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

三公、三孤指的是哪些人?他们的地位如何?

  在古代的官职设置中,讲究虚实结合,既有实际品级的职事官,也有虚衔的荣誉称号。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古代帝王跟正常人一样,并非生下来就具有治国理政的才能,必须通过后天学习与实践获得知识与经验。

  为此,皇室十分重视对皇子、特别是太子的教育与培养。

  即便太子(或其他皇子)做了皇帝,也需要继续学习,继续接受教育和帮助,以丰富或提高自己的道德政治素养、思想文化品位、军事斗争才干以及治民驭臣的权谋。

  甚至深入到具体而繁琐的礼仪涵养,包括政务程序、朝会仪节、文书程式等等的修为。

  为此,皇帝在身边聚集了一些德高望重、具有丰富知识及实践经验的训导人员,以便随时问事咨询,解疑释惑,并接受教导(或辅导、开导)及告诫。

  这样的职能,部分类似于今天的政府参事,但地位更高,权力更大,责任更重。

  先秦君王身边常见的训导人员是三公、三孤。

  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一说指司徒、司马、司空),是针对君王而设,为君王的老师。

  三孤亦称“三少”,即少师、少傅、少保,针对太子而设,是太子及其他王子的老师。

  《北堂书钞》卷五十引许慎《五经异义》:“天子立三公曰太师、太傅、太保……又立三少以为之副,曰少师、少傅、少保,是为三孤。”

  宋元之际的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职官考二》里释“孤”说:“孤,特也,言卑于公,尊于卿。“

  三公三孤统称“公孤”,或称“师保”。

  按马端临《文献通考·职官考二》里的说法,所谓师,指天子所师法,傅为傅相天下,保即保安天子于德义者。

  三公之责,在于“佐王论道,以经纬国事,和理阴阳”。东汉班固在《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里也指出:三公“盖参天子,坐而议政,无不总统。”

  传说远古虞舜时代就设有师保。《礼记·文王世子》说:“虞、夏、商、周有师保。”

  这情况,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易·系辞下》云:“无有师保,如临父母。”这里把师保等同于父母,其教诲亦视同父母之教。

  上古文献往往将君王的老师与太子的老师混为一谈,即有时师保专指君王之师,有时则指太子之师,有时又两者之师兼顾。

  我们或可这样理解:因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当太子当上君王后,他昔日的老师,即师保也跟着成了皇帝的老师。

  需要说明的是,先秦时期的师保,也就是三公三孤,既是君王的老师,又是他的顾问或高级参谋,还往往进入治国理政的角色,甚至成为执政。

  《文献通考·职官二》引朱熹语指出:“惟天子方有三公、三孤、六卿。……公、孤以师道辅君,是为加官。周公以太师兼冢宰、召公以太保兼宗伯,是以加官兼相职也。”

  先秦君王的师保,因为是君王的训导之师,理所当然地被君王委以辅弼重任,成为握有实权的重臣乃至宰相,如朱熹所举周初的周公、召公。

  或者倒过来:重臣因为辅弼君王有力,而成为后者的先生。

  商汤(成汤)时代(商早期)的伊尹、仲虺武丁(?——公元前1192)时期(商后期)的傅说可谓当时的名相,又分别是商汤和武丁的导师和高参。

  商汤时代的伊尹最为厉害,他连汤王算起,辅佐过四代君王(即成汤、卜丙、仲壬太甲)。

  他辅佐太甲时,由于后者不遵汤法,不理国政,被他放逐于桐宫(在今河南偃师)逼其悔过,自己则代为施政。

  三年后,伊尹见太甲能痛改前非,才将他迎回京城,还政于他。

  太甲见到伊尹这位贤相兼导师、高参后, 痛哭流涕,行跪拜礼。

  《尚书·商书·太甲中》记录了他对伊尹所讲的、后来被广为征引的一段话: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

