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因为这个特殊的癖好被李世民废除太子之位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开创了“贞观之治”,在位期间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可为什么后来李世民去世的时候没有把皇位传给太子李承乾而传给了李治呢?
李世民在二十刚出头的年纪生下了第一位儿子——李承乾,按古时候的话说,是嫡长子。李承乾出生于619年,是大唐建国的第二年,当时的大唐可谓是风生水起,一切都非常顺利,军队稳固,国家统一的大业一步步朝着目标进行,整个王朝都如此顺利,李承乾的诞生更是锦上添花,点睛之笔。对于李家来说可谓是国事、家事双喜临门。因为出生在承乾殿,所以李渊特意给这个孙子起名为“承乾”,我们都知道“乾”有“天”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希望李承乾将来能够“继承天下”!
李承乾从小就显现出了过人的聪慧和资历,长相不凡,聪明伶俐,讨人喜爱,深得唐太宗和皇后的心意。小小年纪的他,就被李世民立为太子,这在历史上可谓是十分罕见。立了太子,当然是要叫他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太子,以后如何接管皇帝的重任。于是,李世民在自己的这位嫡长子身上花了相当大的功夫,在太子十二岁时,便让他开始接手管理国家事务;然而世事总是难以预料,这位被捧在手心的太子生病了,不信佛不信道的李世民为此破了戒,到处请高僧、道士为太子做法事,祈福太子早日康复,太子病愈后,唐太宗要举国同庆,赦免天下所有人。唐太宗巡幸四方时,让太子处理国家大事,太子的表现也没有让李世民失望,一切都处理的非常妥当。本来事情应该顺顺利利的按照这个进程,待到太子年纪再大一些时,顺理成章成为一国之皇帝。
然而,正是因为这种看似必然的结果,也让李承乾慢慢地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气——终日沉湎于声色犬马,射箭打猎,嬉戏宴游,一点都不加以节制。李承乾的老师们曾经多次对他提出了严厉的批评,面对老师,他每次都是痛心疾首的自我批评,引咎自责,严肃又诚恳的态度让众位老师也无可奈何,但是事后却又依然我行我素,正所谓虚心接受,屡教不改。随着时间的推移,师生之间矛盾逐渐升级,最后李承乾居然要找人杀死自己的老师,虽然没有得逞,但是已经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李承乾平时最喜欢玩打仗的游戏,他经常和自己的叔叔——汉王李元昌一起,每人各领一队人马,身着盔甲,手持竹刀竹枪,扎营列阵,冲锋厮杀,手下人常常打得浑身是血,但凡有敢不听命令之人,就会被捆到树上毒打,甚至被活活打死。李承乾还曾经对自己的手下说过:如果我当了皇帝,就要尽情享乐,有人敢进谏,我就杀了他,杀个几百人,就没人敢进谏了。这番话听起来简直就是杨广再世,令人不寒而栗!
李世民虽然对这些也有所耳闻,但太子是国本,不容轻易废黜,只是加派老师予以严加管教,连魏征都被派到了太子身边,试图挽救太子,但终于一件事情的发生令事情无可挽回。
起因是一个十岁的男乐童。史书记载他“年十岁余,美姿容,善歌舞”,李承乾非常喜欢他,给他起名为“称心”,就是“称心如意”的意思。这本来也没什么,但是李承乾太喜欢他了,“与同起卧”,也就是一起吃饭、一起睡觉,“称心”俨然成了李承乾的一个“男宠”。
太子的这个“爱好”在当时的人们眼里难免有些“奇葩”,纸毕竟包不住火,慢慢地朝廷上下都听说了这件事情,大家议论纷纷——现在还只是个太子,就已经养起了“男宠”,要是将来继位了当了皇帝,那画面简直不敢想象!李世民听到后也勃然大怒,派人抓走了“称心”并立即处死,还特意召来了李承乾,并将其骂了个狗血淋头,想起李承乾这些年的胡作非为,不免产生了废太子的想法。
没想到李承乾丝毫不知悔过,反而在宫中建起一座灵堂,供起塑像,朝夕焚香祭拜,还悄悄的把“称心”的尸体埋在自己的后花园,终日以泪洗面。
如此一来,忍无可忍的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要废掉李承乾,改立魏王李泰。结果李承乾听到消息后居然派出了一个一百多人的刺客队伍,妄想刺杀李泰,无奈事情败露,自己先被抓拿归案了。李泰也因为觊觎太子之位已久,为李世民所抛弃,最终老实的李治得以坐收渔翁之利。
在其他官员的求情下,李世民虽然没有杀掉李承乾,但是李承乾也因此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三年后抑郁而终。如此妙的一手好牌,硬生生的被自己给作没了,真是自毁长城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