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宫妃子走路都需要宫女扶着 她们身体有那么弱吗
对清朝后妃走路时,为何要宫女扶着胳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经常看清宫影视剧的朋友不难发现,清朝后妃在走路时,往往需要宫女或太监搀扶。对于古代的达官贵族而言,出行以他人搀扶,主要是为了彰显身份地位,而对于清宫后妃而言,这个却不是主要原因,她们之所以要人搀扶,主要与所穿的鞋有关。
古代富贵人家出行,身边仆从随行原本也是常事,例如溥仪便曾回忆说,“如果是坐轿,两边各有一名御前小太监扶着轿杆随行,以便随时照料应呼;如果是步行,就由他们搀扶而行”。清朝入主中原后,随着满人地位的提升,这种做法自然也就普遍了。而除此之外,后妃们所穿的鞋子,应该也是重要原因。
仔细回顾清宫影视剧和晚清照片便不难发现,清宫后妃所穿的鞋乃是一种下窄上宽、形制奇特的鞋子。这种特殊的“高底鞋”,因其形似花盆底部,因此也称“花盆底鞋”,又因外形和落地印痕皆似马蹄,故又称“马蹄底鞋”,乃是清朝满族贵族妇女所穿的一种鞋子。
关于这种特殊鞋子的起源,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是入关前满族较为贫困,妇女需要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由于山高林密,常有露水打湿裤脚,再加上山林间毒蛇虫蚁较多,妇女们为了防止裤脚被打湿和被毒蛇蚊虫叮咬,常常会在鞋底绑缚木块,用以垫高鞋子,后来便发展为了制作精巧且美观的高底鞋。
二是源于一则传奇故事, 相传早年在牡丹江地区有个以养马闻名的部落,部落首领有个女儿叫多罗甘珠,后来敌人攻占了该部落的阿克顿城,多罗甘珠的父亲也被害死。为了报仇,多罗甘珠带着族人意图夺回城池,由于阿克顿城三面紧贴水塘,而唯一的通道又被敌人重兵把守。于是,多罗甘珠便命族人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树杈子,率领族人趟过池塘,最终成功突袭夺回城池。为了纪念这种高脚木鞋的功劳,于是满族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
不论这种鞋的起源到底如何,这种满族特有的鞋子,在其入关之后不仅得以继续在满族流行,甚至一度还有扩大趋势。当然,入关以后由于满族地位的提高,这种花盆底鞋的制作却是越来越精良了。
根据现有记载来看,这种“花盆底鞋”鞋底通常高5至10厘米,高者可达14至16厘米,最高的则高达25厘米。以木根镶在鞋底中央,整个木根用白细布包裹,外裱白绫或涂白粉,俗称“粉底”,上面或绣或绘有图案进行装饰。木根之上便是普通的鞋子,通常以绸缎为面料,上绣五彩图案,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
这种花盆底鞋之所以会流传下来,甚至一度得以流行,除了其原本的特殊意义之外,应该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1.掩盖大脚。自元明以来,民间便普遍流行所谓的“三寸金莲”,审美上也以小脚为美,因此汉族女子大多从小开始裹脚。清朝统治者虽然亦鼓励这种行为,但满族女子却不在此列,仍然保持着“大脚”的习惯。而如果穿着这种“花盆底鞋”,别人便只能看到鞋底,从而将大脚藏起来,也算是一种遮丑的方式。
2.爱美心理。不知道是遗传问题还是经常劳动的关系,满族女子大多比汉族“粗壮”一些,而穿上这种“花盆底鞋”,便有点类似于如今的高跟鞋,会使得女性身高看起来更高挑一些,更能彰显出女性的婀娜多姿,这自然是符合女性爱美心理的。
3.衣着影响。满族女子多穿旗袍,而古代女性脚部乃是个极为敏感的部位,为了避免脚的外露,因此旗装下摆普遍较长,如果要全部遮住脚,未免会导致下摆拖地。而穿着这种“花盆底鞋”,既可以避免旗袍拖地,又不至于暴露双脚。
虽然没有尝试过这种鞋子,但仅从其外观来看,穿上之后走路必然不稳,为了防止摔倒,往往只能迈着小步小心前行,可是即便如此,如果身旁没有他人搀扶,恐怕摔倒也是常有的事。
如上所述,后宫妃嫔之所以行走需要他人搀扶,除了彰显身份地位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她们所穿的鞋,由于清宫后妃们都穿着这种“花盆底鞋”,便注定了她们需要借用外力来维持身体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