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陈友谅徐寿辉的关系 徐寿辉和文殊菩萨是同一人吗

陈友谅徐寿辉都是元末红巾军农民起义军的领袖,陈友谅本来姓谢,因入赘到陈氏所以改姓为陈。陈友谅略通文理,在徐寿辉起义的时候是一个县里的小吏,听说徐寿辉率领红巾军起义,于是投奔了徐寿辉的部队,在徐寿辉的部将倪文俊的手下管理文书档案。之后陈友谅不断的立功,也不断的得到升迁,很快成为了倪文俊的领兵元帅。

陈友谅画像

后来在征战的过程中作为宰相的倪文俊夺去了最高权利,徐寿辉成为了一个名义上的领袖。当徐寿辉成为一个名义上的领袖的时候,陈友谅已经成为了领兵元帅,1355年9月,倪文俊想要杀死徐寿辉自立为王,但是计划泄露失败了,于是陈友谅杀死了倪文俊吞并了倪文俊的军队,于是自称为宣慰史,后来又自称为平章政事,徐寿辉又被陈友谅控制,陈友谅成为了徐寿辉建立的天完政权的实权人物,1358年夏天,陈友谅攻下了龙兴,也就是今天的江西南昌,徐寿辉想要前往龙兴,陈友谅拒绝了徐寿辉的要求,徐寿辉于是没有前往。1359年年十二月,徐寿辉一意想要前往龙兴,后来率部到了江州,也就是今江西九江,陈友谅在城外设立了伏兵,将徐寿辉的左右部属全部杀光。陈友谅于是以江州作为都城,挟持了徐寿辉,从此自称为汉王,包揽了大权。1360年闰五月,陈友谅将徐寿辉杀死在采石,天完政权完结。陈友谅登上了皇帝位,改国号为汉,年号大义,但是很快被朱元璋击败。在战乱中被流矢射中而亡。

陈友谅徐寿辉都是红巾军的领导人,但是却都死于非命,可见权利实在是一个好东西,也是一个坏东西。

[page]

徐寿辉和文殊菩萨是同一个人吗

徐寿辉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红巾军的领袖,1351年在罗田起义,之后建立了天完政权,徐寿辉称皇帝,但是后来天完政权内部权力争斗非常的严重,徐寿辉很快被作为宰相的倪文俊控制,成为了徒有虚名的皇帝,后来倪文俊想要杀死徐寿辉投奔元朝,事情败露之后被部将陈友谅杀死,之后陈友谅杀死了徐寿辉,自己做了皇帝。

徐寿辉文殊菩萨雕像

徐寿辉文殊菩萨是指徐寿辉去世之后被后人尊为文殊菩萨,按照徐寿辉的真容塑造了文殊菩萨的塑像。徐寿辉文殊菩萨本来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但是却被推崇徐寿辉的后人塑造成为了文殊菩萨的形象。在重庆弹子石大佛寺五佛殿中,左旁斜坐着卧狮、鹰钩鼻的文殊菩萨像,据称这座文殊菩萨的雕像实为明永乐十九年,也就是一四二一年元建造的徐寿辉的真容形象,徐寿辉是元末反元南方红巾军领袖、天完国皇帝,史书记载徐寿辉“相貌异众” ,据考证,重庆弹子石大佛寺的这座徐寿辉真容雕像是现存唯一的一座徐寿辉真容雕像,是红巾军后裔秘密建造而成的,完全是按照徐寿辉的形象雕塑的这座文殊菩萨雕像,这座雕像真实身份已经隐藏了五百九十年、直到2001年才被发现,五佛殿中相应的骑着大象的普贤菩萨像,据说也是红巾军后裔在同时所建、是徐寿辉手下的红巾军将领、后创建大夏国的明玉珍真容雕像。

徐寿辉文殊菩萨这两个没有关系的人物,但是却被红巾军的后裔巧妙的联系在一起,并且成为了一个形象,从这里可以看出徐寿辉其实在当时还是蛮得人心的。

[page]