  太甲的检讨大意是说,上天带来的灾祸还可以避开,自己造成的灾祸,却难以逃脱。以往违背师保您的教诲,一开始就没管住好自己,还希望凭借您匡救的恩德,给我一个好的结果。

  在这里,太甲终于认识到他的师保、伊尹训导、惩戒自己的良苦用心,发誓今后永远听师保的话,做一个好君王。

  听从师保的训导,按照师保指引的去做,大致是虞舜以来历代君王相沿以袭的好传统,不能轻易更改。

  但凡更改或违背,便会犯错误,没有好下场。

  夏代太康失国夏桀败走鸣条而亡国,商代武乙田猎河渭被雷劈死,纣王(帝辛)牧野兵败自杀,走的都是这条不归路。

  特别是纣王后期“淫乱不止”,他的师保们“数谏不听”,气得一个个弃他而去,“持其祭器奔周”。

  剩下继续苦谏的箕子(太师)与比干(少师),一个被纣王囚禁起来,不准发声,另一个则被掏了心,永远闭上了嘴。

  唐人司马贞读到这段历史时叹道:“帝辛淫乱,拒谏贼贤。”“贼”是虐害、杀害的意思。“贤”,这里不仅指贤人、贤臣,更重要的是贤师。

  虐杀贤师,天理不容,所以纣王最终亦不可活,“赴火而死”。

  《尚书·仲虺之诰》说,商朝开国之初,汤王的导师仲虺对汤王提出的第一条要求乃是“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就是说要尊师尚贤,重用忠良。他还借他人的话告诫汤王:

  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这段话大意讲,我听说:“能够自己找到老师的人,就会成为君王,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的人,就是自取灭亡。谦虚好问,得到的就多;刚愎自用,得到的则少。”

  与此相应,成汤立国之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广发布告寻求一位或数位好老师来辅佐自己,成汤将他们称为“元圣”。成汤这是吸取了夏桀腐败祸国的教训。

  《史记·殷本纪》说,成汤很有运气,找到了伊尹,还有仲虺为师,委以他们重任,在他们的帮助下,终于灭了夏,得以“践天子位,平定海内”。

  先秦师保对君王明显具有监督、督问性质,这就是说师保不仅是君王的老师、顾问或高参,还是监护人。

  如前举商代伊尹对商王太甲,周代周公对成王,召公对康王。这对君王实在不太好受,故而多有抵触,甚至反抗。

  《竹书纪年》卷上记载了太甲与伊尹关系的另一个版本:太甲被伊尹长期放逐(不止三年),七年后,太甲潜回京城,将伊尹杀死,强行夺回了政权。

  这个对具有监护人意义的师保进行叛逆的传说,说明号称天子的人君在本质上是不会 容忍被人凌驾的。

  《易辞·系辞下》里将师保视作父母的话,乃是一种理想境界,其间隐藏着多少类似 太甲弑师的故事,不得而知。

  入秦以后,具有监护君王意义的师保制度便逐渐淡化于历史深处。

  秦始皇嬴政本人曾长期纠结于相国兼“仲父”的吕不韦的监护,故对一切监护及监护人深恶痛绝。

  据《史记·吕不韦列传》,嬴政在公元前235年,便剥夺了吕不韦的一切职务,将其放逐到边远的蜀郡,使之“恐诛,乃饮酖而死”。

  秦始皇在摆脱了吕不韦的监护后,又在此前基础上大量设置博士,以代替师保的部分功能。

  毕竟,皇帝不是万能的,并非无事不晓。但博士只类似于今天的参事,只备皇帝咨询、问事,最多起个高参作用,主意还是由皇帝来拿。

  入汉后,所谓三公,完全成了宰相,失去了君王导师、高参兼监护人的职能。

  到了三国两晋及南朝、北魏、北齐的三公,则多为大臣的加官、赠官,或备皇帝顾问。

  两宋时的三公曾一度复为真宰相,但终还为加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