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蒋介石的饮食习惯简单清淡但又十分的苛刻 具体到了什么地步呢?

台湾有过一则晚报,说的是蒋介石非常注重饮食养生,一日三餐都是非常的清单,曾经一位新来的厨师三个月就辞职了,既然饮食清淡这名厨师又为什么会辞职呢?

蒋介石的生活节奏比较有规律,即使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也不轻易打断自己的生活安排。

每天早晨大约6点,蒋介石就起床了,梳洗完毕后,先喝两杯白开水。一杯是温度在30℃至40℃之间,接近人体自然温度的温开水。这一杯先喝,然后再喝一杯温度略高的白开水。

蒋介石喜欢喝白开水。不是渴了才喝,而是每隔20分钟左右就喝一次。他身边的副官和侍卫自然知道这个生活习惯,因此在外出的时候,一定也要准备两个保温杯。一杯是温开水,一杯是白开水。

这种喝水方法,是西方流行的“水疗法”,医生告诉蒋介石夫妇:白开水的好处就是纯正,在于没有任何对人体有害的杂质,没有杂质的东西,对人体就是有益的。后来,宋美龄也一直用这种方法保持容颜。

7点钟准时早餐。蒋介石是南方人,喜欢吃点心一类的食品,包括上海式的餐点和西式餐点。偶尔吃一点北方面食。

蒋介石的早餐比较简单,要求却很精致。比如,点心也不能是一般粗糙的点心,必须做得地道,还要有文化内涵。比如必须是城隍庙的汤包,广东的包馅甜馒头,天津十八街的麻花,连山东的蛋饼都得是济南特产的工料。虽然为了让蒋介石吃得舒服称心,厨房大师傅几乎天天都变换花样。但是蒋介石的特殊要求有时候还是会让厨房的大师傅为难,要想尽办法搞到蒋介石喜欢吃的点心。

与爱吃西餐的宋美龄相反,蒋介石一生钟爱中餐,午餐当然也不例外。与早餐的简单相比,午餐就丰盛了许多。有三道菜必不可少,堪称“镇桌之宝”。

这三道菜,一是一碗油而不腻的鸡汤;二是一碗“黄埔蛋”;三是一碟腌咸笋和芝麻酱。

蒋介石很喜欢喝鸡汤,对鸡汤的依赖度很高。所以,每天都有专人为他熬鸡汤。有一次,鸡汤温度过高了,蒋介石烫得吐了满桌。蒋介石发了脾气,“你们这些混账,想害死啊吗?”让内务科紧张了好一阵,对蒋介石的饮食供应进行了整顿。

“黄埔蛋”也是很有特色的东西。起源是蒋介石担任黄埔军校的校长期间,提倡吃“革命大锅饭”。作为校长,蒋介石可以每天吃一个炒鸡蛋。可能正因为此,蒋介石对“黄埔蛋”有浓郁的情节,吃了大半辈子——直到晚年时宋美龄因为鸡蛋胆固醇太高,取消了“一日一蛋”。

其做法是,把蛋打碎,用力打匀,加葱花,等油热5成左右的时候,煎炒而成。看似简单,其实很考验厨师的手艺。因为即炒又煎,要做到口味外焦里嫩,很是不易。蒋介石非常钟爱这道菜,还把它列入招待外宾的菜谱。

蒋介石喜欢吃笋。新鲜的竹笋运到官邸后,蒋介石还会把玩一阵。一些不需要配笋的菜肴,蒋介石也要求加上笋。腌咸笋是蒋介石的家乡风味菜,芝麻酱是西餐调味品。用腌咸笋蘸芝麻酱吃算是中西结合。

午餐结束后,蒋介石会吃一点水果。蒋介石吃东西比较节制,也不爱浪费食物。一盘水果,中午没有吃完,晚上会继续吃。哪怕只剩一根香蕉。假如谁给他扔了,他知道后就会大骂一通。

蒋介石的工作晚餐,基本就是“四菜一汤”,50年不变。这是蒋介石自己提倡的“新生活”。用餐时实行公筷制,用公筷将菜夹在自己面前的碟子里再食用。这种制度现在一些地方举行宴会时还在用。

蒋介石年轻的时候喜欢饮酒,娶了宋美龄之后,在后者的劝导下,逐步戒了酒。到后来是滴酒不沾。他也不抽烟。因此,他请人吃工作晚餐的时候,大家都不准喝酒,不准抽烟。那干什么呢?一边吃饭一边谈公事。最后蒋介石再做总结,提要求。

饭后,大家人手一杯白开水。当然是连茶叶都没放。蒋介石的工作晚餐很闷,甚至客人都可能没有吃饱。蒋介石侍从秘书汪日章曾经记载,“蒋介石和宋美龄请客吃饭也是常事,菜肴是普通的,有些人出来后说吃不饱。这里当然有拘束感的原因,但与不丰盛有关,在宋美龄的厨房里没有过多的酒肉,都是按少量吃新鲜配备的……”

请客吃饭,最高规格是宋美龄下厨“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蒋介石不搞“革命”,所以经常请人吃饭。当年毛泽东到重庆进行谈判时,蒋介石请他吃过七次饭。

1939年,蒋介石想请胡适吃饭。宋美龄问他,“用什么规格招待呢?”蒋介石说,“我们就在在家里吃饭,由你下厨,好不好?”

宋美龄答应了。胡适如约而来。两人正在客厅里谈话时,宋美龄系着围巾从厨房里出来跟胡适打招呼。这让胡适吓了一跳。第一夫人亲自下厨,这是什么待遇?所以胡适很感动。

关于路史

路史,即大史之意。我们将讲述上古以来馆历史,地理,风俗,氏族等方面的有趣史事及传说。