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下西洋为了什么?揭秘惊人真相
郑和世称三保太监,是我国明朝初期伟大的航海家。曾率领一支来自大明王朝、由200多艘船只和两万七八千人组成的巨大船队,以当时各国航海者无法想象的恢弘气势,打通了东西方的海上航线。
网络配图
可以说,郑和下西洋对当今世界的交流产生的影响至今依旧存在,然而,那些航海的过程却显得扑朔迷离:郑和是谁,他如何就成为了创造人类海上奇迹的英雄?郑和为什么要七下西洋?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郑和本来姓马,云南省昆阳人,幼年时期入宫后改姓郑。明成祖选中他负责远航是因为他既有能力,又是穆斯林。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船舶长44丈,宽18丈的就有60多艘,所载人员有2.7万多人,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从1445年到1433年,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克服了重重困难,率船队七次出海,进行大规摸的远洋航行,途中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总共到过南洋、印度洋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南到达了爪哇,西北到了波斯湾和红海、最西到达非洲东海岸,是历史上人类征服海洋的空前壮举。
由于郑和出使东西洋各国的详细资料被烧毁,致使后人对郑和下西洋知之不详,对其下西洋的目的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page]猜测一:寻找建文帝?
当年,燕王朱棣高擎“靖难”旗帜攻入京都应天(即南京)金川门时,建文帝见大势已去。为了能顺利地化装潜逃,火焚皇后马氏与太子朱文奎以制造假象。
网络配图
建文帝这一瞒天过海的高招为自己一时躲避追杀赢得了有利时机,但随后朱棣很快便从尸体手上的一枚戒指辨明了死者的身份。不过,精明的朱棣不但没有马上揭穿事实真相,反而借题发挥,特意发布诏告,向全国宣布建文帝已“阖宫自焚” 。此举目的就是能名正言顺地登上皇位。
建文帝是死于自焚?还是逃亡在外?这一历史悬案,在众多人的杜撰下,后来演变出建文帝流亡西南等不少版本,致使几百年来史学界始终争论不休。
随着1991年,南京建邺路拓宽工地发现规模宏大的地下水道;1998年,又发现建文帝出逃的涵洞,目前基本上可以盖棺定论:时年,建文帝并没有死。
于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便显而易见地与寻找建文帝联系在了一起。
虎口脱险的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有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于是,郑和下西洋是带着皇帝使命的--寻找建文帝行踪。
[page]而这一说法很快被学界推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范金民教授认为,把明成祖下决心派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寻找建文帝这一说法过于牵强。
网络配图
其一,建文帝其人忠厚羸弱,被朱棣从帝位上赶下后,即使逃到国外也没什么能耐。这些情况朱棣应当明白,何必三番五次派郑和率领二万余人的庞大船队兴师动众出海寻找?
其二,建文帝是否逃出南京城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不少迹象表明,建文帝在南京城被攻陷已经死于大火。
其三,郑和寻找建文帝缺乏充分的史实依据。《明史·郑和传》虽有记载,但即使《明史》也是处处矛盾。由于建文帝的下落无人知晓,《明史》的编撰者们就根据自己的看法来修正史。
猜测二:耀威异域?
《明史·郑和传》中曾有载: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耀兵异域”,这一说法也成了国外学者“郑和侵略说”众口一词的观点。但潘群经过反复研究考证后得出结论:是“耀威异域”而非“耀兵异域”。
潘群强调,“威”与“兵”,前者是扬我国威,是中国传统的思想;而后者则是用兵打仗,是指军事行动。这一字之差,牵涉到不同的政治见解。“郑和侵略说”为“中国威胁论”提供依据。但史实充分证明,中国在郑和时代就没有侵略,没有威胁,明成祖主张“厚往薄来”、“宣教化”,他说过对待别国千万不能用兵,用兵是下下策。
[page]其实,郑和七下西洋28年间只有过三次战役,而真正意义上的军事行动仅一次,还是被迫自卫反击战。从这一点来看,潘群的“耀威异域”还是有理有据的。
网络配图
潘群在研究调查中还发现,郑和在第三次下西洋回国后,途经福建雪峰寺时曾拜望过建文帝。明朝遗民查继佐所着,成书于康熙年间的《罪惟录》中有惊人的记载,该书志卷三十二上的《建文逸记》说:“建文帝携一子至浦江郑氏家,后又纳一妾,生四子……走住福州雷峰寺。三保下洋过之,泣拜于地,为之摩足。帝微嘱三保举事,泣对不能,别去。”
无力回天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在几个忠臣陪伴下从燕雀湖后宰门的一个涵洞口仓皇逃离京城。然后,被僧录司左善世 (相当于今天的佛教协会会长)道衍和尚转移到了一个最安全的地方。
“这个安全的地方就是福建的雪峰寺。这段话记载了‘靖难’之后,逃出南京的建文帝的行踪:他先后去了浙江浦江、福建福州,在这过程中,还娶妻生子,最后隐居在福建雪峰寺中。
而巧合的是,郑和在第三次下西洋回来后,在寺中遇见了建文帝,在这位前任帝王面前,郑和哭着拜倒在地。建文帝要求他起兵反对永乐帝,帮助自己夺回帝位,但郑和哭着对建文帝说,自己不能够这样做!”
