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

项梁、项羽叔侄起兵后,推楚王孙熊心为怀王。恢复楚地后,沛公刘邦率众来投。秦少府章邯奉命平乱,大军先破陈胜吴广、项梁,又邀击诸侯于赵国,战局迅速变得对秦有利。

此时,怀王召集宋义、项羽、刘邦等人开会,议定兵分两路:一路北上,以宋义为主将,项羽为副将,范增为军师,消灭秦军主力,同时慑服各路诸侯,再一同取道函谷关入关中;一路西进,由刘邦带领,经武关进入关中,取咸阳灭秦。此时,怀王熊心与宋义、刘邦等约定:谁先入关中,谁便可于关中称王。

先说宋义率领的北路军。走到半路时,宋义突然下令军队不许进发,虽然其未明说,但已显坐观天下、拥兵自立之意。于是,项羽与范增合谋,杀掉了宋义,抢占了军权,然后破釜沉舟,渡河与秦军在巨鹿大战,解救了赵王。秦军败降,各路诸侯也对项羽皆服。

此次战胜章邯后,项羽收服了秦降卒20万,但率众进军关中的途中,他害怕降卒生二心,于是便将秦军将士悉数坑杀,仅留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将,以备日后用。

但项羽兵临函谷关时,却意外地发现刘邦已先入关中,并派重兵把守了函谷关。项羽大怒之下破关而入。当时,项羽率部40万,驻扎于鸿门处。其中,项氏大军十几万,剩余的皆为随项羽一同入关的诸侯部队。这些军队有些存心观望,并无真正归服之意,有些甚至已处于解除武装状态。

再看刘邦。当时他率手下军队10万驻扎于霸上。为何刘邦会先进咸阳?不得不说,上天就是在眷顾他——他的部队并非楚军主力,秦军当时被牵制在巨鹿,因此,刘邦得以抄敌后路;而且他边打边走,聚集了陈胜、项梁被灭以后的散兵游勇,一路上又有几个大城的守军投降被他收编。奉怀王之命出发以后,刘邦与自己的沛县小集团一路智取力夺,再加上兴仁者之兵、行诡谋之用,最终打入关中。在入关以后,又采纳了张良的建议,与咸阳父老约法三章——不杀降顺将士,不抢秦宫女人,不贪府库财宝,对故吏安置妥当。

一切安排妥当以后,刘邦才退军霸上,等待大部队的到来。但他手下有一名为曹无伤的愚蠢小人。当时,曹无伤为刘邦手下的左司马,他以为挑动项刘争战,自己便可获得项羽的赏赐与信任,于是便去项羽那里告密,说刘邦有“称王关中”之心。

项羽听说刘邦准备称王关中自然盛怒,便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众志成城,击败刘邦之军队。一场恶战在即。

刘邦之所以能够逃过鸿门宴一劫,最终要谢的人还是张良。

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当他得知项羽准备与刘邦开战以后,料定刘邦必败。此时,他最担心的人是自己的老朋友张良。

早在秦始皇时期,项伯杀了人,曾经逃至下邳张良那里,张良待他极佳,再加上二人皆有反秦之心,自然成了难中好友。项伯知道张良如今是沛公的军师,唯恐玉石俱焚,于是他快马加鞭连夜赶至霸上军营,密会张良。

项伯的本意是让张良与自己一起离开,先逃离险境再说。但张良深深铭记着刘邦的知遇之恩,自然不愿弃刘邦而去,便将此事告诉了刘邦。这是项伯未能预料到的,但他又不能弃好友而去,无奈之中,只得默许。

按理来说,项伯在险难之中不忘张良,本是高尚的报恩表现,但他却忽略了两个问题——秦灭以后,刘邦与项羽各自的势力不断发展,此时,刘邦先入关中,已与项羽形成对立之势。自己是楚军高级将领,且是项羽之叔父,当朋友之谊、政治利害、亲情利害相冲突时,他选择朋友之谊未必妥当;二来,他可以找出多个借口让张良离开霸上,未必非要将军机泄露给对方。从这一角度来看,项伯其实就是断送了项家江山的那个人。

