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与吕雉,他们到底谁更对不起谁?
说到刘邦大家都知道汉朝都是他建立的,而他的妻子吕雉可以说是从刘邦还是泗水亭长的时候,就一直伴随着他崛起的,那么刘邦与吕雉,他们到底谁更对不起谁?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下。
刘邦与吕雉夫妻近三十年,彼此都有很多对不起多方的事情,只不过,我们不能把他们当成普通的夫妻来看待,因为他们的后半生,都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吕雉对不起刘邦的主要就是残杀了刘邦的子孙(鸩杀了赵王刘如意,气死了齐王刘肥,刘友和刘恢也都被迫自杀),分封诸吕为王,差点颠覆了刘氏江山。这几件事都是大事,吕雉是对不起刘邦的。“前人之述备矣”,小编就不再赘述了。咱就来看看刘邦对不起吕雉的地方吧。
首先,汉高祖刘邦年轻的时候便不太“正派”,《史记·高祖本纪》说他“好酒及色”,还没结婚呢就已经有了私生子刘肥。并且为人处世的方式也比较特殊,“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喜欢喝酒却不喜欢结账。他与未来的岳父吕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当众“狎侮诸客,遂坐上坐”。这样的人在现在看来就是个市井无赖,很难找到媳妇,而吕公却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她,要知道人家吕公可是与沛令相与的人,沛令想要他的女儿(或者给他女儿说媒)他都不答应,却把女儿嫁给了大十五岁的刘邦(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这可以说是下嫁了吧。
而吕雉嫁给刘邦以后,一样下地除草啊(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刘邦犯了事藏身在“芒、砀山泽岩石之间”,人家吕后一样不抛弃、不放弃,还给他送饭去啊。刘邦起兵造反,这是灭族之罪,也没见吕雉反对啊!从早年的这些事例来看,吕雉可没有什么对不起刘邦的时候。刘邦应该好好对待自己的糟糠之妻啊,但是刘邦却没有,他“行大事者不顾家”,他急起来连孝惠帝、鲁元公主的命都不管,多次窘迫之时放弃家庭,保自己的命。人家吕后在项羽那边当了两年的人质,天天都有被杀的危险,好不容易被释放了,回来却发现刘邦已经另有新欢了(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并且每次出征都带着戚夫人随行,把自己扔在家里,夫妻感情濒临破灭的边缘(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更有甚者,吕后年纪大了,不受宠幸了,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的一双儿女,而刘邦在戚夫人的撺掇下,好几次都差点夺了刘盈的太子之位(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那事实是这样么?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看。
一,吕后嫁刘邦,并非想象中的下嫁。
一种观点认为,吕后嫁刘邦时,吕后的家境非常好,刘邦的家境非常差,刘邦的年纪又远大于吕后,所以吕后嫁刘邦,是下嫁。
但从《史记》的相关记载来看,这些记载,怕并不是事实。
刘邦和吕后的传记中,都没有讲刘邦和吕后的家境,我们只能从两家的行为来推测各自的家境。
从刘邦曾和卢绾一起读书、刘邦四弟拜荀子弟子浮丘伯为师的记载来看,刘邦的家境应当不差,远超当时的一般家庭;从刘邦曾给张耳做门客,养有外室,结交县内豪强王陵、和县里有头有脸的萧何等人来往密切、经常请客吃饭的行为看,刘邦应当不至于穷得叮当响,甚至是小康水平。
而吕后家,也未必是什么大户,《史记》中只记载了,吕后的父亲跟沛县的县令交好,为了躲避仇家,举家搬到沛县。跟沛县县令交好,并不能证明吕后家多富贵,如果可以这么证明,我还说刘邦跟萧何、王陵交好,所以刘邦也是大富大贵之人呢!
唯一看上去有钱的记载,是吕后全家搬到沛县后,萧何主持了一个盛大的乔迁之喜,凡是前来祝贺的,不满一千钱的,都上不了堂,但你细琢磨,这些前来道贺的,恐怕多是看在县令的面子,筵席散后,怕是大部分贺礼都被县令打包带回县衙了。
另外,吕后不是吕家的独生女,吕后还有个妹妹叫吕媭,吕媭嫁的人是樊哙,刘邦死后不到六年,樊哙便过世了,樊哙过时九年,吕媭还活得活蹦乱跳的呢,如果不是老臣诛诸吕,吕媭或许还能活个十年二十年,由此推断,怕是吕媭也远比樊哙年轻,吕媭嫁给一把年纪的屠夫,是不是下嫁呢?如果是,为什么吕家两个女儿,都要下嫁呢?如果吕媭不是下嫁,吕后就是下嫁吗?
