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一面“死”字旗诠释川军 留取丹心照汗青

自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的全面抗日时期也紧接随来,一时间中华大地每天都在接受战争的洗礼,中国每一寸山河都有着民族英雄的鲜血,在抗战时期,中国战力不如日军,日军在中国土地上大肆杀戮,中华人民危在旦夕。

危急关头,川军出川了。抗战期间,川军参战人数之多、装备之简陋、牺牲之大,居全国之首。正如军阀刘湘临死时说的那样,“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中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这是一句让山河都为之变色的誓言,川军在抗战对贡献也真正诠释了这一点。

抗日战争中,340多万四川儿郎开赴战场,占抗日部队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因此有了“无川不成军”的说法。国难当前,许多四川民众,同全国其他地方的同胞一样,誓死不做亡国奴,纷纷踊跃参军。在此期间,涌现出许多诸如“妻子送郎上战场”、“父母送儿上前方”等等感人事迹。

在四川建川博物馆里,有这样一面名为“死”字的旗帜,是四川一位父亲送给参军出川的儿子的。旗帜上面,正中是一个写得苍劲有力的“死”字。左右两侧,各有几行字。左边写的是:“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永往直前,勿忘本分!"这是一位老父亲恨不亲身抗日的遗憾,以及对儿子上战场的欣慰和期待。右边写的是:“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上尽忠。”更是道尽了无数勇赴国难儿郎忠孝难两全的苦痛。

这是一位普通老人给上战场儿子的临别之言,没有依依不舍之情,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抵得上雄文万丈,被认为是“川人从未负国”的经典写照。刚开始,这面“死”字旗被认为是无主之物。经过川军抗战史专家的调查,最终找到了这面旗的主人,四川安县曲山镇小学教员王建堂。

据王建堂的侄子王烈勋回忆, 别看伯父是教书先生,但却是一个热血青年,加上教师身份,在当地颇有威望。卢沟桥事变后,王建堂满怀悲愤,立即组织了一支近200人的队伍,命名为川西北青年请缨杀敌队。

当时任四川省主席刘湘发出川军出川抗战的号召后,王建堂立即率领青年杀敌队参加。当时四川处处都有青年参军的欢送会,家家都有主动参军的热血男儿。王建堂的家乡也是如此,欢送会结束后,王建堂跟年近六旬的父亲王者成辞行。

直到此时,王者成才得知儿子要上战场保家卫国,于是临时写下了这面“死”字旗,让儿子背在身上浴血杀敌。王建堂上了战场后,历任排长、副官、连长、司令部参谋、副营长等职,多次充当敢死队一员。1992年,王建堂在家中病逝,享年88岁。如今“死”字旗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精神象征,诉说那段气壮山河的故事。

这面大旗,成为名震天下的川军“死”字旗,它是川军最热血激昂的抗日宣言。带着这一光荣的使命,川军将士在抗日战场上,英勇杀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据统计,整个抗战中,有26万多川军将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负伤的有近36万人,还有2万多人失踪,总计伤亡64万人,他们用热血忠魂铸就了“川人从未负国”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