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在唐朝一般都是诗酒不分家 听说这样喝酒会更有味道!

在中国古典文化发展中,酒一直是个形影不离的载体,文章诗歌因为酒而变得更加美妙传神,酒也因此具备的文化色彩,酒变成了文化,成为了一种活的液体,能直达人的灵魂深处,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那些令人如痴如醉的酒诗吧。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善诗词者众多,而喜欢喝酒的也不在少数,诗酒不分家,说起这爱酒的文人墨客,则不得不提到唐代一个大诗人李白。大家都知道李白不但诗做的好,而酒也是喝的狂放,更是常常借酒以助诗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大家看看李白为了喝酒花的代价可不低,这“五花马”相当于现在的一辆宝马,“千金裘”也相当于现在的爱马仕冬装了,我们的大诗人李白为了把这酒喝好,即便花个百八十万也不是个事,我看李白不但可以称为诗仙,更可以称得上酒仙,古往今来能在喝酒上和李白一较高下的恐怕也没有几个人了。

文人爱酒这武人也不落后,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几乎个个爱喝酒。话说那80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风雪山神庙后,到一庄上喝了半翁酒便酩酊大醉,最后更是倒在了路上,还被庄客给绑了,这半翁酒也就两三斤,可见豹子头林冲的酒量在梁山好汉里也就是一个中上的水平。

讲到现在大家都知道中国人爱喝酒,可是这酒应该怎么喝,恐怕很多人就不甚了解了。从文人的角度喝酒,自然是诗词歌赋以助行酒令兴,再配以不同口感的美酒更添滋味。比如喝淡酒时宜读李清照,委婉清愁更添淡淡滋味。喝甜酒时宜读柳永,如沐春风和畅,慧心怅然。喝烈酒则配大歌东坡词,入口则烈更添豪迈之情。读辛弃疾应当配以高粱小口,急紧之间松弛过瘾。读放翁应大口饮大曲,甘甜滋爽回味无穷。读到李后主则要用马祖老酒煮姜汁,熬到怨味时最好。而读隐士陶渊明和我们的大诗仙李白时,喝酒则浓淡皆宜狂饮细品皆可。

相较于文墨的诗酒,一代大侠金庸对于喝酒则更显得讲究,金庸在《笑傲江湖》中曾有一段关于喝酒的描写十分的考究,说是喝汾酒当用玉杯,玉杯玉碗能添酒色。饮关外白酒最好用犀角杯,盛之而饮更添醇美。饮葡萄酒需用夜光杯,酒色与鲜血一般无意更添豪迈。高粱酒须用青铜爵,米酒浅薄须用大斗,饮百草酒要用古藤杯以助药性,绍兴状元红则要用骨瓷杯才更有味,梨花酒配翡翠杯,玉露酒用琉璃盏。如此细品用具,看来这金庸大侠也是深得酒道之人。

上面我们说的都是以人品酒,还有一种则是按照四时节令的喝法,春天的时候面对满园怒放的杜娟饮五加皮,夏天的时候在满树狂花中痛饮啤酒,秋天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冬寒时节则面对篱笆间的忍冬花,用腊梅温一壶大曲。百花树下春筳宴,秋赏残荷与明月,曲水流觞会雅集,拥雪围炉对金樽。可见中国自古就有中国人自己的雅致。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这一句网络上流行甚广的短语,改编自韦应物诗句。讲的是奔波于路途中的失意者无知己可聊、无悲伤可安,但我有这一壶酒愿能解慰这一路的艰辛,其实我们饮酒不也是缓冲人生中种种的无力感么。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些非常经典的酒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认识的人了。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提着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中间,自斟自饮,孤独一人,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饮,对着身影成为三人。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的岁月能有几何?好比是清晨的露水日出就干,可悲可叹失去的日月已经很多。慷慨激昂地唱着歌,内心忧虑却不能遗忘,用什么来消除忧愁?只有那美酒杜康。

看了之后是不是觉得诗酒非常的美,不过,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尤其是要开车的朋友就更不要喝酒哦,不论是为了自己还是家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