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故宫曾遭受数十次雷击而不毁坏,原因竟是源自“神兽”

中国历史上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按道理他所居住的场所应该是最安全的,可是你知道么故宫却曾遭数十次雷击,最终没有回去全靠它。

故宫旧城“紫禁城”,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但由于北京秋末多雷电天气,而故宫又是当时最高的建筑,加上木质结构,因此极易遭到雷击或者失火,据统计,故宫总共被烧过5次,分别是:

1421年(永乐十九年),故宫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熏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

第四次是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二月初三日,太和殿火灾。(《清圣祖实录》卷八十一)这次大火是由御膳房起火,火乘风势,金銮大殿,化为焦土。四名宫监责任人,被处以绞刑。这一年,吴三桂叛乱、北京大地震、太和殿大火。

故宫遭遇了五次大火,但都没有完全损坏,经过不断的修缮,才有我们今天的故宫,尤其是明朝永乐年间的大火,是由于雷击引起的,而恰好当时朱棣刚迁都北京,因为这件事情,朱棣也是亚历山大,好在朱棣最终坚持下来,才有了现在的故宫。

故宫被雷击失火不是巧合,据《明史五行志》记载,仅明朝年间,就有故宫就遭受了13次雷击,其中绝大多数的记载如,“六年五月戊戌,雷震谨身殿鸱吻。二十八年六月丁酉朔,雷震奉先殿左吻及东室门槅。三十三年四月乙亥,始雷。三十八年六月丙寅,雷击奉先殿门外南西二墙。”“万历三年六月己卯,雷击建极殿鸱吻。壬辰,雷击端门鸱尾。”诸如此类,那么遭受了那么多次雷击,为什么都没有造成大的损坏呢?

原因就是故宫房顶的鸱吻,有记载的13次雷击中,有6次击中的鸱吻,鸱吻被雷击坏但是故宫安然无恙,这鸱吻可以说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那么真的是“神兽”的缘故吗?其实并非如此。

严格来说,中国人其实早在近千年前就已发明了避雷针的雏形。湖南现存的宋代慈岳寺塔重建于公元1100年左右,自塔顶有6条铁链沿6个角垂至地面上一定高度,用以防止雷击损坏;有的古塔还将这些铁链沉入水井,实现良好接地;中国古代屋宇顶上的吻兽、龙嘴伸出的舌须,有的用铁链或铁丝通至地下,这些都是现代避雷针的雏形。

那么对此你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