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唐朝末年,节度使的势力越来越大,差点出了败国之相

唐朝末年,爆发了黄巢起义。唐朝依靠藩镇兵力镇压农民起义,同时造成了藩镇势力的极度壮大。在剿灭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出现了一批新的强势藩镇,在北方出现了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朱温)和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两大势力。而在唐代历史上长期割据河北的魏博、成德、幽州等藩镇,时而依附朱温,时而投靠李克用,形成了五代时期频繁的战争格局。

唐信宗中和三年(883)七月,长期割据镇、冀诸州的成德军节度使王景崇病逝,其年仅10岁的儿子王镕袭位。在梁、晋两大集团争夺河北的战争中,王镕利用梁、晋的争斗,联络临近藩镇,维持了38年的割据。最后,成德军发生兵变,王镕被其部将所杀,结束了回乞王氏在镇、冀诸州的统治。

朱全忠原名朱温,黄巢起义后,加入农民起义军。唐中和二年(882),黄巢命朱温为同州防御使,朱温投降唐朝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背叛农民起义。唐信宗授朱温左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赐名朱全忠。不久,授宣武节度使,治汴州(今开封)。天复三年(903)朱全忠晋爵梁王。随后,占据魏州,控制河北中南部。

唐天佑四年(907),朱温废唐哀帝,自立为帝,建梁朝,史称后梁。而控制山西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不承认后梁,仍用唐朝天佑年号。开平二年(907)正月,李克用病逝,其子李存助袭位晋王、河东节度使。乾化二年(912),朱温被其子朱友珪所杀。次年,朱温第四子朱友贞联络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袁象先杀死朱友珪,即皇帝位。后梁父子惨杀的内证,显示出败国之相。

贞明元年(915),魏博兵变,反叛后梁,并遣使求援于晋王李存助,晋王李存助出兵占据魏州,统一河北,灭后梁,建立后唐王朝。唐朝光启元年(885),割据易、定诸州的义武节度使王处存与晋王李克用交好,互为姻亲。成德军节度使王镕感到来自北面王处存和西面李克用的威胁,于是与幽州节度使李可举谋划,欲消灭王处存而瓜分其地。

幽州节度使李可举遣大将李全忠出兵6万攻打易州,王镕出兵攻打王处存所属的无极。王处存面对南北夹击,急告李克用,李克用遣大将康君立等率兵救援。成德军攻克无极后,晋兵救无极,大败成德军。王镕所部退保新城,康君立又率晋兵攻新城,继而追到九门(今藁城市九门),大败成德兵。

此时,李克用正在与后梁朱温的军队征战,易定解围之后,立即罢兵。成德军虽然兵败,但王镕在镇、冀诸州的统治并没有动摇。幽州大将李全忠在易州战败后,纠集幽州将士,围攻幽州,幽州节度使李可举登楼自焚。李全忠控制幽州,自称留后。次年李全忠病死,其子李匡威控制幽州,并与镇、冀诸州的成德军节度使王镕保持联盟。

大顺二年(891)十月,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欲兼并成德军,发兵东下井经关,攻击王铬,在龙尾岗(今河北临城县西北)大破镇州兵,斩获万计,攻克临城,继而北上攻元氏、柏乡等王镕的城邑。王镕向幽州节度使李匡威求救,李匡威发幽州兵救援,李克用大掠而还。

景福二年(892)正月,镇、冀与幽州联合发兵10万人攻打尧山(今隆尧县北),李克用遣大将李嗣勋迎战,大败幽、镇联军,斩获3万。三月,李克用与易、定节度使王处存联合发兵进攻王铬,被成德军击败。李匡威又从幽州出兵,攻击李克用北部的云、代诸州,李克用急忙退兵。王镕得到李匡威救援后,稳定了对镇、冀诸州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