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揭秘究竟是谁设计了紫禁城?紫禁城的来历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故宫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朱棣于西元1406年开始建设,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曾有24位皇帝在此住过。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传说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究竟是谁设计了紫禁城?

皇帝口中的“蒯鲁班”

蒯祥(1397—1481年)是中国明代建筑匠师。蒯祥的父亲蒯富,有高超的技艺,被明王朝选入京师,当了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蒯祥自幼随父学艺,蒯富告老还乡后,儿子已在木工技艺和营造设计上成名,并继承父业,出任“木工首”,后任工部侍郎。

修建天安门

注:承天门(天安门)城楼最早的图画

明永乐十五年,明成祖从金陵北迁时,征召全国各地工匠,前往北京继续大兴土木。蒯祥作为明成祖的随从人员,先期北上,参加皇宫建筑设计。由于蒯祥的设计水平高人一等,被任命为皇宫重大工程的设计师。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作为宫廷正门的承天门(今天安门)。这项工程在蒯祥运筹下于永乐十九年竣工,其城楼形状与今日大致相仿,但规模较小,这就是最早的天安门,原名“承天门”。承天门建成之后,受到文武百官称赞,永乐皇帝龙颜大悦,称他为“蒯鲁班”。

蒯祥在京40多年,在公元1436~1449年,负责兴建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八年后,明英宗又请他重建9开2层的木构城楼,以及两宫、五府、六衙署等。蒯祥还在1464年亲自主持了明十三陵中裕陵的建造。蒯祥因有功于朝廷,从一名工匠逐步晋升,直至被封为工部左侍郎,授二品官,享受一品官俸禄。

独创“金刚腿”

注:明宫城图

据说建造皇宫时,缅甸国向明朝进贡了一块巨木,朱棣下令把它做成大殿的门槛,但一个木匠不留神锯错了,短了一尺多。木匠吓得脸色煞白,慌忙报告蒯祥。蒯祥看了,让那个木匠再锯短一尺多,大家都很惊愕。之后,蒯祥就在门槛的两端雕琢了两个龙头,再在边上各镶上一颗珠子,还搞了创新,让门槛可以装卸。皇帝见了十分高兴,大加赞赏。这就是俗称的“金刚腿”(活门槛)。

蒯祥到底有多牛?

据明史及有关建筑专著评介,认为蒯祥在建筑学上的创造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精通尺度计算,每项工程施工前都作了精确的计算,竣工之后,位置、距离、大小尺寸、与设计图分毫不差。除此之外,蒯祥的几何原理也掌握得相当好。不论在用料还是施工方面,他都会精心筹划,营造的榫铆骨架结合准确、牢固。据记载,蒯祥能以双手握笔同时画龙,合二为一,一模一样,技艺可谓是炉火纯青。

蒯祥不仅技术纯熟,还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和审美意识。在北京皇宫府第的建筑中,蒯祥将江南的建筑艺术巧妙地运用上去,他采用苏州彩画,琉璃金砖,使殿堂楼阁显得富丽堂皇。

蒯祥晚年,还经手建造十三陵中的裕陵。到宪宗成化年间,他已80多岁,仍执技供奉,保持着“蒯鲁班”的称号。他是一个时代建筑工艺水平的代表,堪称香山帮建筑工匠中的泰斗。

故宫设计者的另外人选

虽然蒯祥是故宫设计者的说法流传甚广,但曾任故宫博物院古建部高级工程师的于倬云先生认为,年纪轻轻的蒯祥进京时,宫殿的修建已是热火朝天的关键时刻,不可能这个时候才开始设计。真正的设计者是名不见经传的蔡信。

蔡信,是南直隶武进人,其生辰年月已无法考证,但民间流传着一个他参与故宫设计的故事。据说,当时朱棣将建造宫殿的任务交给了工部尚书宋礼。宋礼找到了蔡信,让他设计建设图纸,蔡信很快就交出了答卷。蔡信设计的新皇城比元朝时略向南迁,各大宫殿,依中轴线,左祖右社,十分规整。整个设计方方正正,稳稳当当,象征着大明长治久安,宋礼对他的设计图非常满意。宋礼还亲自实地考察了一番,确定这个设计不仅创意十足,而且操作不难,于是报呈皇帝,朱棣看后大喜。

另有专家提出,故宫的设计人应该是杨青。但他留下的资料更少,只知道是一名瓦工,据说连杨青这个名字都是朱棣赐的。

故宫设计者之谜一直为很多人关心,各种推测解读下依旧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也只能等历史学家的继续研究了。

声明: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文字内容由网络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