[page]一方是以前的皇帝,虽被推翻,但总归是正统,一方是追随征战南北的永乐帝,到底如何抉择?只好“泣对不能”,这也似乎说明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寻找建文帝。
网络配图
猜测三:迎取佛牙?
潘群教授曾向相关媒体透露过他的新发现:即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迎取佛牙。据潘群介绍说,明成祖的重要谋士姚广孝曾经随郑和下过一次西洋。编纂于民国二十年(即1931年)的《姚氏族谱》,记录了姚广孝这一明初名人的事迹。族谱中说,永乐七年(1490年),姚广孝全程参与了郑和船队的出航,经过今天的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
姚广孝是何人?他是朱棣王朝“智囊团”中最重要的一位。据《明史》记载,自从永乐年间,姚广孝被朱棣召到京城之后,就一直是朱棣最为倚重和信赖的谋士。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推翻建文帝,姚广孝出谋划策,居功至伟。
朱棣即位之后论功行赏,姚广孝排在所有功臣的第一位,权倾朝野。姚广孝去世时,朱棣还亲自给他撰写了神道碑碑文。厚遇如此,可见姚广孝是永乐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姚广孝随郑和一起下西洋,足以说明船队执行的是一项极为重要却又万分保密的使命。”潘教授说,很多古籍资料都记录朱棣曾派人寻访建文帝下落,由此许多人推理说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此事,甚至有些说郑和在某次航海中找到过建文帝,只是向皇帝隐瞒了事实。
[page]虽然如此,潘群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使命是迎佛牙。这是因为姚广孝是一位级别非常高的官员,派遣这样的官员出行,说明朱棣对第三次下西洋进行过谨慎的策划,而迎回佛牙的事实以及当时隆重非凡的景象记载,也说明这一趟出航不仅顺利完成了使命,而且得到皇帝的高度重视。
网络配图
古书中对迎佛牙之事的记述极富传奇色彩。《大唐西域记》则记载了佛牙迎回以后,朱棣专门派人“于皇城内庄严檀金刚宝座贮之”。由此推测,说远航的主要目的是迎佛牙,更加贴切。
猜测四:招藩来贡?
其实,中国和海外国家的贸易关系,自张骞出使西域开始就从未间断过。到了明朝,明成祖派遣郑和大规模地进行海外出访,重燃一度在洪武末期停止入贡的贸易活动。从1405年到1433年这28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所赢得的成果远远超出最初的预想。至此,明朝不仅在南洋、西亚地区盛名远播,更加深了中国对南洋一带的风土人情的了解,为中外交往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许多专家都认为,郑和出使西洋以和平外交为主调,“和顺万邦”、“共事天下太平”,这点与西方的“郑和侵略说 ”截然不同。尽管郑和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但他没有,也不想成为“海上霸主”,没有侵占、掠夺,始终只是充当沟通东西方的和平使者。每次返航时,都有外使随船来华,多时达千人。可见,郑和下西洋并不是为了寻找所谓的建文帝,更绝非“耀兵异域”。
[page]据《明史·郑和传》记载:在祖法儿(现为阿曼东岸),郑和船队以丝绸、瓷器等物资换得乳香、芦荟等物。而在阿丹(现为也门亚丁)则换得色彩各异的宝石、珍珠,及高二尺的珊瑚树。除此之外,还有让中国人津津乐道并深感好奇的狮子、花福鹿(即斑马)、豹、鸵鸡(即鸵鸟)、麒麟(即长颈鹿)等各种热带地区动物。
网络配图
由于中国自古就视麒麟为瑞兽,所以当麻林国(现称坦桑尼亚)赠送所谓的“麒麟”(即长颈鹿)时,引起明朝百官稽首称贺,纷纷好奇于这种长颈的吉祥的动物。不管是动物、香料,还是其他特产,原本都只为了朝贡而进入中国境内,久而久之,却成为中外通商的主要产品。
郑和船队本着厚往薄来、睦邻友好的原则,与各国既开展贸易,又结下友谊。在马六甲,拜里米苏拉甚至同意他们的船队在当地沿岸地区建造一个仓库式的小城,四周栏栅包围着,四角设有更鼓楼(类似敲钟的塔楼),里面设置仓库,作为航行的补给与运输的中途站。这也正是后人在调查研究时提出的有关“郑和基地”的论点还原。
郑和七下西洋不仅带回许多珍贵的贡品,同时,许多诸藩更是慕名到访中国。据相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永乐一朝( 明成祖年号),仅是南洋地区就有九十余个使团访问中国。永乐和宣德三十数年间,外国使团更多达四百多批,每次到访的少至六七十人,多则有五六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