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蒋介石也参与过清党?这是国共分裂的原因吗?

1927年4月12日是蒋介石指挥的国民革命军在上海开始捕杀共产党人,实行“清党”

这个时期,正是大革命和北伐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候,并肩战斗的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为何突然变成仇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中有政治的原因、党派的原因,还有共产国际的影响在内。

国民党本来是个组织松散的政治团体,孙中山一直想用暗杀、暴动等手段推翻清王朝。由于没有坚强的组织和自己的军队,清朝瓦解之后,军阀势力取而代之。没有军事实力的孙中山只好把大总统拱手让给袁世凯,民国又进入了军阀混战的时代。孙中山想依靠广东军阀战胜北洋军阀,结果又以失望和逃亡告终。这时,苏联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并指示中国共产党与其合作。孙中山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在苏联帮助下,组建国民革命军。

在孙中山最危难的时候,蒋介石来到他的身边,成为他最信任的干部。

1923年8月,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安排下,孙中山派蒋介石和共产党员张太雷等4人赴苏联考察军事政治和党务。蒋介石从苏联取经回国,创建了黄埔军校,在此基础上组建国民革命军,并仿照苏联红军的政治体系,建立了国民党党代表制度。国民党开始有了自己的武装,走上了发展壮大的道路。但是苏联之行,使蒋介石得到一个切身感受:“苏维埃政治制度乃是专制和恐怖的组织,与我们中国国民党的三民主义的政治制度,是根本不能相容的。关于此点,如我不亲自访俄,决不是在国内时想象所能及的。”这是他日后决意铲除共产党的思想基础。

蒋介石发动“清党”之前,始终十分重视“扶助农工”,几乎在整个北伐期间,蒋都在高唱“扶助农工”,且反复宣传这一政策是孙中山的既定方针,不可改变。但在“扶助农工”问题上蒋介石有两个底线:一是工农运动断不能操纵在反对国民党(尤其反对蒋)的党派分子手里;二是工农运动应当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战争时期尤其要以保持军事胜利为限度。1927年国民党基本上完成了北伐确立了对全国统治的中央政府地位,对于国民党来说,共产党不仅没有合作价值,而且成为了和他争夺政权的组织。

按照孙中山以党治国的方针,中国必须实行先党后国的一党制,所以北伐战争和著名的国共合作,是以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的。这样一来,国民党中不但有左派右派,还有大量共产党员成分,而且左派以及基层国民党员,和共产党员关系密切。国民党中的元老派认为他们辛辛苦苦奋斗十几年才有国民党现在的规模,所以他们就时刻警惕共产党掠夺了他们的革命果实。当然,两党的目标有所不同,共产党是希望通过阶级斗争建立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国民党孙中山则是要建立一个国民党统治的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但根本的分岐还在政权之争。

1927年国民党建立了中央政权,成为了中国的执政党。实际掌握了军政大权的蒋介石是不利的,所以蒋介石需要清除党内异己势力,才能实现独裁。对共产党已经没有容忍的必要,更何况共产党是现政权的威胁,清党也是其必然选择。

蒋介石个人最终选择武力“清党”,需要一分为二看待:

1、国民党内部的支持(譬如蔡元培也支持他“清党”);2、中共选择支持汪精卫,蒋介石感觉自己的领袖地位岌岌可危。清党的导火线则是收缴上海工人武装。北伐军占领上海后,英美为了自身利益,转向了支持蒋介石的立场,英美希望清除共产主义的影响,这和蒋介石自身需求不谋而合。于是1927年4月12日凌晨,蒋介石和上海黑帮联合(蒋自己就是上海黑帮出身)制造事端,收缴了工人纠察队的武装,并开始大肆捕杀共产党员。而由于国共难以区分,为了不让共产党员漏网,蒋介石在政变中以“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个”的疯狂口号,对国民党员也举起了屠刀,从而达到他一箭双雕,既清除共产党,也清除国民党内异己势力的目的。

总而言之,“清党”是国民党和蒋介石身上难以磨灭的罪恶,无论它是出于集体“党争”的目的,还是出于个人“权斗”的目的,几十万无辜爱国青年的生命,就这样在极端扩大化的“清党”中白白葬送掉了。面对国民党的清党屠杀,正如毛泽东所说:“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