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的用人之道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第三子,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清朝第四位、清军入关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崩于北京畅春园,享年六十八岁,死后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玄烨一生既受到满洲骑射文化的训练,又受到蒙古草原文化的熏陶,还受到汉族儒家文化的影响。正是这种多元的教育,形成了康熙刚柔相济的性格特点。历代皇帝的用人之道,有很多人在研究。康熙用人则有三用和三不用。
一是不拘满汉之别而用。那时的大清,刚刚入主中原,可谓根基未深,可康熙从亲政起,就开始重用汉人,这一点其实在当时的朝廷中是有非议的,康熙用人用到什么程度,如陈廷敬,张廷玉进了军机处,姚启圣,魏东廷、周培公任督抚,都是他的股肱之臣。正是从他开始,笼络了当时汉族的许多贤达,开创了满汉融合的历史。二是不拘一格而用。从重新启用姚启圣可见端倪,姚启圣满腹绝学,是周培公临死前为他推荐的平台人选,但用此人有很大的风险,一是顺治帝是把姚启圣列入了黑名单的,说永不录用此人,如康熙用之,则是冒祖宗之大不敬;二是姚启圣是从心里瞧不起满族人的,他曾把从二品以下的大清朝的官做了个遍,但愤世嫉俗,装疯卖傻,很不服用;三是姚启圣为人尖酸刻薄,令人讨厌,很不受用。而康熙却力排众议,在杀了他的一番傲气后,直接任命他为福建总督,平台大臣,节制福建所有官员,最后为平台立下大功。
三是忠奸混用。这是康熙用人之不同人处。别的帝王用人是知其忠而用之,因其不忠而废之,而康熙则不然,他是忠也用,奸也用,好比一个医师用药,有时知其毒而用之,要的就是它的毒性。这里面,索额图和明珠就是一个例子,索额图是康熙的岳父,明珠是康熙的大舅哥,都是军机大臣,皇亲国戚,两人谁忠谁奸,一个是太子党,一个大阿哥党,都不是好东西,可是索额图和明珠都有可取之处,甚至有些时候还须用此二人,这一点,康熙瞧得清清楚楚,所以用此二人时,方法就是相互牵制,康熙总揽全局,结果,太子党要乱来,明珠在那里监视着,大阿哥想不测,索额图也不是省油的灯,最高明的是,两人同时下狱,康熙就让他两人互审,结果,他们知道的内幕比谁都多。
一是气傲不用。康熙不用气傲之人。原因是不堪用,一旦用在关键岗位,不好控制,最有名的是用姚启圣,欲先用之,必先挫之,姚启圣硬是被塞入大牢,闷坐了三个月,把个能言鸟憋的没了锐气,最后又把他放出,一举封为封疆大吏,让桀骜不逊的姚启圣彻底没了脾气,对康熙佩服地五体投体。
二是尽用不用。功已立完,才已用尽,说不用就不用,这一点确实有点冷,但也有他的一番道理。比如还是姚启圣,平台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又让告老返乡,让老姚感慨万千。还有周培公,平定三藩,立下不世之功,最后也被发往边疆为官,让周培公终生抱憾。仔细翻一下史书,发现这是康熙的一惯用人风格,你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在特定的时间点上,你是特定的英雄,其实有时也是一种保护,像姚启圣不善官场,长期用他,他的结果不一定就好,还有周培公,立下大功,可在当时,手握兵权,一定会遭满人猜忌。三是无错不用。康熙是最懂用人之道的,一个人如果不犯错,那他是不敢用,为什么呢?要么不犯错,要么犯大错。所以他用过的人,大都是有过错的,只要不是谋反乱国之错都可,这是康熙的容人之处。比如:明珠在平台时,因轻信郑经会降,误中计,损兵折将,康熙以此摘他双眼花翎,后又知他临死不屈,大义凛然,又以此赏他三眼花翎,可谓容人之过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