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人看不起的边陲小国到一统天下的庞然大物
很多朋友有一种情结,我们戏称为秦王朝情结,有人爱始皇的霸气,有人惋惜公子扶苏的陨落,不管怎么说,秦王朝是一个奇迹,从被人看不起的边陲小国,到一统天下的庞然大物,离不开历任国君的励精图治。中国古代王朝多如牛毛,基本上都有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秦王朝很特殊,它是在盛极的时候戛然而止。主要是因为暴政,因为天下初定,民心不稳,反抗的势头还没过去,所以暴政很快颠覆了始皇千秋万代的美梦。但是,你可以指着始皇的陵墓骂“暴君”,绝不会说他是“昏君”,事实上之前的秦国争霸史上,从秦献公到秦始皇,没有一个会担上昏君的骂名。是什么原因?
很简单,因为秦国很弱小,秦国是因功分封,比起其它诸侯国来说,它没有所谓皇室血统。封地在今天的四川附近,在当时被耻笑为蛮夷之邦,穷山恶水,国内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春秋争霸已经开始了,在乱世之中,弱小的秦国风雨飘摇。这样险恶的环境之下,秦国王室中的庸才都被淘汰掉了,留下来的继承者要才干有才干,要手段有手段,要背景也有背景,这是杜绝昏君的第一步,后备国君培养得好。有人要说了,国君在当太子的时候表现好,不代表以后不走歪,像曹丕、杨广都是一当上皇帝就暴露本性,还有著名的唐玄宗,早期贤明,后期昏聩。但是秦国不产昏君,原因还是因为它弱小,早期它被其它诸侯国欺负,这些优秀的太子上位以后根本没有条件去享受,想的都是怎么变强,怎么不被欺负。这是相当昏君都没那条件,之后秦孝公收揽了一个人,他就是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迅速强大起来,有条件昏庸了。
但是还是没有出现昏君,又是为什么?一个早年被欺负的国家,国民骨子里都根植了一种血性,秦国被称为虎狼之师,追求胜利,征求一统是最高目标,这种嗜血的狼性推迟了昏君的出现。还有一个原因,秦国成也法家,败也法家,法家思想产生暴政,但是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法律思想,“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有一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雏形。事实上,这一条在秦国历史上实现了,当年有一个储君秦驷,血统高贵,年少的时候有点任意妄为,闹出了人命,直接被流放,他的老师也落罪受罚。这是一种进步的思想,当这种思想被落实了,全国上下就会有一个共识,只要犯罪了,不论身份高低都会受到处罚,所以秦国历代国君比任何一朝都更有自律性,这种自律性会减少昏庸的可能性。
秦国不产昏君的原因告诉了我们很多哲学道理,第一就是祸福相依,弱小的国力也是培养国民性格的最好熔炉,全国一心的力量推进了中国历史。第二就是教育和选拔问题,秦国选储君注重才能,嫡子和庶子有相对公平的教育环境,最后掌权的也不一定是嫡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