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南京大屠杀的见证者—约翰·拉贝 身为纳粹竟救了我国近25万人

相信跟多小伙伴听说过《拉贝日记》,这本书里面记录了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就在当今社会日本的右翼分子还在叫嚣南京大屠杀不存在,《拉贝日记》就是反驳他们最有力的证据。

众所周知,在我国反法西斯战役中,最为沉痛的一幕就是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我国30万同胞丧身在日本法西斯的屠刀下。整个南京城简直被烧毁了三分之一左右,南京城好像一片死城。

一次残杀30万人,这在世界军事史上可以称得上是一次惨无人道的记载。其时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居然有25万人保住了性命。是由于这25万人进入了一个世界安全区,日本兵是不能进安全区杀人的,这个安全区的负责人就是世界安全委员会主席——约翰·拉贝(一名德国人)。如果没有约翰·拉贝,这25万人可能大多数都会丧身。

约翰拉贝是个德国人,1882年出生在德国汉堡,年轻时的拉贝去过好几个国家他有个习惯就是把每天的工作见识都写下来1908年拉贝到了中国,1930年西门子公司在南京设立总部拉贝被任命为总经理,到1937年日本打到南京城西门子安排拉贝回国,走的前一天晚上举办告别会时日本人对南京城实施轰炸,厂区门口聚集了几百名中国工人,为了自救跟救人,作为纳粹党员的拉贝,拿出了纳粹的党旗让员工们都躲在了旗子下面从而得救了。当时日本现已与德国建立了同盟关系,当飞机低空轰炸时看到是德国的党旗,就飞走了。

这时候在南京的外国人也有我国富商,就计划依照世界惯例设置安全区。约翰·拉贝成为了安全区世界委员会的主席,把几个外国人常常去的几个当地,划分了一个安全区,安全区里设了25个避难所。一开端定的是收留10万人,后来一交兵人就多了,最终实际包容了25万人。安全区建立后,由约翰·拉贝出面跟日本人商洽,由于他是德国人的特别身份,依照世界惯例日本答应把这个区域定位安全区。

随着战争的扩大,南京政府的迁移,安全区的资金成了一个大的问题,这时的拉贝到处去找粮食跟捐赠,这个时候拉贝听到了日本军方要清除安全区的计划,同时也收到了各国大使要回到南京的好消息,拉贝想尽各种方法来拖延日本的清除计划,并等来了各国大使的归来。

一、《拉贝日记》

了解抗战史的人都知道,在研讨日军的骇世暴行——南京大残杀的问题上,有一项极为重要的一手依据,就是闻名的《拉贝日记》。这部日记的作者就是德国人约翰.拉贝。拉贝先生时是德国纳粹党在南京区域的负责人。他目睹了日军的暴行,并组织领导了南京安全区,拯救了25万的我国人。

《拉贝日记》之所以成为证明南京暴行的强有力的依据,原因有三:

其一,日记中对很多暴行的描绘,并且他作为纳粹党人底子没有假造日军暴行的动机。

其二,在日记中,拉贝将许多外国人记载暴行的日记翻译称了德文,与英文原文比照,一字不差,这进一步证明晰日记的真实性。

其三,日记证明晰许多我国现存的关于南京大残杀的材料。

二、脱离南京,信守许诺

1938年4月15日,拉贝和妻子奉命归国。

回到德国后,拉贝因自己在我国的杰出成果获得了屡次赞誉和嘉奖。拉贝也信守了在归国前对南京公民的许诺,将日本暴行公之于世。

他向德国普通公民和德国当局通报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他放映由牧师约翰.马吉拍照的记载恐惧暴行的影片。他宣告演讲,揭穿恐惧。他力求面陈希特勒,但没能成功,所以在1938年6月15日,他给希特勒寄去一封亲笔信,内附有影片的复制和一份陈述。他想促使德国当局依据德国和日本的同盟关系,对日本施加影响和压力,以阻止暴行。但紧接着,他的费事来了。

三、政治压力

拉贝的这些行动很快惹来了费事,他面临着强壮的政治压力。

就在他给希特勒去信后不久几天,几名秘密警察闯进拉贝家,将他拘捕。拉贝遭到了长时审问,在被确保不再去公开谈论、陈述、放映日本暴行后,他被释放。

为了脱节费事,拉贝被派往国外。一起,他也被政府奉告,尽管他的陈述和影片当局现已读过看过,但并不会因而而改动对日本的方针。

四、拘捕、拘捕、审问、审问

拉贝困难度过二战。战后余生,他又被苏联人拘捕,被审问了三天三夜;接着,他又遭到英国人的拘捕,并被询问了一整天;再接着,他又被一位熟人告发曾参与纳粹,卷入绵长的诉讼。这三次受辱,都是由于他从前的纳粹身份。

在那个政治异化的时代里,一个政治标签足以毁灭一个即便什么也没干的人。为了打赢官司,拉贝支付了高额的费用。最终法庭断定,尽管他从前参加过纳粹,但鉴于他在我国的人道主义作业,被判无罪释放。他总算洗脱了纳粹罪名。

可这迟来的成功带来的是他的一贫如洗。拉贝全家在战后德国极点困难的社会里困难度日,啼饥号寒。为了生计,拉贝不得不卖掉自己真爱的我国艺术品。日子的极点艰也严峻危害了他的健康。在日记中他说:在南京,对成千上万的我国人来说我是活菩萨,而在德国我却成了一个”贱民“,一个被社会扔掉的人。

这真是一个仁慈的人在浊世里百般无奈的为难的悲剧。

五、来自我国南京的回报

1948年,拉贝困难的境况传到了南京。南京市政府向市民宣告,拉贝先生日子困苦,需要协助。几天之内,南京市民为拉贝捐献了1亿元,相当于2000美元——这在其时但是一笔巨款。同年3月,南京市长携款抵达瑞士,买了很多的食物和营养品寄给拉贝。

今后每个月,南京市民都会为拉贝寄去一包食物,一直到解放军占据南京。国民政府乃至表示,如果拉贝先生情愿到我国寓居,我国会为拉贝先生供给无偿住宅和终身的养老金。这一切,表明晰什么?表明晰一个巨大民族最诚挚的感恩!

拉贝一家由于南京市民的奉送,日子得以好转。拉贝给南京市民写了数封感谢信。这些函件至今保存在档案馆中。

六、拉贝之死

究竟,在困难的日子里,拉贝的健康受到了巨大的危害。

1950年,拉贝死于中风。在逝世前,拉贝体系整理了关于南京暴行的多达2000页的宝贵的材料。毫无疑问,他知道到了这些材料的价值。他想让它们留存下来,公之于世。

外中国学研究中心梁怡发表的文章《南京大屠杀见证者约翰·拉贝眼中的老北京》称他为“南京的辛德勒”“他是南京大屠杀的见证人,被南京视为仁爱的典范”。

人民画报社发表专题文章《约翰·拉贝:“东方的辛德勒”》评价他为“南京大屠杀中的洋菩萨”。文中还提到2009年在中国网友票选的“十大国际友人”中,拉贝名列第二位,仅次于白求恩。

南京大学档案馆馆长汤道銮在接受拉贝和平奖时说道:“他是个好人,他知道人的尊严。” 2015年1月5日杨惠群总领事出席悼念约翰·拉贝活动时评价他为“南京好人”,称“他崇高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深受中国人民的敬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