同时项羽不是不想杀掉刘邦,他对范增曾经的默许已经表明了这一点;他的“不忍”,其实是不想背负杀人的恶名。鸿门宴的酒还没有喝完,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顺着尿道子就溜走了。这很叫人纳闷,刘邦来参加鸿门宴,随从只有“百余骑”,项羽要杀他,他能跑得了吗?即便上厕所,也得被人牢牢盯着。所以,有人认为,刘邦表面看是溜走的,实际上是被项羽放走的。这样的分析有没有道理呢?有道理,确实说到了点子上,但我以为只说对了一半:刘邦确实是被人放走的,但放走的人不是项羽。

客观地说,刘邦有惊无险地溜走,确实是因为项羽给他开了绿灯,但这并不能证明项羽就不想杀他。酒桌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羽能看不出来吗?他心明镜似的,但并没有阻止,我的理解这就是默许:他心里巴不得项庄把刘邦杀掉。假如半路上没有杀出来樊哙这么个程晓金,后来的局面似乎真的不敢想象,但樊哙的到来,对项羽的安全无形中构成了威胁,所以,项羽只能顺水推舟。有意思的是,听说刘邦溜走了,亚父范增对项羽几乎是破口大骂:“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埋怨项羽没有把刘邦杀掉。其实,范增有啥资格埋怨项羽呀?受谴责的人应该是他。因为他不但没有理解项羽的真实想法,而且还恰恰因为他的“木脑筋”,致使鸿门宴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了很多杀掉刘邦的机会。

我这么说,可不是信口开河。刘邦驻军霸上的时候,一次,范增建议项羽:“沛公居山东时,贪於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项羽听完后,不置可否。项羽的不置可否,其实就是默许了范增的建议,起码是没表示反对。作为“一把手”的项羽,他绝不可能露骨地表这个态:行,逮住机会,把刘邦杀掉!这样的事儿是说不出口的;说出口,就背上了不义的恶名,还怎么争人心打天下呢?这是项羽做“一把手”的难处,他只能默许范增去办,办好办坏,他都可以兜后路、擦屁股。

相反,项羽要是不同意范增的建议,他一定会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的观点。刘邦赴鸿门宴前,项伯曾建议项羽:“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伯受点小恩小惠后,提点儿吃里扒外的建议,其动机项羽是否心知肚明,姑且不论,但项羽立马就表示同意了,像这样的态度,真也好假也好,都好表示。不过,此时的项羽,我以为,他对项伯的许诺实际上是摆的姿态;他的真实想法,一定以为刘邦赴宴鸿门,范增肯定会按照自己曾经默许的意思,牢牢抓住这个机会,早就安排好了相应的准备。

可惜的是,范增对项羽曾经的默许并没有心领神会,偏偏就没有做好刺杀刘邦的各项准备,以至于在宴会上拐带得项羽也很被动:其一,樊哙强行闯入宴会的大帐内,明显暴露出了安全保卫存在的漏洞,从中也就不难想象,这些卫士并不是精心挑选的,给人的感觉,他们在思想上还没有绷紧这根弦,没有进入“战备”状态。其二,酒宴的半中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给人的感觉似乎是等待项羽的信号,手下人好动手,我最初读这段文字时就这么认为的,其实不然。范增提示的其实是,要项羽赶快杀了刘邦,是亲自动手。你看,这简直是开玩笑,别说项羽不想自己做,即便项羽想自己做,还用得着他提示吗?

其三,项羽没动手,范增于是出去找来个项庄,叫他充当刺客。又怕项庄不干,还做了一番很深刻的思想动员,说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於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这显然是临时抱佛脚,说明在这之前,刺杀刘邦的计划他并没有成竹于胸。其四,酒桌上没有杀掉刘邦,但机会仍然潜伏着,其中一个绝好的机会就是刘邦上厕所的时候。但叫人奇怪的是,这时候的范增不知想啥呢,这么一个绝好的机会又错过了。假如他提前在外面准备好“伏兵”,趁这个时候不把刘邦剁烂了才怪。其五,刘邦简直如入无人之境一样,离开了鸿门,没有一个人及时阻拦,也没有一个人及时禀报,直等到刘邦到了自己的驻地,张良进去,里面的人才知道刘邦溜走了。从这一点不难看出,宴会的大帐外显然没有伏兵。