更何况,吕公在把吕后许配给刘邦时,分明是看重了刘邦的潜力,指望借刘邦飞黄腾达呢,所以怎么能说是下嫁呢?
二,刘邦受封汉王后再收姬妾,但吕后也和审食其私通
首先,在那个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年代,刘邦受封汉王后再收姬妾而非另娶别妻,并没有不合礼法,把戚夫人比作「小三儿」,实际上是对古代婚姻的误解。
其次,刘邦受封汉王后,立即派吕后的哥哥吕释之回到丰沛保卫吕后和刘邦的父母,同时保护吕后;
再次,刘邦还定三秦后,因故交王陵在南阳拥兵,关中和丰沛的道路可以看作打通,刘邦便派薛欧和王吸两位将军出武关,迎接刘太公和吕后,但因出兵的阻拦,不得前,所以刘邦一直没能把吕后接到身边。
最后,刘邦兵败彭城时,依旧往丰沛跑,期冀能捎上家人,带上吕后等人去关中。
由此可见,刘邦实际上是很在乎吕后的。
至于吕后在项羽的军营中做人质,怕是刘邦一直都不知道,历史记载,刘邦摆脱楚军后,再次寻找刘太公和吕后等人,没找到,或许刘邦以为家人都死于战争了。而从项羽也一直把刘邦家人带在军中的细节来看,吕后在项羽军营中的事,怕是高度机密。
因此,这一段故事中,根本就谈不上刘邦对不起吕后。如果硬要拿男女关系出来说事,你说刘邦找了「小三儿」,我们还可以说吕后搞婚外情呢。
吕后和审食其,向来被史家认为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只是人们一直无法确定二人的不正当关系从何时开始罢了,或许在刘邦率军西进的途中,二人就搞起了婚外情,或许二人同在楚营为质时才搞起的男女关系。
如果吕后和审食其是在刘邦率军西进的途中搞起的婚外情,是不是对刘邦很残忍呢?刘邦在战场上拼死拼活,但自己的媳妇却在家偷人。
三,刘邦改立太子的主要原因是太子不中用。
虽然张良在婉拒吕泽时说,刘邦「以爱欲易太子」,但联系这段记载的上下文,很容易看出,张良不愿为吕泽和吕后出主意,所以把刘邦改立太子的原因定性为「爱」,之后声称自己和大家伙都没法干涉刘邦的私人感情。
从张良献计的实际效果和吕后传记中的记载来看,刘邦之所以要改立太子,最主要原因是刘盈不中用。
刘盈的不中用主要表现在一个弱字上。
司马迁在写刘邦欲易太子时,用两个字总结了刘盈的性格,即「仁弱」,为君者,仁是好事,弱是坏事,如果只有仁不强,根本就抗不起一个国家来。
假如你是刘邦,亲冒箭矢,戎马半生,打下一片大好江山,你希望江山二世而斩吗?你愿意把江山交到一个仁弱之人的手里吗?你肯定不愿。
汉十一年,英布造反,刘邦年迈体病,想派太子刘盈到前线抗击英布,但吕后怕刘盈打不多英布,硬是让刘邦亲上前线,司马迁用八个字记载了刘邦这次出征的艰辛:强载辎车,卧而护之。
刘邦是躺着上战场的!
仅仅八个字,就把刘邦的心酸写得入木三分,有子如此,不如无有!
换成你是刘邦,你见到一个站着的太子不如躺着的自己,你心里做何感想,你还愿意把江山交给他吗?
刘邦之所以放弃改立太子的念头,归根结底是刘邦被张良和刘盈骗了,刘邦以为太子虽弱,但已是天下归心,所以才放心把江山交给刘盈。
说到底,刘邦欲易太子和放弃易太子,与戚夫人无关,也和吕后无关,只和江山社稷有关,如果刘邦挑不起江山,刘邦为什么不换个选项呢?
所以说,刘邦欲易太子,并不是对不起吕后。
反倒是吕后,在刘邦生前擅杀韩信、蒙骗彭越,有些对不起刘邦,在刘邦死后,吕雉先是幽禁了所有得到刘邦宠幸的姬妾,而后鸩杀刘邦三子刘如意,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后又意欲毒杀刘邦长子刘肥,几年又杀了刘邦的两个孙子(刘盈的儿子和刘建的儿子),同时幽杀刘邦第六子刘友,逼死刘邦第五子刘恢,差点让刘邦断子绝孙,这算是对的起刘邦吗?
对此你认为刘邦和吕后,到底谁更对不起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