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朱元璋宴会上连上四道硬菜 事后刘伯温说不是不想吃 而是不敢吃

朱元璋是个草根出身的皇帝,对待自己亲手打下的天下当然是谨慎再谨慎,珍惜来之不易的位置了。在一次宴会中朱元璋上了几道菜来试探那些功臣,唯独刘伯温看出了其中的门道。

朱元璋是建立明朝最大的功臣,他不仅推翻了元朝还多次讨伐蒙古,朱元璋还一举收回丢失了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陈友谅是何等强大的敌人,朱元璋都能沉住气,直到将陈友谅彻底消灭,最终收太平、占领信州、安庆,直捣陈友谅老巢江州,后来攻克江西、湖北,朱元璋一路走来,所经历的惊险不知道有多少。

陈友谅死后,朱元璋还是没能取得天下,只能跟张士诚平分天下,他为西吴,陈友谅为东吴,朱元璋在百官的推举下成了“吴王”,以龙凤纪年。

后来朱元璋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发布命令,也就说他已经是个皇帝了,但是自封的。直到彻底消灭张士诚,他才是真正的皇帝。

朱元璋能这么牛,人生如开挂一般顺利,和他手下的功臣是分不开的,跟他身边的谋臣更是密不可分的。其中刘伯温是他最信任的一个人,他遇到什么难事,只要问刘伯温,无不一一解决。

朱元璋之所以能成为一国之君,少不了刘伯温的帮助。当初朱元璋创业的时候,只要有刘伯温在,所有的困难也迎刃而解。的确刘伯温也是一个相当智慧的人,帮助了朱元璋不少,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更是许给刘伯温高官厚禄。然而越是高官厚禄,刘伯温越是担心。

其实我们都知道,刘伯温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古往今来皇帝上位之后屠杀功臣的事情也是比比皆是。刘伯温也很害怕自己会落得如此的下场,所以也一直防备着。

他最是受到朱朱元璋的信任,也非常聪明有才能,为朱解决了许多棘手的事情。但是也因此受到了朱元璋的怀疑。他越有能力,就越是危险。这就是跟在君主身边的特点,一朝就可以大权在手,飞黄腾达,一夕也能命丧黄泉。就像赌博一样,但还是有无数的人去追求权力,被权力诱惑。

有一次马皇后生日,朱元璋就宴请群臣一起为马皇后庆祝。皇帝宴请,大臣自然不敢不来,而且这些大臣多是之前陪着朱元璋打天下的那些功臣,自己老大老婆生日,那肯定要来捧场了。所以一个个的老早来了,就等着到点吃饭。

我们知道皇帝宴请群臣,规格很高,吃的更不会差。然而宴席上,他吩咐人,上了四盘菜那次。那天,是马皇后的生日,朱就想着,请大臣们吃个饭吧,这皇帝请客,臣子他们也不敢不给面子,都去了,一开始上菜,竟然都是些胡萝卜、豆腐这样的菜,大家都是习惯了,大鱼大肉的,这样的食物,实在是吃不下去。朱这时让人上荤菜了,重头戏也就来了,清蒸燕窝、红烧兔肉、鼋汁狗肉,香味扑鼻,大家都很高兴,吃得很开心,也就没去想朱的用意。

连着上了四个硬菜,群臣一看硬菜来了,顿时食欲大开。这些功臣大都军旅出身,所以都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也不顾忌那么多。他们吃的很开心。

他看到这几个菜,稍一动脑子,就已经明白了皇上的意图,生命都要不保了,哪里还想着吃了?后面那几道菜分明是送命菜!谁不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但是在这种情境下谁还能想到!不得不感叹他真是聪明。

然而就在群臣大快朵颐的时候,有一个人却连一筷子都没动。他就是刘伯温。旁边的徐达看到刘伯温的一口没动,只是在喝酒就很好奇。他知道刘伯温这个人相当聪明,这么做一定是有他的道理。当时人多嘴杂,所以就没多问。他给刘伯温使了个眼色,然后就只是喝酒了。

后来宴会结束的时候,徐达就去偷偷的见了刘伯温。见了刘伯温,他就问他为什么一口没吃。

刘伯温叹了口气,然后说,不是不想吃,是不敢吃。刘伯温说:“前面的菜是让大家谨小慎微,注意廉洁,没人吃,而后面的菜是警戒,也是最后的警钟,它代表的含义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徐达一听吓出一身冷汗,忙问他要怎么办?刘伯温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跟在皇帝身边,不要单独行动。”

几年之后朱元璋开始屠杀功臣,当年庆功楼的都被屠杀殆尽,只有徐达和刘伯温没有,徐达正是听了刘伯温的话才保住自己的性命。

朱元璋这么做,也是为朱允炆扫清障碍,毕竟他是一个懦弱而善良的皇帝,如果朱标活着,朱元璋也未必会这么狠。而朱标做了24年太子后病死了,朱元璋伤心之余,才会有了斩草除根的想法,而这个想法最先发现的就是刘伯温。

所以刘伯温着急告老还乡,任凭朱元璋诱惑之以高官厚禄,他都不肯出来,刘伯温是聪明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