徐寿辉墓地在哪里

徐寿辉生于1320年,卒于1360年,徐寿辉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红巾军的领袖,后来建立了天完政权,自称皇帝,但是这样一位农民起义军的皇帝,在位时间却非常的短,由于内部的权力斗争,徐寿辉被自己的部下陈友谅杀死在采石镇,徐寿辉死后被安葬在了大别山脚下的湖北省罗田县河铺镇马驿坳村境内,这里就是徐寿辉墓。

徐寿辉墓

徐寿辉墓也就是徐氏祖墓,徐寿辉墓依托着名字称作乌云寨的山峰,背后是高山,前面是一条小路,通往山下,现在看起来虽然是已经荒草丛生,但是保存的还是比较完好的,从上面的徐寿辉墓照片来看,徐寿辉墓的墓碑上的字迹还是完好无损的,但是也可以看出这些字迹明显的是后人写上去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徐寿辉最初的墓葬形式可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徐寿辉墓据说曾经被盗掘过,目前徐寿辉墓已经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冢其中还包含徐寿辉的两位夫人。

徐寿辉的后人经常来此祭奠,徐寿辉墓据说有徐氏后人专人看护,这位老人就是徐氏后人徐泗滨,老人常年生活在乌云寨山下,经常会上山来看一下徐寿辉墓,曾经多次募捐修建徐寿辉墓,现在徐泗滨老人年事已高,已经在乌云寨寺出家为僧,据说是为了福泽后人,也是为了给死去的亡灵超度。徐寿辉墓每三年就要大祭一次,祭祀的时候气势宏大、场面壮观。

[page]

徐寿辉四大金刚分别是谁

徐寿辉是元朝末年红巾军农民起义的领袖,建立了天完政权,自称为帝,曾经攻占了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红巾军的数量曾经达到百万之众,徐寿辉麾下有很多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被称为徐寿辉四大金刚的四员大将分别是邹普胜、丁普郎、赵普胜、傅友德。下面就介绍一下徐寿辉四大金刚的情况。

徐寿辉四大金刚之一傅有德画像

邹普胜,麻城人,今天属于湖北。在参加起义军之前以炼铁为生。1351年,徐寿辉密谋起义,请他打造锄锹等武器,邹普胜说:“今天下尚须锄治耶?当为炼一剑赠君耳。”于是与徐寿辉一起起义,徐寿辉称帝之后封其为太师。之后陈友谅掌权之后,邹普胜仍称太师,后来明朝建立,邹普胜隐姓埋名,在潮州府海阳县、潮阳县、揭阳县一带游历,以看风水谋生,民间称其为虱母仙、邋遢道士,尊称何野云仙师、龙尾圣王、龙尾爷、龙爷。

丁普郎(?—1363年)明朝开国将领。湖北黄陂人,也就是今天武汉市黄陂区人。一开始是陈友谅部下,之后与傅友德一起投奔朱元璋,后来参加了南昌战役,在鄱阳湖大战,战死。追封济阳郡公。

赵普胜(?-1359年),巢湖庐州路无为州庐江县人,今天安徽庐江人。1351年徐寿辉在蕲州起义,赵普胜以巢湖为根据地,发展水军战舰千艘。为天完政权立下了赫赫战功,1353年,天完都城被攻陷,赵普胜在巢湖发展有两万余众结寨自保,1355年天完政权卷土重来,赵普胜再次投奔徐寿辉。陈友谅非常忌讳赵普胜的赫赫战功,同时又听到谣言说赵普胜欲归吴者。1359年九月,陈友谅将赵普胜诱杀。

傅友德(?-1394),宿州人,也就是今天的安徽人,元末参加刘福通军,后来曾经投奔明玉珍,但是明玉珍没有重用傅友德,后来再投到陈友谅麾下,之后投降了朱元璋,成为了朱元璋的战将,曾经数次率军北征,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因功被封为颍国公,封太子太师,后坐事赐死。追封丽江王,谥“武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