范增是项羽身边的红人,被尊称亚父,可以说是项羽的第一谋臣,但他在鸿门宴上表现出的智商,简直就是小儿科,实在大跌人的眼睛。一个被倚重的谋臣,居然连送到嘴里的肉都咽不下去,如此弄巧成拙的表现似乎也叫项羽感到失望,鸿门宴后,项羽逐渐削弱了范增的权力,是不是也与这个有关呢?顺带说一句的是,项羽用的都是像范增、项伯这样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怎么能打天下呢?就是打下来,似乎也守不住。当然,这是题外话。总之,从这一系列迹象不难看出:1.项羽不是不想杀掉刘邦,他对范增曾经的默许已经表明了这一点;他的“不忍”,其实是不想背负杀人的恶名。2.范增没能领会项羽的真实想法,进而没能充分做好刺杀刘邦的准备,致使鸿门宴错过了很多机会,这件事办得如此的槽糕,他应该负全责。3.刘邦看起来是溜走的,实则是被放走的。放走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范增。

一席鸿门宴,引发后人最多感叹的,是项羽放走刘邦——到底是妇识短见还是丈夫义举?在现代楚汉研究中,主流看法多认为,项羽的确有妇人之仁,且不听臣言,狂妄无礼,刚愎自用,最终输给了刘邦,落得惨死乌江畔的结局。

但事实上,在鸿门宴上,项羽还真是不能杀刘邦。

项羽此前对宋义痛下杀手,是因为有范增与全军将士的支持;坑秦降卒能成功,也是因有多路诸侯军襄助。如今,若他要杀刘邦,各路诸侯未必会帮他。当时,项羽与刘邦都是怀王手下的将军,换句话来说,他们的矛盾只是人民内部矛盾,而且两者的矛盾并没有公开化。更重要的是,项羽当时年龄尚小,只有二十几岁,他虽然在战场上骁勇善战,但在政治上却非常稚嫩。

当刘邦亲自带珍宝至鸿门谢罪,并同时将功劳与称王的资格拱手相让时,刘邦早已占据了道德优势——怀王有约在先,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根本不需要这样做。刘邦此时将自己包装成了道德完人,并声称自己是在为项羽打前阵。更重要的是,他当时入关中以后,并没有据守咸阳。这就直接证明了他并无称王关中之欲望。

刘邦的包装显得滴水不漏。若此时项羽贸然杀掉刘邦,那么势必失去诸侯们的信任,威望受损是必然。而且倘若杀刘邦以后,刘军全力反抗,而众诸侯又继续作壁上观的话,项刘大军火并窝中斗,纵使项羽可获胜,也将导致自己元气大伤。更重要的是,即使自己杀掉了刘邦,其军队也不可能轻易被自己兼并,因为刘邦军中有不少秦人,而项羽自己刚刚因为怀疑降卒有二心而坑杀了20万秦人。

因此,当时对项羽来说,最重要的并非杀掉刘邦,而是赶紧利用自己在巨鹿之战中建立起来的威势,抓紧时机获取人心,建立霸业。

所以,项羽并未有心杀刘邦。而不杀刘邦,也是项羽在入关以后所做的唯一正确选择。也恰恰是因为这次项、刘言和,才奠定了项羽随后分封诸侯的基础。而这也是他得以称“西楚霸王”的前提。

从楚汉开始,后人开始将鸿门宴比喻成暗藏杀机的宴会或者不怀好意之事,而范增的预言在几年后实现。

其实,项羽枉称“西楚霸王”——他在杀人一项上,比刘邦差远了。群雄逐鹿中原时,刘邦杀的英雄远比项羽多,但他不仅获得了天下,而且天下人并不认为他是暴君。项羽与刘邦相比,最不足的地方在于,他不懂得什么时候该杀,什么时候不该杀;在哪里杀,让谁去杀,如何杀,杀完以后,如何向大家解释“他必须要杀”……历史上,那些最终成为“一代明君”的强人,都是擅于掌握生杀火候的大师。

但项羽只知道杀人容易。他一生征战,无数英雄丧命于他的楚戟下。鸿门宴上,他只正确地选择了忍住不杀,却还被后人讥笑为“妇人之仁”。人做到这种份儿上,足以证明其在政治上的幼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