆改革,另一方面也会让他沉迷于掌控权力。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突然暴毙,按照道理来说,秦始皇的位置应该传给长子扶苏,但是宦官赵高却想拥立自己的徒弟胡亥,当时身为丞相的李斯也在秦始皇身边,赵高为了达偿所愿,就去说服李斯站自己这一边。

  本来李斯是不同意的,但是赵高给了他一个不能拒绝的理由:如果扶苏当皇帝,那么丞相一定会换成他信赖的蒙家人,李斯就会靠边站,如果胡亥上位,那么李斯还能继续当皇帝,想怎么推行自己的计划,就怎么来,结果李斯的“事业心”让他选择了后者。

  不过让李斯没想到的是,赵高之所以拥立胡亥,并不是他疼自己的弟子,而是他自己有专权的野心,所以胡亥继位之后,路越走越偏,李斯本想改变,但是他哪斗得过人家的近身老师,结果先被下狱,李斯在狱中还曾写信劝谏胡亥,但是,他的做法彻底惹恼了赵高,于是他被处以“五刑”的极刑,并被夷三族......上一个被整得这么惨的,是秦朝的改革先驱商鞅

  李斯死后,舆论从各个方面又把他给狠捶了一遍,汉朝取而代之以后,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自然也不会为李斯“反案”,甚至还要通过他来让秦朝的“暴虐”更形象,所以李斯的名声传到后世,就开始变得毁誉参半,甚至臭的比例更高,这从后世写他的诗几乎没有正面评价,就能管窥一斑。

  纵观李斯的一生,做过很多对当世和后世都很有利的好事,当然他也做过一些不太光彩的事,但总的来看,应该还是功大于过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